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37)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8 06:5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婉琪
研究生(外文):
CHANG, WAN-CHI
論文名稱:
洪義男、曹俊彥、趙國宗三位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家插畫風格之演變
論文名稱(外文):
The Style Development of Three Main Illustrators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 in Taiwan - An Analysis of I-Nan Hong, Jun-Yen Tsao, and Kou-Tzong Zao''''s Art Works.
指導教授:
伊彬
指導教授(外文):
Bin 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
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學程
學門:
工程學門
學類:
綜合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兒童
、
圖畫書
、
插畫
、
風格
、
洪義男
、
曹俊彥
、
趙國宗
外文關鍵詞:
children
、
picture book
、
illustration
、
style
、
I-Nan Hong
、
Jun-Yen Tsao
、
Kou-Tzong Zao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5
點閱:1537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4
本研究以(一)具三十年以上插畫創作經驗且其創作從未間斷者、(二)其作品具影響力及帶領作用(如藝術價值、獨創性等)、(三)曾獲各單位好書推薦活動、(四)被兒童文學界相關人士推薦者,四個條件因素選出三位重要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家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並以文獻分析與訪談的方式來進行圖畫書之插畫風格演變之分析。文獻分析包括文史分析與圖像分析,圖像分析之項目是綜合觀察所收集的圖畫書,及參考藝術美學與視覺傳達要素當中提及的形式名詞產生分析之項目,包括輪廓線、陰影、圖案形式、效果、色彩、表現氣氛、深度線索共七點,另再加上特殊表現共八點,並配合研究者組成的具有設計背景的三至四人分析小組及以影像處理軟體Photoshop5.02為工具來進行研究分析,藉由客觀之研究方法得知影響風格發展的重要因素,並了解民國五十四年以來,台灣兒童圖畫書之發展概況。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洪義男的整體表現因其輪廓線之封閉與完整性,造成其作品表現的強烈完整度,因而營造出較為嚴謹的整體氣氛表現,但經由研究結果仍可清楚看出其風格在各時期仍有所不同。第一個時期在民國72年至76年之前,其整體風格是傾向於嚴謹的。第二個轉變階段約在民國80年至84年,此時期後之風格表現由嚴謹轉向輕鬆。而因洪義男是職業插畫家,未受過完整學院派教育,再加上作者以自學的方式投入插畫工作中,與其他兩位插畫家相形之下,其與藝文界、學術界的互動較弱,所以其風格轉變與個人特質及生活體驗有較大關係。
2.曹俊彥的風格轉變時期雖然比較分歧,但大致上仍可歸納出兩個轉變時期。第一個時期約為民國64年至67年,此階段的表現氣氛是由輕鬆及嚴謹皆有的呈現方式轉變為以輕鬆為主。另一個時期為民國76年至79年,此階段前後的深度線索表現改變極大,使得整體氣氛傾向於更輕鬆的表現。整體來說,曹俊彥的風格表現明顯由第一階段的嚴謹到第二階段傾向於輕鬆的表現,再發展到第三階段以輕鬆表現為主,為風格變化之過程。可能的轉變因素有:其長子的出生與他至日本、香港參加兒童文學研討會有密切關係。
3.趙國宗的風格表現自創作以來一直維持輕鬆的風格表現,自民國65年到76年之後,其風格表現更趨向輕鬆與成熟。因其勇於嘗試新技法使其作品之繪畫性與藝術性較高,同時富有童趣與無機的輪廓線與造形,也一直是他的繪畫特徵。而造成風格轉變之因素與其受師大完整學院派藝術教育及至德國留學有高度相關性。
4.由三位兒童圖畫書插畫家插畫風格之演變,可以得知自民國五十四年以來,整個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之風格發展是由嚴謹轉向輕鬆的整體表現。而影響風格轉變的因素包括:
(1) 插畫家之個人背景與生活體驗:插畫家師承、求學經歷、生活周遭之體驗或受到某些事件之啟發等因素都是造成風格形成的原因,而個人特質亦在影響風格發展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 插畫家之間是互相學習及影響的。
(3) 受到歷史及國際事件與大環境變革的影響: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之補助、國際插畫獎項之獲獎及國內基金會、兒童文學相關單位的成立等,都能刺激整個大環境的變革,所以此亦為影響風格發展的重要因素。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illustration styles change of I-Nan Hong, Jun-Yen Tsao, and Kou-Tzong Zao, the three main artists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 in Taiwan. All the artists have more than 30 years continuous creation experience,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followers, and were awarded prizes and highly recommended by the field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iwan. The methodology includes literature review, picture analysis, and interview of artists and relative peoples, such as publishers and editors. Pictures from 235 books (about 91% of books listed by the artist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8 factors, including the 7 elements of artistic form and the special effects of expression. A team of 3 or 4 experts and a Photoshop 5.02 software together made judgement of each picture consistently and objectively. The results suggest:
1. Comparing to other 2 artists, Hong''''s works show more serious, consistent, and complete mainly through close contour lines which presented in all pictures. Two critical periods of style change are found. Before the period of 1983-1987 Hong''''s general styles were even more cautious; and after the period 1991-1995 the atmosphere of pictures turned more relaxation. Besides three artists'''' different personality, Hong''''s less interaction with both art world and academic field and his self-learning experience are believed as the essent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his general style of art works.
