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6 08: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常志強
論文名稱:論我國獨立董事制度之法律責任─以樂陞案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Legal liability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n Taiwan – XPEC Case Study
指導教授:廖崇宏廖崇宏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羅俊瑋林問一
口試日期:2017-07-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中文關鍵詞:董事會經營判斷法則注意義務資訊揭露守門人
外文關鍵詞:Keywords: Board of directorsbusiness judgment ruleduty of caredisclosing informationgatekeep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0
  • 點閱點閱:27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4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我國於2006年引進獨立董事制度至今已屆10年,援引獨立董事制度之移植原是為解決因控制股東或董事會自利之代理問題,遂請外部與公司無利害衝突之專業人士監督董事會,以強化公司治理而設,然歷經這些年來,相關的公司流弊並未因增設獨立董事制度而遞減,因此,獨立董事制度與法制上的權責到底有沒有達到當時引進該制度的目標實則應徹底檢討。
從近年來之陞技科技弊案、光洋科的假帳弊案一直到今年的樂陞公開收購弊案等等,不但令許多學界大老、媒體聞人灰頭土臉亦足以令我國獨立董事制度到底能不能解決董事會或控制股東自利與偏失的決策,成為挑戰。獨立董事之獨立性,長期為學界普遍認為影響獨立董事法制及其能否發揮成效的關鍵,因此,獨立董事執行職務時之獨立性如何確保,即為其關鍵因素。本文以目前我國法制上獨立董事是否能發揮功能做一推演,並將樂陞案從一連串的重大交易到公開收購破局,做一完整的推演論述,試圖討論出我國獨立董事在面臨各種重大董事會決策時的困境和應強化的責任義務,並就美國實質上對董事會或獨立董事制度之相應方法予以比較分析。
本文認為我國獨立董事制度仍將強化其法制面向之「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但應與一般董事做出區分,而獨立董事在職權上至少應明確規範其為公司之「守門人」,否則任何監察制度都形同失效。另外,觀察美國法制對經營判斷法則我國應持保守態度,同時亦應重新審視企業經營者注意義務的架構設計和公司重大交易的資訊揭露責任,而委託關係的重新建構與認知,也得於我國學界與實務界給予明確定義,公開發行公司應揚棄「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皇臣」的家天下舊式思維。亦即,在相對的權利下應具相對的義務責任,注意義務與忠實義務的再加強方能克服有權者利用權責自利之弊端,重啟企業經營的良性模式。
The Legal liability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n Taiwan – XPEC Case Study
Abstract
It has been 10 year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n Taiwan since 2006. The initial purpose of the transplant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was to resolve the self-interest proxy problem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External professionals who hav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with the company were invited to supervis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trengthen corporate governance. However, related corporate malpractices have not been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throughout the years. Therefore, a thorough review should be conducted to see whether or not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nd its legal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achieve the initial goal of introducing the system.
The ABIT Technology fraud case and Solartech’s accounting fraud case in recent years and this year’s XPEC public tender offer fraud case have been a slap in the face for many academics and media personalities, as well as an challenge to whether or not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can resolve the self-interest and biased polic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has long been seemed as the key to influence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legality and effeteness. Hence, it is a critical factor to ensure the independence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when they are performing their duties. The paper will deduce whether or not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can fulfil its function and discuss the XPEC fraud case from a series of major transactions to the collapse of public tender offer. The discussion will include the dilemmas of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when they face various major board decisions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tha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board of directors or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also be conducted.
The paper argues that Taiwan’s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will still strengthen the “duty of care” and “duty of loyalty” of its legal dimension but a distinction should be made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other directors. In terms of the authority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they should at least be clearly specified as the company’s “gatekeepers”. Otherwise any oversight system will be invalid. Additionally, Taiwan should take a conservative approach towards the observation of business judgment rule in the United States legal system and re-examine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business operators’ duty of care and responsibility of disclos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company’s major transactions.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 should clearly define the reframing and cognition of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Public companies should forgo the old monarchical philosophy of "Under the sky, nothing isn't the king's land; the people who lead the lands, no one isn't the king's subjects." That is, powers should have corresponding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nly by reinforcing duty of care and duty of loyalty can we overcome the malpractices of powerful people using their authority for self-interest and reboot the positive business management model.
