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3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1 11: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曾志立
研究生(外文):Chih-li Tseng
論文名稱:著作財產權的法律經濟分析與合理使用原則
論文名稱(外文):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pyright and Copyright Fair Use
指導教授:葉德輝葉德輝引用關係林昱梅林昱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e hui YehYuh may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財經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英文
論文頁數:118
中文關鍵詞:市場失靈合理使用法律經濟分析著作財產權交易成本
外文關鍵詞:Pecuniary CopyrightTransaction Costs.The Economics Analysis of LawFair UseMarket Failur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
  • 點閱點閱:26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0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著作權究竟是自然權利或者是政策下的一種產物,一直有正反兩方不同的意見,法律上也為此爭論不休。但本文以為就著作權本身,討論重點不應放在其性質為何,而應放在怎樣運用該權利為社會帶來最大福利。本文試圖借重經濟對一般財產權所作的分析,探討著作權在經濟分析下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例如因為著作具公共財特性,容易產生一些搭便車的行為及造成市場失靈現象,進而導致著作的供給不足,故政府應當採取一些手段來矯正市場失靈,例如法律介入保護著作。在論述方法上,本文將透過一些簡單的經濟上例子來解釋相關概念。
簡而言之,著作權的核心思想在保護著作人創作誘因及維護公眾利用著作的權益,雖然立法上希望能兩者兼顧,但不幸的是該二法益經常處於相衝突的局面。著作權人總是嫌法律對其保護不周,一般社會大眾則是抱怨著作權保護太過,使得欲利用著作時,常會觸犯法律。兩者在制度設計上想要取得平衡並不容易,本文透過經濟的角度討論合理使用此一折衝制度,並以市場失靈模式作為分析的主軸,以冀能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考觀點。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緒論,分為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研究架構。第二章為財產權的經濟理論。第三章是著作財產權的法律經濟思考。第四章到第六章則以合理使用為中心,在論述上是從經濟的觀點出發並輔以美國及我國法上的案例作討論。第七章為結論,主要透過前面幾章的經濟分析對我國著作權法提出修正方向建議。
The nature of copyright has been argued for a long time, and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theories, one deems it is human right, another deems it is the result of policy-making. This thesis suggests that the emphasis of copyright law is how to maximize the social welfare. Than this thesis try to analyze copyright through economic point, for example, copyrighted work has public good character, this character may cause free-ride behavior and market failure, and hence copyrighted work supply will reduce.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steps, such as law to rectify the market. In the discuss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ain copyright system through the simple example.
In short, the goal of copyright law is to protect the incentives of authors and insure that the public can access copyrighted work. Unfortunately, the private interests and public interests are often conflict. Authors always complain copyright law can’t provide sufficient prot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public also complain that it’s too easy to violate copyright law. The thesis tries to beat the balance between two sides and discusses fair use doctrine through market failure mode which hoping to inspire some thinking in copyright law.
This thesis comprises seven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1, illustrating the motives, purpose, realm and methodology of this thesis;Chapter 2,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roperty;Chapter 3, the economic and law thinking of copyright;Chapter 4 to Chapter 6, analyzing fair use doctrine through economic and law;Chapter 7, a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above discussion, this thesis comes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pyright.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財產權的經濟理論 12
第一節 前言 12
第二節 財產權制度的建立 14
第一項 財產權制度的靜態面 14
第二項 財產權制度的動態面 17
第三節 財產權制度的成本面 19
第四節 成本與利潤的交易 22
第五節 財產權的公示制度—占有與登記 26
第三章 關於著作財產權的法律經濟思考 31
第一節 前言 31
第二節 著作權與市場 33
第三節 著作人、出版商與消費者 34
第四節 缺乏著作權法保護下仍會限制重製行為的因素 37
第一項 替代性 37
第二項 盜版者的重製成本 38
第三項 重製時間 40
第四項 使用契約方式來代替著作權法的保護 41
第五項 科技保護措施(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42
第六項 著作的可重製性 45
第七項 販賣著作以外的其他利益 47
第八項 著作權人的重製成本 48
第九項 創作成本降低 49
第五節 小結 50
第四章 合理使用的法律面探討 52
第一節 前言 52
第二節 英美法上的合理使用發展 52
第三節 美國法上合理使用的相關案例 55
第一項 透過案例法發展的合理使用 55
第二項 小結 61
第四節 我國著作權法上的合理使用 61
第一項 我國合理使用的規定 61
第二項 合理使用的法律性質與訴訟上抗辯 63