2. Tsao''''s styles are more diverse from book to book. Two obvious changing periods are found. Before the period of 1975-1978, his works contains both relaxing and serious expression. Afterward, seriousness was gradually abandoned. After the period of 1987-1990, he endowed the picture with more relaxation. Using different depth cues help development of such expression remarkably. The other possibl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changes were the birth of his eldest son and his experience of travel to Japan and Hong Kong.
3. Zao''''s works have been maintained more consistently relaxation characteristic since early. And it makes Zao''''s style very unique at 60s and 70s. After 1976-1984 the relaxation style developed more maturely and stably. Because of his interest in creative technique and expression, the artistic quality of his works is profoundly. His works also present high naivety that are formed by open contour lines and children''''s-drawing-liked shap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s works was highly related to his artistic education i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his advanced study in Germany.
4. According to above finding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style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 in Taiwan has turned from seriousness to relaxation since 1965.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e: (1) the artist''''s personality, background,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special event in their lives; (2) interaction among the artists; (3)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events; and change of entire evironment in Taiwan: such as financial aid from UN Child foundation, being awarded international illustration prizes, establishment of domestic founda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bout children literture or illustration, etc..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限制與範圍 …………………………………………………3
1.4 研究架構與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台灣兒童圖畫書發展概述 ………………………………………6
2.2 插畫的探討 ………………………………………………………27
2.2.1 插畫的定義與功能 ……………………………………………27
2.2.2 插畫的藝術定位 ………………………………………………30
2.2.3 兒童插畫的特質 ………………………………………………32
2.3 圖畫書的探討 ……………………………………………………34
2.3.1 圖畫書的定義 …………………………………………………34
2.3.2 圖畫書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37
2.3.2 優良圖畫書具備的特點 ………………………………………40
2.4 風格的探討 ………………………………………………………42
2.4.1風格的定義 ……………………………………………………42
2.4.2風格的構成要素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48
3.1 研究方法 …………………………………………………………48
3.2 研究步驟 …………………………………………………………48
3.2.1文獻分析 ………………………………………………………48
3.2.2 訪談 ……………………………………………………………69
3.2.2.1 訪對象的產生方式…………………………………………69
3.2.2.2 訪談的進行方式……………………………………………70
3.2.2.3 訪談內容設計………………………………………………70
第四章 三位台灣兒童圖畫書插畫家插畫風格分析 ………………72
4.1洪義男 ……………………………………………………………72
4.1.1 個人簡介 ………………………………………………………72
4.1.2 個人創作年譜 …………………………………………………74
4.1.3 作品分析小結 …………………………………………………77
4.2曹俊彥 ……………………………………………………………97
4.2.1 個人簡介 ………………………………………………………97
4.2.2 個人創作年譜 …………………………………………………98
4.2.3 作品分析小結 …………………………………………………105
4.3趙國宗 ……………………………………………………………130
