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于文正(1998)。心象練習的心理機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王麗斐、張蕊苓等譯(1999)。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心理出版社出版。
李文娟、彭譯箴、陳淑滿 (2003)。青少年選手心智訓練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二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上),525-532。
李鴻棋、江界山(2001)籃球運動訓練科學。中華民國體育學會九十年運動訓練法研討會,6-17。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總會。
邱益鼎、翁麒焜、洪堂魁、詹美玲、傅國田 (2006)。配對假設訓練對技擊選手賽前狀態性焦慮與技能表現的影響。文化體育學刊,4,47-54。
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高三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 (譯) (2013)。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 (二版修訂版) (原作者:Winberg, R S & Gould D)。台北市:禾楓書局。
季力康(1995)。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體育論壇,19,4-8。
周文祥(1996)。心象訓練的概念與方法。國民體育季刊,25(1),116-123。
林輝雄(1996)。手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林孟嶔 (2012)。大專運動員心象能力與焦慮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第一版)。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林清和(2001)。教練心理學。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林錫波、王榮錫、陳福財(2005)。高爾夫開球的心理技能訓練。大專高爾夫學刊,3,119-130。
林淑森(2007)。意象訓練對大學女子壘球隊心理技能、心理技能的態度與運動 、心理技能的態度與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林孟嶔、鄭溫暖、張鼎乾 (2014)。大專運動員動作與運動心象能力:量表中文化與現況分析。運動研究,23(2),1-19。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中市:五南圖書。
金瑩璽(2006)。論「心象訓練」對運動技能初學者及運動選手之影響─由台灣地區文獻析論之。屏東教大體育,10,556-569。
侯堂盛(2015)。運動員的賽前情緒、運動競賽焦慮、特質運動自信心與訓練比賽滿意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4(2),54-68。
洪巧菱、洪聰敏 (2009)。影響運動表現的心理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 36-41。
洪常明 (2004)澎湖地區居民生態旅遊認知與發展生態旅遊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柳奇松、楊榮俊(2010)。意象訓練在跳遠助跑之應用。正修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7,133-142。
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台北市:來華書局。
孫明輝、林耀豐 (2007)。優秀跆拳道運動員心理技能之分析研究。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3, 161-170。
國際武術聯合會(2005)。2005年國際武術套路競賽規則。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康戈武 (2003)。武術實用大全。中國大陸:五洲出版有限公司。
陳宜蓁、何立安、王彥書、林其鈺 (2012)。心理技能訓練對柔道選手技
能表現和心理堅韌性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15,73-88。
陳冠錦(2002)。心象練習在體育教學應用之初探。大專體育,62,24-30。
陳冠錦(2002)心象練習對籃球罰球技能學習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陳儀彰(2009)。不同意象訓練方式對大專籃球初者三分線投籃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陳冠旭、劉從國(2005)。心智訓練對射箭選手之心理特質及運動表現影響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117-133。
陳世和、鄭溫暖、邱共鉦、陳維新(2017) 。意象訓練對跆拳道選手 心象能力和焦慮之效應。運動研究,26(2),13-31。
張育愷、顏士弦(2011)。心理韌性在競技運動情境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5(3),499-508
張芳文、張書御 (2005)。社會甲組籃球運動心理技能差異性之研究。東南學報,28, 437-446。
張維志(2010)。柔道選手休閒活動參與對賽前焦慮之影響探討-以 98年全國運動會柔道選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康惠鴻(2008)。不同心象訓練形式對網球正手拍擊球技能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黃崇儒(2000)。中文版運動員心理因應技能量表的修訂。北體學報,7,1-14。
黃崇儒(2004),運動心理堅韌性的建構與測量(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黃顯章、黃任閔(2007)。心象訓練教學法運用在體育教學及球隊練習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6(2),152-159。
黃瓊瑤 (2010)。從 2009 世運保齡球賽談運動員的心理技巧訓練- 自我對話。休閒保健期刊,3, 145-153。
溫佐惠(2000)對南拳動作發進特徵的研究,成都體育學報,26(4),94-96。
詹明樹(2000) 武術太極拳(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楊適豪、季力康(2007)。不同心象型態之初探及如何應用在高爾夫運動中。大專體育,88,122-127。
楊適豪(2006)。不同意象訓練方式對不同心象能力體育課學生推桿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董俊男、陳志榮、季力康、劉義群 (2003)。優秀青少年網球運動員心理技能之分析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2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上),533-540。
廖欽福、王丁林(2005)。心象訓練在保齡球運動中之應用。亞東學報,25,235-240。
蔣懷孝、賴世烱(2015) :人類動作控制理論之基本概念。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5(2),169-184。
劉穎真(2013)。扯鈴選手賽前焦慮、流暢經驗與運動表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劉建國(2011)。競技武術套路運動員賽前心理學問題之研究。曲阜師範大學學報,1,85-88。
賴素玲、吳治翰、賴素英(2016):不同目標取向及條件對運動競賽焦慮的影響。運動教練科學,42,81-90。
盧俊宏(2001)。運動的焦慮和覺醒。大專體育學報,(1),82-93。