第三項 我國第六十五條合理使用之要件 66
第四項 小結 70
第五章 著作權合理使用與其法律經濟分析 71
第一節 前言 71
第二節 市場失靈模式 72
第一項 市場失靈模式與三階段測試 72
第二項 科技保護措施與市場失靈 78
第三節 效率最大化模式 79
第一項 效率最大化模式與兩階段測試 79
第二項 效率最大化模式與價格歧視制度(Price Discrimination Scheme) 82
第四節 利益平衡模式 84
第五節 我國著作權法中降低交易成本的相關規定 84
第六節 小結 87
第六章 美國法及我國法上合理使用相關案例討論—以市場失靈模式為主 88
第一節 前言 88
第二節 從市場失靈模式看美國法上相關案例 89
第三節 從市場失靈模式看我國法上合理使用案例 99
第四節 小結 109
第七章 結論 110
第一節 著作權的經濟功能—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 110
第二節 透過經濟觀點平衡著作權保護與合理使用的空間 110
第三節 著作權制度的思考 111
一、中文(按筆畫順序)
書籍
1.司法院第九期業務研討會,民事法律問題研究彙編 第 6 輯。
2.林立,《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一個批判性的探究》,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四月。
3.張清溪、許嘉棟、劉鷹釧、吳聰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三版上冊》,翰盧圖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95年。
4.賀德芬,《文化創新與商業契機著作權法論文集》,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委員會編輯、月旦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86年4月。
5.Robert Cooter、Thomas Ulen著、溫麗琪譯,《法律經濟學》,華泰文化事業公司,台北,2003。
6.熊秉元,《燈塔的故事》,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7.劉江彬,《智慧財產法律與管理案例評析(二)》,華泰文化,台北,2004年。
8.Richard A. Posner,《法律的經濟分析》中譯本(上冊),蔣兆康譯,北京,1997。
9.謝銘洋,《科技發展之智慧財產權議題》,翰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05年5月。
10.謝銘洋,《智慧財產權之制度與實務》,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台北,1995年5月初版。
11.蕭雄淋,〈著作權法論增訂四版〉,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07年4月。
12.羅明通,《著作權法論Ⅰ》,台英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台北,2002。
13.羅明通,《著作權法論Ⅱ》,台英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台北,2002。
論文
1.許富雄,〈數位時代合理使用之再探討—以反規避條款為中心〉,私立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七月。
2.蔡淑馨,〈非營利性質網路教學之著作合理使用〉,私立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期刊
1.王文宇,〈從經濟觀點論保障財產權的方式〉,收錄於氏著《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出版公司,頁1-81,台北,2000年5月。
2.王文宇,〈財產法的經濟分析與寇斯定理—從土地相鄰關係的判決談起〉,收錄於氏著《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頁131-147,台北,2000年。
3.王石杰,〈著作權法合理使用的本質—從法律經濟分析觀點與傳統案例解讀〉,中原財經法學,第16期,頁194-231,桃園縣,2006年6月。
4.李思壯,〈線上音樂概括、強制授權與補償金制度之研究〉,2004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頁194-231,新竹市,2004年。
5.吳尚昆,〈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與個人使用〉,書苑,第49期,頁38-52,台中市,2001年7月。
6.邵瓊慧,<科技保護措施之著作權法爭議及挑戰>,智慧財產權季刊,第34期,頁12-18,台北,2002年9月。
7.林洲富,〈著作財產權行使之自由與限制—以法律經濟分析為中心〉,收錄於《智慧財產權法專題研究(一)》,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出版,頁441-449,台北,2006年6月。
8.范曉玲,〈網路音樂「同儕共享」與「合理使用」—從Napster案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78期,頁209-217,台北,2001年11月。
9.章忠信,〈九十三年新修正著作權法之析疑〉,萬國法律第139期,頁91-103,台北,2005年2月。
10.章忠信,〈「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條例」有關著作權規範之檢討〉,2005年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論文集,頁201-216,台北,2005年。
11.馮震宇、胡心蘭,〈論美國著作權法合理使用原則之發展與適用〉,中原財經法學第6期,頁159-225,桃園縣,2001年7月。
12.蔡岳勳、胡心蘭,〈從法律與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美國著作權法之科技保護措施及合理使用原則〉,中原財經法學,第14期,頁158-243,桃園縣,2005年六月。
13.賴文智、劉承愚、顏雅倫、劉承慶、楊志文,〈數位科技對著作權授權契約及合理使用範圍之影響之研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託思益科技法律事務所執行,2002年11月28日。
14.謝銘洋,〈成大MP3事件相關著作權法問題探討〉,收錄於氏著《科技發展之智慧財產權議題》,頁197-219,台北,2001年7月。
判決(按年份)
1.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92年度訴字第2146號。
2.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92年度訴字第728號。
3.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95年度智字第107號。
二、外文(按字母順序)
書籍
1.Cavess, Richard E.,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2000)
2.Coase, R.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3.Cooter, Robert & Thomas, Ulen, Law and Economic (2000)
4.Latman, A. & Gorman, R., Copyright for the Eighties (1981)
5.Landes, William M. and Posner, Richard A.,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2003)
6.Patterson, L. Ray & Lindberg, Stanley W., The Nature of Copyright: A Law of Use’s Right, 2-4 ( 1991)
7.Party, William F., Fair Use Privilege In Copyright Law (1986)
期刊
1.Armstrong, Timothy K.,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and The Process of Fair Use, 20 Harv. J.L. & Tech.49, (2006).
