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1 23:3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德波
研究生(外文):LIN,DE-PO
論文名稱:高分子所誘發之膠體凝聚現象之理論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polyer-induced flocculation
指導教授:徐治平徐治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XU,ZHI-P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化學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化學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0
中文關鍵詞:膠體凝聚現象高分子架橋碰撞效率脫附速率常數膠體粒子穩態值表面性質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文探討了由高分子所誘發之膠體凝聚現象,將傳統的膠體絮聚理論延伸至以高分子
架橋為主要機制的情形。我們提出二種不同之吸附模型,基於動態之處理模式,研究
膠體表面覆蓋率之時變關係。並證明當膠體粒子數目相當大時,可以平均表面覆蓋率
取代正確的表面覆蓋率分佈來計算碰撞效率。我們證明碰撞效率之大小,取決於二個
主要的參數,一個為膠體粒子數與高分子數之比值,另一個為脫附速率常數與吸附速
率常數的相對大小。數值模擬之結果顯示,取決於時間之長短,傳統碰撞效率分析所
預測之碰撞效率,不是高估就是低估。由此可知,傳統分析之基本假設可能導致相當
可觀的誤差。
我們結合了高分子吸附於膠體粒子表面之動態行為與Smoluchowski之凝聚機構,進一
步分析在凝聚過程中,系統可量參數隨時間之變化情形;包括原始粒子之消失速率,
凝聚產物之各種物理性質與時間之關係。由分析結果得知,碰撞效率是一相當重要的
參數,在預測凝聚系統之物理性質時,若忽略此參數可能會導致相當可觀的偏差。
並將此種動態吸附模型,應用於膠體粒子表面性質之變化,進而研究穩定比率隨時間
之變化關係。數值模擬之結果顯示,穩定比率隨時間之增加而下降,達到一極小值後
,再隨著時間之增加而漸增至穩態值。引起此種現象之原因是穩定比率主要是受到膠
體粒子表面被高分子覆蓋之程度控制。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