盧裕山(2002)。心象練習對五步拳技能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蕭詠日(2010)短距離折返跑訓練對競技武術套路自選長拳、南拳運動負荷之影響(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謝謨郁、李淑惠(2005)。心象訓練在花式撞球運動上的運用。運動健康與休閒運動健康與休閒研究集刊,1,133-139。
簡曜輝、季力康、卓俊辰、洪聰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譯)(2002)。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台北:台灣運動心理學會。(Weinberg,R.S.,& Daniel,G.,1999)。台北市:禾楓書局。
顏世界(2011)。武術套路運動員力量訓練現狀及力量訓練效果評價初探。少年體育訓練,6,38-39。
顧以靈(2013)。影像回饋與心象練習應用於提升體操選手技能表現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縣。蘇勇(2015)。武術長拳動作技術特徵及教學策略研究(未出版博士學位論文)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外文部份
Bompa, T. O. (1999). 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Cheng, W. N. K., Hardy, L., & Markland,D. (2011).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model of performance anxie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po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2, 417-435.
Cheng, W.-N.K., Hardy, L., & Markland, D. (2009). Toward athree- dimens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performance anxiety: Rationale and initial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0, 217-278
Cheng, W.-N.K., Hardy, L., & Markland, D. (2011).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model of performance anxie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por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2(5), 417-435.
Cheng, W. N. K., Hardy, L., & Woodman,T. (2011).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performance anxiety in the context of taekwondo.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33(1), 40-53.
Cheng, W. N. K., Hardy, L., & Markland,D. (2009). Toward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ization of performance anxiety:Rationaleandinitialmeasurement development.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0(2), 271-278.
Gill,D.L.(2000). Psycholobical dynamics of sport and exercise.(2nd ed.).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Feltz, D. L., & Landers, D. M. (1983).The effect of mental practice on motor skill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5(1), 25-57.
Hall, C. R., Rodger, W. M., & Barr, K. A. (1990).The use of imagery by athletes in selected sports. The Sport Psychology,4, 1-10.
Hall, C. R., & Rodgers, W. M. (1989). Enhancing coach Effectiveness in figure skating through a mental skills training program. The Sport Psychologist, 3, 142-154.
Hinshaw, K. E. (1992).The effects of mental practice on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meta-analysis.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13, 281-293.
Journal Sport Psychology,5, 25-57.Feltz, D. L., Landers, D. M., & Becker, B. J. (1988). A revised meta-analysis of the mental practice literature on motor skill learning. In D. Druckman & J. Swets (Eds.), Enhancing human performance: Issues,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pp.1-65).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Martens, R., Vealey, R. S., & Burton, D. (1990). Competitive anxiety in sport. Human kinetics.
Morri, T.,Spittle ,M.,&Watt,A.P(2005).Imagery in sport .Champaign,IL:Human Kinetics.
Murphy, S., Jowdy, D., & Durtschi, S.(1990). Report on the US Olympic committee survey on imagery use in sport. colorado springs, CO: US Olympic training center.
Orlick, T., & Partingt on, J. (1988). 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 105-130.
Orlick, T., Partington, J . T., & Salmela, J . H. (1982). Mental training for coaches and athletes . Ottawa: Coaching Association of Canada.
Richardson, A.(1969).Mental imagery.New York:Springer.
Williams, J. M., & Straub, W. F. (1993).Sport psychology: pass, present, future.In J. M.Williams (Ed.),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personal growth to peakPerformance(pp. 1-10). Mountain View,CA: May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