2.Besen, Stanley M. et al.,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opyright Collectives, 78 Va. L .Rev. 383 (1992)
3.Besen, Stanley M. and Kirby Sheila N., Private Copying, Appropriability, and Optimal Copying Royalties, 32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55 (1989).
4.Blair, Roger D. and Cotter, Thoms F., An Economic Anaylsis of Sellers and Users Liability in Intellectual Proerty Law, 68 U. Cin. L. Rev. 1 (1999)
5.Coase, R. H., The Light in Economics, 2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7(1974).
6.Coase, R.H., The Fire of Truth: A Remembrance of Law and Economics at Chicago,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 (1983).
7.Fonstad, John A., Protecting Fair Use with Fogerty: Toward A New Dual Standard, 40 U. Mich.J.L.Reform623(2007)
8.Fisher, William W., Reconstructing Fair Use Doctrine, 101 Harv. L. REV. 1659 (1988)
9.Fisher, William W., Property and Contract on the internet, 73 CHI-KENT L. Rev. 1203, 1245 n. 103 (1998)
10.Gordon, Wendy J., Fair Use as Market Failure: A Structure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Betamax Case and its Predecessors, 82 Colum. L. Rev. 1600 (1982)
11.Lunney, Glynn S., Fair Use and Market Failure: Sony Revisited, 82 B.U. L. Rev. 998 (2002)
12.Lemley, Mark A., The Economic of Improvement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75 Tex. L. Rev. 989(1997)
13.Lemley, Mark A., Beyond Preemption: The law and Polic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 87 Cal. L. Rev. 111 (1999)
14.Leval, Pierre N., Toward A Fair Use Standard, Harvard Law Review, 103 Harv. L. Rev. 1105( 1990).
15.Merges, Robert P., Contracting into Liability Rule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Collective Rights Organizations, 84 Cal. L. Rev 1293 (1996).
16.Rosen, Sherwin, The Economics of Superstars, 71 Amrrican Economic Review 841 (1981)
17.Swidler, Steve and Goldreyer Elizabeth, The Value of a Finance Journal Publication , 53 Journal of Finance 351 (1998)
18.Weinerb, Lloyd L., A Common On The Fair Use Doctrine, Harvard Law Review Vol 103(1990)
判決
1.Roche Prods.. Inc. v. Bolar Pharm. Co.. 733 F.2d 858. 863-65 (Fed. Cir. 1984).
2.University City Studios, Inc. v. Corley, 273 F.3d 429 (2d Cir. 2001)
3.Suntrust Bank v. Houghton Mifflin Co., 252 F 3d 1165, 58 U.S.P.Q.2d(BNA)
4.Sony Corp. of America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659 F.2d 963 (9th Cir. 1981)
5.A&M Records, Inc. v. Napster, Inc, 239 F.3d 1004,57 U.S.P.Q.2d (BNA) 1729 (9th Cir. 2001)
6.Teevee Toons, Inc. v. MP3.com, Inc., 148 F.Supp.2d 276, 2001 Copr.L.Dec. P 33,690, 56 Fed. R. Evid. Serv. 299.
7.UMG Recordings, Inc. v. MP3.com., Inc., Not Reported in F.Supp.2d, 2000 WL 1262568 (S.D.N.Y.), 2000 Copr.L.Dec. P 28,141, 56 U.S.P.Q.2d 1376.
