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9 18:5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馮琮泉
研究生(外文):TSUNG-CHUAN FENG
論文名稱:運用雲端影音平台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三年級體育課程羽球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f The Effect on Learning Interest and LearningOutcomes by Using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YouTube Video Platform: On 9th 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黃勇仁黃勇仁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樹德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工程系碩士班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電資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6
中文關鍵詞:雲端影音平台YouTube輔助教學、羽球米字步伐
外文關鍵詞:Cloud video platform YouTube assisted instruction、Badminton eight direction footwor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開始,正逢許多企業與教育機構進入雲端運算的時代,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雲端影音平台YouTube輔助教學,對國中三年級學生在體育科羽球米字步伐此一單元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效之影響。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法,在高雄市某公立國中九年級203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102人)與控制組(101人)。
實驗組運用雲端影音平台YouTube輔助教學,控制組實施傳統講述教學。在教學實驗前,以學期初第一次羽球課的測驗成績作為前測,教學實驗後再對兩組學生實施後測,探討不同學習模式與不同性別和不同班級對學生體育科的學習成效有無顯著差異;另外對實驗組學生實施體育科學習興趣量表與事後訪談,藉此瞭解實驗組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無顯著差異。
研究的結果發現學生在羽球米字步伐學習成效上,在「性別」與「班級」自變項上無顯著差異,也就是男女生或不同班級都適合進行本實驗研究;雲端影音平台YouTube輔助教學,對提高學生體育科的學習興趣是有幫助的。


目 錄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v
表 目 錄 vii
圖 目 錄 vi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4
第三節、研究目的 5
第四節、待答問題 5
第五節、名詞解釋 6
第六節、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8
第二章、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YouTube雲端影音平台 10
第二節、網路輔助學習 10
第三節、網路學習的理論發展 12
第四節、學習興趣與成效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5
第三章、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研究設計 18
第二節、研究假設 19
第三節、研究對象 19
第四節、研究時程 20
第五節、量表的編製 20
第六節、實驗教學程序 21
第七節、實驗教學內容 24
第四章、結果與討論 27
第一節、實驗組與控制組前測結果分析 27
第二節、實驗組背景變項統計分析 28
第三節、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習成效實驗結果分析 28
第四節、實驗組興趣量表統計分析 33
第五節、事後訪談與實驗結果討論 38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40
第一節、研究結論 40
第二節、研究建議 41
參考文獻 43
中文部分(依照筆畫順序) 43
英文部分(按英文字母順序) 46
附錄一、體育課程數位化學習興趣調查表 48
附錄二、問題訪談與討論 50
附錄三、控制組3年20班前後測成績 51
附錄四、控制組3年24班前後測成績 52
附錄五、控制組3年25班前後測成績 53
附錄六、實驗組3年21班前後測成績 54
附錄七、實驗組3年23班前後測成績 55
附錄八、實驗組3年27班前後測成績 56

中文部分(依照筆畫順序)
1.江信億、陳伯儀、葉逸欣(2007):應用多媒體科技融入游泳教學策略探討。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129-134。
2.何金龍、廖遠光(2000):虛擬體育小學的規劃與建置。教學科技與媒體,52-54,37 -45。
3.何榮桂(2002) :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第87期,22-48。
4.李青蓉(2000):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路教學觀。遠距教育季刊, 第十期,50-58。
5.周碧玲(1997):網路上電腦輔助學校美術鑑賞教學之設計出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研究所。
6.周靈山、周宏室、徐武宏(2000 ) :多媒體電腦輔助體育教學以Mosston 練習式為例。大專體育, 51 '' 36-45。
7.林保源(1998 ) :如何提昇體育教學的效能。學校體育雙月刊, 47 '' 4-9。
8.林甘敏與陳年興(2001):網路大學學習問題探討,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論文集。
9.林明佳、林國瑞(2007) :資訊科技融入拳擊課程與教學之可行性探究。大專體育,92,30-35。
10.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11.施郁芬(1997) :Internet與教學的省思。第六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65271。
12.唐吉民(1997):利用電腦多媒體電腦系統創造樂趣化的體育課。國民體育季刊,27卷4期,28-36。
13.張景媛(1988) :教學類型與學習類型適配性研究暨學生學習適應理論模式的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4.張佑昆(2001):電腦多媒體CAI在體育教學上之應用。屏師體育,5,119-135。
15.張志銘等人(2012) :比較資訊科技融入體育教學與傳統式教學效果之研究-以桌球短反手推擋技術為例。中原體育學報第一期,123-131。
16.郭逸民(2013) :運用Windows Live雲端網路合作學習對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國中一年級數學課程為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陳俊汕(1995) :體育教學中示範動作的理論根據與實際運用。學校體育雙月刊,27 '' 16-20。
18.陳益祥(1996) :淺談體育教學的示範動作。 大專體育,詣, 110-115。
19.陳年興(1999) :高中國中跨國英與遠距教育計畫(二)。教育部電算中心。
20.陳五洲、李榮哲(1999 ) :電腦互動式多媒體輔助學習在運動教學之應用。國立體育學院論叢, 10 (1), 51-61。
21.黃清雲(1992) :整合學習理論與影碟高科技在體育教學上的應用。中華體育, 6(3) , 53-58。
22.黃清雲(2000) :新科技在體育之應用-理論與實際。教育科技與媒體,46,2-12。
23.溫嘉榮、吳明隆(1999):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應用。台北:松崗。
24.詹慧齡(2002):以學習環為基礎將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25.壽大衛(2001) :資訊網路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26.潘世尊(2002):教學上的鷹架要怎麼搭。屏東師院學報,16,263-293。
27.顏膺修(2012):雲端上的科學專題導向學習-運用雲端運算服務於國小科學之專題導向學習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28.龔建昌(2002) :資訊科技融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英文部分(按英文字母順序)
1.Ainley,Hidi,&Berndorff. (2002). Dynamic measures for studying interest and learning. In P. R. Pintrich & M. L. Maehr (Eds.), Advances in motivationand achievement: New directions in measures and methods (Vol. 12, pp.43–76). Amsterdam: JAI Press.