摘要 I
ABSTRACT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大綱 11
第二章、 樂陞案交易流程與問題之說明 13
第一節 樂陞公司之崛起與董事會操作介紹 13
第二節 本案問題提出與說明 24
第三節 樂陞案一連串財務操作問題起始~從私募到可轉換公司債之獨立董事角色與責任分析 26
第四節 樂陞公開收購案之獨立董事問題與注意義務初探 37
第三章、 我國獨立董事之責任與義務 41
第一節 概念 41
第二節 我國公司董事之忠實義務內涵 42
第三節 注意義務之內涵 46
第四節 經營判斷法則在我國公司治理中之運用 51
第五節 我國獨立董事法制上之疑義 55
第六節 我國對董事注意義務之司法審查探討 59
第七節 小結 67
第四章、 美國董事與獨立董事法制規定檢討 69
第一節 美國獨立董事之法制概念 69
第二節 美國於經營判斷法則上適用情況 70
第三節 以經營判斷法則觀察美國司法審查制度 72
第四節 小結 82
第五章、 我國與外國於獨立董事法制之檢視 85
第一節 獨立董事之職權責任與選任方式問題再檢視 85
第二節 我國獨立董事制度對公開發行公司是否能發揮其功能 88
第三節 樂陞案若於美國獨立董事制度下運作功能之比較 92
第四節 代結論 94
第六章、 現行獨立董事制度下之省思與建議 96
第一節 從樂陞案對獨立董事制度之省思 96
第二節 獨立董事制度於修法上之改進建議 98
第三節 結論 100
參考文獻 102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部分
【圖書】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公司,2003年10月。
王泰銓,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10月二版二刷。
柯芳枝,公司法論,三民出版公司,1997年10月增訂初版。
吳光明,證券交易法論,三民書局,2015年9月增訂13版。
陳志隆,集團化公司治理與財經犯罪預防,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3月出版。
劉連煜,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出版社,2016年9月增訂14版。
葉銀華,公司治理—個案與分析模式,滄海圖書公司,2015年1月初版。
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學林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期刊】
王志誠,美國公司經營機關之改造與啟發-兼論我國引進外部董事制度之基本課題,證券暨期貨管理,1998年11月
王志誠,銀行業關係人交易之監控,月旦法學雜誌,第178期,2010年3月。
王文宇,法人股東、法人代表與公司間三方法律關係之定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4期,2000年9月。
王文宇,法律移植的契機與挑戰-以公司法的受託、注意與忠實義務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9期,2008年3月。
邵慶平,董事法制的移植與衝突-兼論外部董事免責做為法制移植的策略,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7期,2005年12月。
林國全,法人代表人董監事,月旦法學雜誌,第49期,1999年6月。
林仁光,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2006年1月。
洪秀芬,董事會獨立經營權限及董事注意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94期,2006年12月。
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於台灣實務上之實踐──相關判決之觀察,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9期,2010年9月。
陳錦隆,對獨立董事之省思,會計研究月刊,第209期,2004年4月。
陳麗娟,從美國Sarbanes-Oxley法探討獨立董事制度,兼論我國引進獨立董事制度之成效,台灣法學雜誌,第105期,2008年4月。
曾宛如,我國有關公司治理之省思-以獨立董監事之法制改革為例,月 旦法學雜誌,第103期,2003年12月。
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之內涵及適用疑義---評析新修正公司法第23條第1項,民法研究會第30次學術研討會紀錄,法學叢刊,第190期,2003年4月。
葉銀華、李存修,台灣之獨立董監制度的改革-政策性建議,會計研究月刊,第213期,2003年8月。
劉連煜,健全獨立董監事與公司治理之法制研究-公司自制,外部監控與政府規制之交錯,月旦法學雜誌,第94期,2004年3月。
劉連煜,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監察人之重大變革-證交法新修規範引進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介紹與評論,證券櫃檯月刊,第116期,2006年2月。
劉連煜,現行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暨改進方案—— 從實證面出發,政大法學評論,第114期,2010年4月。
劉連煜,董事忠實義務與獨立性之司法審查,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2009年10月。
劉連煜,獨立董事是少數股東之守護神?--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與建議、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6期,2010年9月。
劉連煜,股東及董事因自身利害關係迴避表決之研究──從台新金控併購彰化銀行談起,台灣法學雜誌,第112期,2008年9月。
貳、外文文獻部分
一、專書:
Thomas W. Joo Corporate Governance: Law,Theory And Policy(2004)

二、期刊論文部分:
Bulter & Henry Barry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Performance effects of changes in board composition.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Vol 1(1985)
J. Robert Brown, Jr . Disloyalty without limit :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duty of loyoalty. Kentucky Law Journal. vol 95 (2006) 158
LARRY CATÁ BACKER, DIRECTOR INDEPENDENCE AND THE DUTY OF LOYALTY: RACE, GENDER,CLASS, AND THE79:1011,-OVITZ LITIGATION, ST. JOHN’S LAW REVIEW, vol 79:1011(200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志誠,美國公司經營機關之改造與啟發-兼論我國引進外部董事制度之基本課題,證券暨期貨管理,1998年11月
2. 王志誠,銀行業關係人交易之監控,月旦法學雜誌,第178期,2010年3月。
3. 王文宇,法律移植的契機與挑戰-以公司法的受託、注意與忠實義務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9期,2008年3月。
4. 邵慶平,董事法制的移植與衝突-兼論外部董事免責做為法制移植的策略,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7期,2005年12月。
5. 洪秀芬,董事會獨立經營權限及董事注意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94期,2006年12月。
6. 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於台灣實務上之實踐──相關判決之觀察,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9期,2010年9月。
7. 曾宛如,董事忠實義務之內涵及適用疑義---評析新修正公司法第23條第1項,民法研究會第30次學術研討會紀錄,法學叢刊,第190期,2003年4月。
8. 葉銀華、李存修,台灣之獨立董監制度的改革-政策性建議,會計研究月刊,第213期,2003年8月。
9. 劉連煜,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監察人之重大變革-證交法新修規範引進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介紹與評論,證券櫃檯月刊,第116期,2006年2月。
10. 劉連煜,現行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暨改進方案—— 從實證面出發,政大法學評論,第114期,2010年4月。
11. 劉連煜,董事忠實義務與獨立性之司法審查,月旦法學雜誌,第173期,2009年10月。
12. 劉連煜,獨立董事是少數股東之守護神?--台灣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與建議、月旦民商法雜誌,第26期,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