文獻參考
一、中文部分
李友錚(2014),作業管理:創造競爭優勢,新北市,前埕文化,
李政賢(譯)(2009),Richard. Crisp& Rhiannon N Turner 著。社
會心理(Essential social psychology.) ,台北市:五南。(出版
年:2007)。
王鳳奎(2019),為甚麼你的點子賺不了錢,台北市:捷徑文化。
林淑馨(2016),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市:三民書局。
社企流(2014),社會企業,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獲利,反轉世
界的革命力量,台北市:大雁文化。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2000),公共管理,新北市:空大。
江明修(2003),志工管理,台北:智勝。
官有垣,任仕圖(2000),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台北:巨流圖
書公司。
官有垣,陳錦棠,陸宛蘋,王仕圖(2012-2013)。社會企業,
台灣與香港的比較。新北市:巨流
新煌,官有垣,陸宛蘋(2017),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新
北市:巨流。
陸宛蘋(2015),非營利組織財物管理實務手冊,出版:財團法人
文教基金會。
蕭洪順慶,黃深勳(1998),行銷管理學,台北:新陸。
默德威娜,瑞絲摩,原文作者:Modena Rees-Moggs,譯者郭恬君
(2014),群眾募資,商周出版。
Joan Flanagan/著,陳希林(2002),募款成功-義工與專家必讀,台北:
五觀藝術出版。
鄧國勝(2001),非營利組織評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魯炳(2012),非營利行銷的理論與案例,新北:永和。
許士軍(2004),許士軍談管理,台北:天下文化公司。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
彭懷真(201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新北市:揚智文化。
張庭榕(2005),非營利組織的策略行銷-以保安宮為例。
馮燕(2000),非營利組織的法律規範與架構,蕭新煌編,非營利部
門:組織與運,台北市:巨流出版。
王振軒(2006),非營利組織與公共關係,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第
四期,4-20。
涂瑞德(106),社會企業的倫理議題,社區發展季刊,160 期,11-25
頁。
謝儒賢(2004),募款的基本技巧與原則NPO 培力指南,高雄市: 財
團法人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5-36。
楊君琦,郭欣怡(2011),社會企業組織型態與經營類型之初探,輔
仁管理評論,第十八卷第一期,3-18。
林淑馨(9706),社福型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在服務輸送互動上之困境
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22期,12-21。
邱顯貴( 2010),非營利組織營運參考模式和關鍵因素:中華管理
評論國際學報,以台灣為例,第十三卷二期,4。
吳培儷,陸宛蘋(9106),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
康寧學報,第四期,163-166。
林依瑩、朱盈勳、陳莉莉,(2007),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募款實務
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18期,6-13。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第
三十五期,89-92。
張瓊玲(2009),探討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互動的課責機制:以托育服
務為例,競爭力評論:13期,9-21。
鄭怡世(1999),從非營利組織的觀點談台灣捐募法規應有的法律建
制:社區發展季刊,21-55。
周逸衡,黃毓瑩,陳華寧(2005),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行銷評論,第1 期,5-32。
許沛玥(102),志願服務者之特質、性別角色對參與動機與服務類
型選擇之影響-以南投縣為例,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
科學學報,第20期,15-28。
陳亭均(2018),司徒達賢教書42 年畢業告白,絕對自控成功者都
這樣做,1125 期,26-38。
陳佳妤(96),公益勸募條例應有的政策取向與檢討,社區發展季
刊,第118 期,164-167。
田凱(2005),營利組織的信任關係研究,一個社會學理性選擇理論
視角的分析:北京大學行政管理學院碩士論文,1-5。
陳佳聖(104),公益信託涉及勸募相關法律研究問題之研究,中華民
國信託商業業同公會,12-60
周威廷(1996),公共生產之理論與策略:非營利組織公共服務功能的觀察,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33-70。小森彩花(104),政府機關和非營利組織之關係的日台比較研究
-政府遴選非營利組織過程及評考核。東海大學碩士論文,企業
管理系,44-50。
陳美伶(1991),統一財團法人主管機關可行性之研究,台北:法務
部,16-30。
潘文文(1995),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我國宗教型社會
福利之個案分析,中興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26-33。
黃琦智(1993),建立慈濟基金會電腦化勸募系統之研究,交通大學
管理科學,16-23。
鄭讚源(2004),非營利組織認證指標之研究,臺北:青輔會,21-36。
張庭榕(2006),策略行銷-以保安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
研究碩士論文,33-56。
施妮婷(2006),台灣地區老人代間支持與居住安排之研究,政治大
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學位論文,22-36。
高士凱(102),非營利組織網頁資訊揭露之研究-以台灣公益團體自
律聯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44-61。
黃龍冠(2009),非營利組織募款策略之研究-以某慈善公益組織為
例,佛光大學管理學系碩士倫文,31-55。
張志賓(2003),非營利組織募款策略之研究-以高等教育機構為
例,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碩士論文,44-52。
陳怡均(2014),從營利組織轉至非營利組織員工之工作意義感與留
任意願相關討論,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碩士論文,
55-71。
呂詩婷(2017),財團法人財務監督管理之研究-以台北仁濟院為
例, 國立中正大學,會計資訊與法律數位學習碩士論文,
33-60。
孫本初等(1994),非營利性組織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登記有
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對象: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
考核委員會委託報告,60-81。
張瑞楨(2013),公益勸募條例施行之探討:信任觀點,國立中興大
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碩士論文,33-55。
許素英(2011),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學位論文,策與公共
事務研究所,國立中興大學。
二、英文的部分
Herman,R.D.,and Heimovics,R.D.,1991,Executive Leadership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Strategies for Shaping
Executive-Bake&Taylor Books.