2.Biggs,J.B. (1978). Individual and grouq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48,266-279.
3.Cuccio-Schirripa. (1997). Enhancement and analysis of sciencequestion level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7, 210-224.
4.Dunn,R.&Griggs, S.A. (1989). Learning style:Key to improving school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Curriculum Report, 18, 3-10.
5.Hidi & McLaren. (1990). The effort of topic and theme interestingness on the action of school exposition.In H.Mandl,E.De Corte,N.Bennett,&H.F. rich(Eds.),Learning and instruction:European research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Vol.2:2,pp.295-308).Oxford,England:Pergamon.
6.Hidi, S. & Anderson, V. (1992). Situational interest and its impact on reading and expository writing. In K. A. Renninger, S.Hidi, & A. Krapp (Eds.),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215-23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7.Jonassen, D.H. (2000). Mindtools for 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classroom, 2ndEd. Columbus, OH: Prentice-Hall.
8.Keller, J.M. (1996). Motivation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cond Edition.
9.Kathryn,A.M. (1997). The use of the world wide web in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In Badrul H.K.(Ed.) ,Web-Based Instruction(pp.403-406). 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10.Keller, J. M. (1999). Motivation by desig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11.Krapp, A. (2002). An educational-psychological theory of interest and its relation to SDT. In E. L. Deci & R. M.
12.Renninger, K.A. (2007).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in Informal Science Learning.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3.Schraw,Flowerday&Lehman. (2001). Increasing situation interest in the classroom.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3(3), 211-224.
14.Trend. (2005). Individual, Situational andTopic Interest in Geoscience among 11-and 12-year-old Children. Research Papers in Education,20(3), 271-30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江信億、陳伯儀、葉逸欣(2007):應用多媒體科技融入游泳教學策略探討。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129-134。
2. 1.江信億、陳伯儀、葉逸欣(2007):應用多媒體科技融入游泳教學策略探討。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129-134。
3. 2.何金龍、廖遠光(2000):虛擬體育小學的規劃與建置。教學科技與媒體,52-54,37 -45。
4. 2.何金龍、廖遠光(2000):虛擬體育小學的規劃與建置。教學科技與媒體,52-54,37 -45。
5. 3.何榮桂(2002) :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第87期,22-48。
6. 3.何榮桂(2002) :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第87期,22-48。
7. 4.李青蓉(2000):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路教學觀。遠距教育季刊, 第十期,50-58。
8. 4.李青蓉(2000):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網路教學觀。遠距教育季刊, 第十期,50-58。
9. 6.周靈山、周宏室、徐武宏(2000 ) :多媒體電腦輔助體育教學以Mosston 練習式為例。大專體育, 51 '' 36-45。
10. 6.周靈山、周宏室、徐武宏(2000 ) :多媒體電腦輔助體育教學以Mosston 練習式為例。大專體育, 51 '' 36-45。
11. 9.林明佳、林國瑞(2007) :資訊科技融入拳擊課程與教學之可行性探究。大專體育,92,30-35。
12. 9.林明佳、林國瑞(2007) :資訊科技融入拳擊課程與教學之可行性探究。大專體育,92,30-35。
13. 12.唐吉民(1997):利用電腦多媒體電腦系統創造樂趣化的體育課。國民體育季刊,27卷4期,28-36。
14. 12.唐吉民(1997):利用電腦多媒體電腦系統創造樂趣化的體育課。國民體育季刊,27卷4期,28-36。
15. 14.張佑昆(2001):電腦多媒體CAI在體育教學上之應用。屏師體育,5,11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