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21: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光復
研究生(外文):ZHENG,GUANG-FU
論文名稱:下肢障礙者以手搖車旅遊澎湖其參與動機、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n the Motivation, Leisure Benefit, Experience Value and Revisit Intention of People With Lower Limbs Disorder Handcycle to Travel in Penghu
指導教授:李明儒李明儒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MING-RU
口試委員:趙芝良陳宏斌
口試委員(外文):ZHAO,ZHI-LIANGCHEN,HONG-BIN
口試日期:2019-06-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觀光休閒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下肢障礙者手搖車參與動機休閒效益體驗價值重遊意願
外文關鍵詞:Lower Limb DisorderMotivationsLeisure BenefitExperiential Value and Revisit Inten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45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澎湖地區無障礙之自行車旅遊環境,以及下肢障礙車友以手搖車旅遊的參與動機、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之現況、不同背景變項在各變項間差異情形,並探討其相互關係。研究方法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量表為研究工具,曾經參與手搖車旅遊澎湖的下肢障礙者為研究對象,採滾雪球抽樣法,於2018年5月期間進行問卷發放,共得102份有效問卷。問卷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7.0版,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下肢障礙者以手搖車旅遊澎湖之參與動機、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無顯著差異。另從迴歸分析顯示,下肢障礙者以手搖車旅遊澎湖之參與動機對休閒效益具有正向影響,參與動機對體驗價值具有正向影響,參與動機對重遊意願具有正向影響,休閒效益對體驗價值具有正向影響,休閒效益對重遊意願具有正向影響,旅遊體驗價值對重遊意願具有正向影響。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供政府部門管理單位在經營管理及觀光從業、行銷策略及遊程操作之參考。期待透過公私部門共同建構完善、優質的手搖車無障礙旅遊環境,讓更多下肢障礙朋友來欣賞澎湖之美。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accessible tourism environment of bicycle in Penghu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of lower limb disorder riding a handcycles’Participating Motivations, Leisure Benefit, Experiential Value and Revisit Intention .It took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amples consisted of who ride a handcycle in Penghu. The study was done by purposivesampling, It was delivered questionnaire during May 2018, and the total are 102 valid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Statistic System of SPSS For Windows17.0, The data received were process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T-test, Pearson’s correlation, one-way ANOVA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tivation, leisure benefit, experiential value and Revisit Intention between the lower limbs disorder riding a handcycles in Penghu under the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In addi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ower limbs disorder riding a handcycles in Penghu of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leisure benefits,The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xperiential value.The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Revisit Intention,Leisure benefit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xperiential Value.Leisure benefit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Revisit Intention,The value of tourism experienc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Revisit Intention.
Lastly, the findings,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re presented for the result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management, sightseeing strategies, and travel operations.Excepting that the public and private department will join and build a perfect and handcycle of high-quality with barrier-free tourism environment, so that more friend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can enjoy the beauty of Penghu.