Dr u c ke r , P. F. , 1 9 9 0 , ” Le s so n s for Su c c e s s f u l Non prof i t
Governance,”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
Capozzoli, M. M., Lowell, S. M., & Silverman, L. (2003). A Closing
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Comes to Philanthropy. The
McKinsey Quarterly, 89.
Nascent and Siebelt.2011,[48] define retention by identifying two types
of ... donor is not able to influence the organization.
Andreoni,J.,&A.A. Payne.(2011).Is Crowding Out Due Entirely to
Fundraising?Evidence Evidence a Panel of Chariti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PP95-334.
N a s c e n t . & p . S i e b e l t . ( 2 0 1 1 ) .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Commitment,Trust,Satisfaction,&Involvement on Donor
R e t e n t i o n V o l u n t a s , 2 2 , 7 5 7 .
Warwick.(1999).The Five Strategies for Fundraising
Success:AMission-Based Guide to Achieving your Goals. An
Francisco: Jussy-Bass.
Sawmill, J., & Williamson, D. (2001). Measuring What Matters in
Nonprofits. The McKinsey Quarterly, 2. Retrieved from
http://www.mckinseyquarterly.com.
Pierson, Christopher.(1991) .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Ware, Alan.
Barretta-Herman, Angeline .(1994).Welfare State to Welfare Society:
Restructuring New Zealand’s Social Services.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 Inc.
Pierson, Christopher. (1991) .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Ware, Alan.
Gordenker, Leon and Thomas G. Weiss. (1996) . “Pluralizing Global
Governance: Analytical Approaches and Dimensioins,”
inThomas G. Weiss and Leon Gordenker (eds.), NGOs, the UN,
and Global Governance,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三、網站資料
社企流(2014),非營利組織的10 種籌資模式。2018 年8 月8 日。
取自https://www.seinsights.asia/story/688/794/2416
公益交流站(2014),增進非營利組織募款效能的5 個方法。2018
96
年 8 月8 日。取自https://npost.tw/archives/7632
植根法律網(106),公益勸募立法。2018年8月8日。取自
http://www.rootlaw.com.tw/LawArticle.aspx?LawID=A0400400
60019000-0950517
全國法規資料庫(107),勸募計劃書。2018年8月8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MOBILE/law.aspx?pcode=d0050147
公益交流(2017),專訪「goods 愛物資」社會企業。2018 年8 月20
日。取自https://npost.tw/archives/38429 (20180808)。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9),企業整合資源。2019 年3 月2 日。取
自https://sme.moeasmea.gov.tw/startup/modules/se/mod_
全國法規資料庫(108),自願服務法。2019 年2 月10 日。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
科技新報(2015),IBM 與公益平台。2019 年4 月29 日。取自
https://technews.tw/2015/01/13/ibm-connections-cloud/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2018),財團法人之立法與治理守則。2019年4
月29日。取自
http://www.appacus.org.tw/xmdoc/cont?xsmsid=0H25542906299
1900264&sid=0I152503991357031236
行政院主計總處(107),106 年上半年志願服務概況。2019 年5 月1
日。取自
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8117111954N41PKGNS.pdf
Hal Licino(2012),非營利組織行銷:五種在網路上吸引有錢人捐款
方式。2019 年5 月8 日取自
https://www.benchmarkemail.com/tw/blogs/detail/non-profit-market
ing-top-5-tips-to-reach-wealthy-donors-online
法務部(107),行政院院會通過之「財團法人法草案」(含總說明、
逐條說明)。2019 年5 月9 日取自
https://www.moj.gov.tw/cp-1065-44939-2aa0d-001.html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07)臺北市財團法人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評鑑暨輔導計畫。2019/5/19 取自
https://dos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40C86180686
507FA&sms=78D644F2755ACCAA&s=DD40276C873AB
2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