4.3.1 個人簡介 ………………………………………………………130
4.3.2 個人創作年譜 …………………………………………………132
4.3.3 作品分析小結 …………………………………………………135
4.4 三位插畫家風格綜合分析 ………………………………………151
4.4.1 插畫作品上之風格分析比較 …………………………………151
4.4.2 三位插畫家背景比較 …………………………………………161
4.4.3 影響風格演變之因素 …………………………………………1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9
5.1 綜合討論 …………………………………………………………169
5.2 本研究的貢獻 ……………………………………………………172
5.3 本研究進行中遇到的困難與限制 ………………………………173
5.4 建議 ………………………………………………………………174
參考文獻 ……………………………………………………………176
附錄 ……………………………………………………………………
附錄一 洪義男圖畫書圖例目錄 ………………………………………
附錄二 曹俊彥圖畫書圖例目錄 ………………………………………
附錄三 趙國宗圖畫書圖例目錄 ………………………………………
附錄四 洪義男協助研究調查表 ………………………………………
附錄五 曹俊彥協助研究調查表 ………………………………………
附錄六 趙國宗協助研究調查表 ………………………………………
王錫賢(民68)。正襟危坐談插畫。藝術家,第八卷第五期,pp26-40。
王明嘉(民68)。視覺藝術的私生子。藝術家,第八卷第五期,pp70-77。
中國大百科全書(正體字版)美術I(民82)。台北:錦繡出版社。
司琦(民82)。兒童讀物研究。台北:商務。
伊彬(民88)。台灣兒童圖畫書風格演變之研究。國科會88年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執行時間為1998.8-2000.7。 pp1-4。
何政廣(民85)。插畫的藝術定位。認識兒童讀物插畫,鄭明進等著。台北︰天衛文化。
何懷碩(民70)。風格的誕生。台北:大地出版社。
吳鼎(民80)。兒童文學研究。台北:遠流。
呂靜修譯(民84)。Micholas Roukes原著。設計的表現形式。台北:六合。
李行遠(民82)。中國大百科全書(正體字版)美術I。台北:錦繡出版社。
李冠瑢(民87)。兒童插畫於平面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圖畫為例。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若洲譯(民63)。Herbert Read原著。藝術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rt。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品章譯(民84)。日本Graphic Designer協會教育委員會、栗津潔、左野寬、渡邊嘉子原著。VISUAL DESIGN
(平面、色彩、立體構成)。台北:龍溪國際圖書。
林真美(民84)。活用圖畫書,增加親子情。認識幼兒讀物,林良等著。台北:天衛文化。
林訓民、郝廣才(民84)。兒童圖書市場的再出發。書香月刊,49期。pp8-12。
幸佳慧(民89)。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散步-藝術風格介紹。美育,113期,pp19-30。
洪文瓊(民80)。兒童文學大事紀要(西元1945-1990年)。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洪文瓊(民83)。台灣兒童文學史。台北:聯經。
馬景賢(民77)。現代兒童讀物的價值。國教月刊,34卷,第七、八期,pp1-3。
徐來譯(民63)。Virgil C Aldrich原著。藝術哲學Philosophy of Art。台北:幼獅。
徐素霞(民85)。從美育觀點談-國內兒童讀物插畫品質的提升。認識兒童讀物插畫,鄭明進等著。台北:天衛文 化。
徐素霞(民85)。插畫是綜合所有藝術表現方式的藝術。認識兒童讀物插畫,鄭明進等著。台北︰天衛文化。
徐素霞(民85)。插畫-獨立而完整的藝術。雄獅美術:兒童插畫專輯,302期,台北:雄獅美術月刊社。p13。
徐素霞(民85)。優良兒童讀物插畫的特質。認識兒童讀物,鄭明進等著。台北:天衛文化。
徐素霞(民87)。圖像語言藝術與純藝術之創作探討。美育月刊,91期,pp31-36。
徐素霞(民89)。我的「畫」也有「話」要說-波隆那插畫展之歐美作品風格探析。美育,113期,pp5-12。
曹俊彥(民63)。談插畫。百代美育,13期,pp60-61。
曹俊彥(民65)。如何製作一幅好插畫。雄獅美術,69期,pp48-49。
曹俊彥(民77)。兒童讀物圖畫的功能。國教月刊,34卷,第七、八期,pp4-8。
曹俊彥(民84)。圖畫故事的寫作。認識幼兒讀物,林良等著。台北:天衛文化。
曹俊彥(民87)。圖畫、故事、書。美育月刊,91期,pp19-30。
透視Adobe Photoshop 5.0完全中文版(民88)。台北:上奇科技。
郭小平、翟燦譯(民81)。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原著。藝術心理學新論。台北:台灣商務。
楊震夷(民68)。插畫是藝術創作。藝術家,第八卷第五期,p107。
葛雅茜(民85)。兒童圖畫書大事記-國內獎項。雄獅美術:兒童插畫專輯, 302期,p56。
詹揚彬(民85)。兒童讀物插畫技法。認識兒童讀物插畫,鄭明進等著。台北︰天衛文化。
趙國宗(民63)。談兒童讀物插畫。百代美育,13期,pp58-59。
趙國宗(民80)。趙國宗''''90繪畫創作理念。台北:竹本堂。
劉思量(民81)。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台北:藝術家。
鄭明進(民74)。談兒童讀物的插畫研究。認識兒童文學,林良等著。台北: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鄭國裕、林盤聳編著(民80)。色彩計畫。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中文版17(民78)。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蘇振明(民87)。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月刊,91期,p2。
鐘麗慧(民73)。為兒童而畫的洪義男。明道文藝,101期,pp93-96。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兒童插畫於平面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圖畫書為例
2.