目 錄
摘要 i
謝 誌 iv
表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及操作性定義 6
第六節 本研究的重要性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肢體障礙的相關文獻探討 10
第二節 手搖車的相關文獻探討 13
第三節 參與動機的相關文獻探討 18
第四節 休閒效益相關文獻與實證研究探討 23
第五節 體驗價值相關文獻與實證研究探討 32
第六節 重遊意願相關文獻與實證研究探討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43
第二節 對象與抽樣設計 44
第三節 研究變項之定義與衡量題項設計 45
第四節 量表效度與信度 48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4
第一節 受訪樣本背景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 54
第二節 下肢障礙者以手搖車旅遊澎湖之參與動機、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現況分析 60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受試者於各量表的差異比較 63
第四節 參與動機、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之相關情形 72
第五節 參與動機、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之影響 73
第六節 討論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8


尤鎰鋒(2015)。遊動機、旅遊體驗、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台南市古蹟遊客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王雅蓉(2012)。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台東市山海鐵馬道使用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屏東縣。
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2016)。澎湖國家風景區無障礙旅遊環境調查與分析。
朱琡琤(2012)。澎湖縣社區大學學員休閒知覺自由、休閒涉入對休閒效益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江立鐘(2014)。宜蘭地區觀光工廠觀光吸引力,服務品質,休閒效益與重遊意願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行政院衛生署(2006)。身心障礙學生輔導手冊。
行政院衛生署(2008)。修訂「身心障礙等級」。
吳明蒼(2013)。護專生休閒態度、休閒涉入以及休閒效益對幸福感之關係。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0(3),63-85。
吳建璋(2013)。中部地區自行車參與者之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吳鑑峯(2016)。屏東縣國小教師生態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呂永泰(2015)。澎湖縣體育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呂姮儒(2010)。荒野保護協會炫蜂團成員參與動機、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所,臺中縣。
李明儒、陳雅捷(2010)。島嶼遊客體驗價值、滿意度以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澎湖吉貝嶼、七美嶼爲例。休閒產業管理學刊,3(1),1-18。
李詩鎮(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台中市。
李詩鎮、陳惠美(2003)。探索活動團體氣氛與休閒效益關係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6(4),19-39。
周秀蓉、吳明怡(2007)。主題樂園的遊憩吸引力和遊憩體驗對顧客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影響-以月眉育樂世界爲例。商業現代化學刊,4(2),155-168。
官素珍(2008)。露營者遊憩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學系,嘉義縣。
林子揚(2009)。臺北市籃球俱樂部參與者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林君儒(2014)探討無障礙遊程內容之滿意因素-以肢體障礙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林明輝、胡俊傑(2017)。澎湖居民從事休閒漁業活動其動機、場地依附、體驗價值及休閒效益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12(1),60-78。
林昕翰與畢璐鑾(2010)。社區大學舞蹈課程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大學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82-94。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家騏(2018)。遊客文化觀光涉入、休閒效益、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以蓮池潭風景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林雲燦、莊翔達、張良漢(2009)。休閒農業區遊憩地吸引力對遊客重遊意願之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4(1),153-166。
林義昇(2014)。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洲仔濕地公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耀南(2010)。服務品質、體驗價值、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復興崗學報民,99,103-124。
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臺北市:五南。
邱聖光(2017)。旅遊吸引力、地方依附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臺東布農部落休閒農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臺東縣。
邱榮泰(2012)。臺中市國中學生籃球運動參與動機及涉入程度對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台北市。
柯巧文(2015)。屏東縣深度旅遊參與者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相關研究-生理動機、人際動機、知識文化動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柯丞珮,李俊憲民(2013)。眾前往台中文化創意園區之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其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美玲(2016)。遊客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以2015新社花海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徐光輝,1998。臺灣休閒農業之消費者行為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耿仕榮(2007)。肢體障礙者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生活品質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美和技術學院,屏東縣。
高佳蘭(2014)。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遊客休閒動機,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高佳蘭(2014)。電影場景旅遊動機、目的地意象、體驗價值及旅遊效益關聯性之研究-以電影《總舖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張孝銘(2004)。慢跑消費者行動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83-93。
張孝銘、李豪(2008)。觀光吸引力、遊憩體驗、遊憩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大湖鄉爲實證。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2),57-69。