8.Williams & Wilkins Company v. The United States, 487 F.2d 1345 (1973)
9.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v. Texaco, Inc., 802 F. Supp. 1( S.D.N.Y. 1992 )
10.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Inc., et al., Petitioners, v. Grokster, LTD., et al, 545 U.S. 913, 125 S.Ct. 2764(2005)
11.Feist Publications, Inc. v. Rural Telephone Service Co, Inc, 499U.S.340, 111S. Ct.1282. Ed. 2d358(1991)

三、其他
網站資料(依出現次序)
1.聯合新聞網,〈美貿易代表署今年再度將我國列名於特別301優先觀察名單,經濟部深感遺憾與不滿〉,2004年5月16日http://udn.com/search/?Keywords=%B5%DB%A7@%C5v%AAk710%A4j%AD%AD&searchtype=overture,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4月26日。
2.〈台立法院通過著作權法修正案 符合美方期待〉,2004年8月25日http://udn.com/search/?Keywords=%B5%DB%A7@%C5v%AAk710%A4j%AD%AD&searchtype=overture,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4月26日。
3.林廷機、葉德輝、張懿云、林咏芬、林秋敏、陳奕勳、林淑惠,〈國際間對著作財產權保護期限之趨勢研究〉,經濟部智慧財局研究計畫報告書,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book/研究報告/國際間對著作財產權保護期限之趨勢研究電子檔.doc,2005年6月。
4.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頁,歷年著作權法相關法規資料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_3.asp,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4月26日。
5.著作權法部分修正案簡說,http://www.tipo.gov.tw/attachment/monthly/90-36/「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簡說(90-36).doc,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2日。
6.章忠信,〈著作權法部分修正案簡說〉,http://www.tipo.gov.tw/attachment/monthly/90-36/「著作權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簡說(90-36).doc,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2日。
7.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頁,國際著作權公約,(一)著作權基本概念篇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_2.asp,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4月26日。
8.吳尚昆,〈從經濟學上的公共財性質論著作權制度的建立〉,http://www.wretch.cc/blog/vwu21&article_id=4030274,2007年1月。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23日。
9.經濟/總體經濟,http://fund.bot.com.tw/z/template/glexp_4010.asp.htm,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4月26日。
10.商學趨勢報導2004年3月—第五期,http://www.exam-point.com.tw/htm/business/0005/c/1.pdf, 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22日。
11.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頁,美國商標法http://www.tipo.gov.tw/trademark/trademark_law/trademark_law_5_3.asp,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22日。
12.曠文溱,〈1TB硬碟即將問世〉,Taiwan CNET. Com新聞專區,2007年5月18日,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113983,00.htm,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18日。
13.賴文智,〈數位科技對著作權制度的衝擊〉,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網頁, http://www.is-law.com/NEW/PDF/CR0013LA.pdf,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17日。
14.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http://www.wipo.org/eng/diplconf/distib/94dc.htm
, 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28日。
15.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頁,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_2_9_3.asp#1,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16日。
16.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頁,九十二年著作權法新舊條文對照及說明,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news/920710/九十二年著作權法新舊條文對照及說明.doc,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23日。
17.經濟/總體經濟學,http://fund.bot.com.tw/z/template/glexp_4010.asp.htm,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4月26日。
18.章忠信,〈著作權保護、科技發展與合理使用—談新著作權法關於合理使用的已然與未然〉,著作權筆記,http://www.copyrightnote.org/paper/pa0030.doc,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28日,頁16。
19.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頁,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條例立法總說明http://www.tipo.gov.tw/copyright/copyright_law/copyright_law_4.asp,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4月28日。
20.章忠信,〈美國著作權局為解決「孤兒著作」之利用困境覓良方〉,著作權筆記,http://www.copyrightnote.org/crnote/bbs.php?board=4&act=read&id=133,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4月30日。
21.SearchNetworking.com,http://searchnetworking.techtarget.com/sDefinition/0,,sid7_gci212769,00.html,最後瀏覽日期2007年5月36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2. 蔡岳勳、胡心蘭,〈從法律與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美國著作權法之科技保護措施及合理使用原則〉,中原財經法學,第14期,頁158-243,桃園縣,2005年六月。
2. 11. 馮震宇、胡心蘭,〈論美國著作權法合理使用原則之發展與適用〉,中原財經法學第6期,頁159-225,桃園縣,2001年7月。
3. 9. 章忠信,〈九十三年新修正著作權法之析疑〉,萬國法律第139期,頁91-103,台北,2005年2月。
4. 8. 范曉玲,〈網路音樂「同儕共享」與「合理使用」—從Napster案談起〉,月旦法學雜誌,第78期,頁209-217,台北,2001年11月。
5. 7. 林洲富,〈著作財產權行使之自由與限制—以法律經濟分析為中心〉,收錄於《智慧財產權法專題研究(一)》,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出版,頁441-449,台北,2006年6月。
6. 5. 吳尚昆,〈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與個人使用〉,書苑,第49期,頁38-52,台中市,2001年7月。
7. 3. 王石杰,〈著作權法合理使用的本質—從法律經濟分析觀點與傳統案例解讀〉,中原財經法學,第16期,頁194-231,桃園縣,2006年6月。
8. 錢永祥,〈納斯邦的動物倫理學新論〉,《思想的求索》,第一期,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初版,頁291-295。
9. 李茂生,<動物權的概念與我國動物保護法的文化意義>,《月旦法學雜誌》,第94期,2003年,頁15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