信誼基金會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分析
3.
幾米繪本研究
4.
曹俊彥與台灣圖畫書研究
5.
兒童對圖畫書插畫風格喜好發展
6.
時間表現形式應用於兒童圖畫書之研究
7.
台灣兒童圖畫書競賽作品之研究
8.
圖文互動繪本創作模式之研究與應用
9.
徐秀美插畫風格分析與其時代意義
10.
臺灣圖畫故事書得獎作品研究
11.
1987年至2003年信誼基金會以外—台灣民間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演變與時代意義
12.
台灣小學低年級國語教科書插畫風格演變之探討——以民國三十九年至九十年版本為例
13.
圖畫書之圖像藝術傳達研究─以台灣入選「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作品為例
14.
臺灣兒童讀物插畫近五十年發展研究
15.
劉伯樂的圖畫世界
1.
曹俊彥(民65)。如何製作一幅好插畫。雄獅美術,69期,pp48-49。
2.
徐素霞(民89)。我的「畫」也有「話」要說-波隆那插畫展之歐美作品風格探析。美育,113期,pp5-12。
3.
徐素霞(民87)。圖像語言藝術與純藝術之創作探討。美育月刊,91期,pp31-36。
4.
馬景賢(民77)。現代兒童讀物的價值。國教月刊,34卷,第七、八期,pp1-3。
5.
幸佳慧(民89)。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散步-藝術風格介紹。美育,113期,pp19-30。
6.
王錫賢(民68)。正襟危坐談插畫。藝術家,第八卷第五期,pp26-40。
7.
曹俊彥(民77)。兒童讀物圖畫的功能。國教月刊,34卷,第七、八期,pp4-8。
8.
曹俊彥(民87)。圖畫、故事、書。美育月刊,91期,pp19-30。
9.
楊震夷(民68)。插畫是藝術創作。藝術家,第八卷第五期,p107。
10.
趙國宗(民63)。談兒童讀物插畫。百代美育,13期,pp58-59。
11.
蘇振明(民87)。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美育月刊,91期,p2。
12.
鐘麗慧(民73)。為兒童而畫的洪義男。明道文藝,101期,pp93-96。
13.
9. 翁文凱,「漫談親水護岸之配置」,海下技術季刊第十卷第一期,台灣,第23-25頁(2000)。
1.
信誼基金會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分析
2.
兒童插畫於平面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圖畫書為例
3.
徐秀美插畫風格分析與其時代意義
4.
國內商品插畫之個案分析-以當代插畫創作者張曉萍為例-
5.
曹俊彥與台灣圖畫書研究
6.
兒童對圖畫書插畫風格喜好發展
7.
1987年至2003年信誼基金會以外—台灣民間出版之兒童圖畫書插畫風格演變與時代意義
8.
半寫實療癒系插畫創作風格研究 -以寵物插畫為例
9.
臺灣兒童讀物插畫近五十年發展研究
10.
插畫產業之插畫工作者與插畫經紀公司之連結關係-以台灣五家插畫經紀公司為例
11.
幾米繪本研究
12.
插畫的鏡頭語言─〈廚房〉插畫創作
13.
兒童插畫之應用與研究—以故事繪本為例
14.
圖畫書之圖像藝術傳達研究─以台灣入選「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作品為例
15.
兒童圖畫故事書的藝術探討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