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2004)。慢跑消費者活動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1),83-93。
張治文(2007)。冒險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六龜鄉荖濃溪泛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張春興、楊國樞(1983)。心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清源、王照欽、賴恒生(2014)。宗教旅遊動機、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鹿港天后宮為例。旅遊健康學刊,13(1),1-16。
張雅涵、胡俊傑、陳正國(2017)。探討澎湖浮潛活動參與者體驗行銷、體驗價值及休閒效益。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3),46-72。
許尤俐(2010)。自行車隊成員參與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管理學院,彰化縣。
許宇中(2009)。基隆河沿岸自行車道騎乘者參與動機車道設施滿意度、遊憩體驗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連央毅和陳美燕(2015)。馬拉松運動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與滿意度之研究。休閒研究,6(1),48-69。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北縣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陳宏斌、胡俊傑、林世能(2007)。茶園觀光客之旅遊體驗品質、旅遊體驗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1(4),107 - 123。
陳怡麟(2006)。居民對南瀛總爺藝文中心之遊憩意象與休閒效益認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彰化縣。
陳炳華(2017)旅遊動機與體驗價值之相關研究-以九份老街旅遊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陳盈儒(2013)搭乘台灣好行觀光巴士的旅遊動機、體驗行銷、體驗價值、服務品質與休閒效益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偉仁(2005)。水肺潛水活動之遊憩動機,持久性涉入及專門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桃園市。
陳甦彰、黃秀美(2009)。澎湖海洋牧場遊客體驗品質、體驗情緒、體驗價值對其忠誠度之影響研究。服務業管理評論,7,74-98。
陳貴凰、陳怡潔(2012)。客遊憩涉入、體驗價值與地方依戀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內灣風景區為例。期刊名稱,4(1),22-38。
陳墀吉、謝淑怡(2011)平溪線鐵道旅遊動機、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華岡地理學報,28,5-18。
黃忠仁(2010)。臺灣肢體障礙保齡球選手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黃長發、簡彩完(2009)。主題樂園遊客體驗價值與休閒效益相關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2,11-27。
黃長發、簡彩完(2014)。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態度、休閒效益及幸福感之研究-以臺北市地區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1(2),43-55。
黃純湘(2014)。健走旅遊之休閒涉入, 休閒效益與再遊意願(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淑君和何宗隆(2001)。台北縣立坪林茶業博物館遊客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影響。觀光研究學報,7(2),111-123。
黃鴻斌(2003)。健康體適能俱樂部會員參與動機、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金牌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楊立範(2017)。身障者參與手搖車休閒涉入、心流感、幸福感關聯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楊琬琪(2009)。自行車活動者之休閒動機、休閒涉入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高雄市。
葉允棋和陳美燕(2007)。體驗行銷、體驗價值、顧客滿意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自行車休閒運動為例。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第5期, P331 - 364,331-364。
葉日武(1997)。行銷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前程。
葉家璠(2016)。探討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遊客休閒動機、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廖冠傑、謝惠玲(2015)。探討騎自行車為主要休閒活動者的休閒滿意度-以高雄市為例。海洋休閒管理學刊,5,53-68。
劉昌緯(2018)。自行車參與者參與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大鵬灣車道為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美和科技大學,屏東縣。
劉泳倫和施昱伶(2009)。鹿港端午節慶活動吸引力、旅遊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相關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1),28-49。
劉泳倫和羅孟純(2010)。飛牛牧場觀光吸引力之研究。鄉村旅遊研究,4(2),45-61。
劉毓妮、林晏州(1993)。遊客對激流泛舟環境屬性之偏好。戶外遊憩研究,6(3),53-75。
劉碧珠(2003)。肢障者參與團體旅遊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市。
澎湖國家風景區(2016)。澎湖國家風景區無障礙旅遊環境調查與分析。
蔡瑋娟、王慶田、盧廷峻、黃孟立(2009)。台南縣國小教師休閒涉入、休閒效益及幸福感相關之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1),10-22。
衛生福利部(2018)。統計通報及分析。網址:https://dep.mohw.gov.tw/DOS/lp-4445-113.html
鄧守珍(2015)。國人赴日本自助旅行的旅遊動機、體驗價值對重遊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科技大學,台北市。
賴韋伶、畢璐鑾(2008)。淺談運動舞蹈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96,44 -50。
謝文達(2014)。澎湖新鮮玩遊客吸引力、體驗價值、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澎湖縣。
謝承良(2014)。輪椅手搖車之運動分析與初步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謝旻珊(2015)。女性水肺潛水者休閒動機、休閒涉入與休閒阻礙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金燕(2003)。宗教觀光吸引力、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佛光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謝淑芬(2000)。消費者之旅遊知識、經驗對旅遊風險知覺程度影響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6(2),67-89。
簡彩完、黃長發(2010)。主題樂園遊客體驗價值、顧客滿意度及休閒效益相關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0,1-37。
簡微臻(2016)休閒運動參與動機、流暢體驗與幸福感關聯性之研究-以自行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台中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