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0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2 02: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佩蓉
研究生(外文):Pei-jung Wu
論文名稱:兩岸金融MOU政策之事件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Event Study of The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Policy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指導教授:徐守德徐守德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o-De Hs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4
中文關鍵詞:事件研究法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
外文關鍵詞:MOUEvent Stud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5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當前台灣產業外移至成本低廉的中國大陸已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然而過去卻礙於兩岸政策的法令限制,本國銀行遲遲無法跟隨台商的腳步前進大陸,使得放款業務大幅縮水,再加上國內同業激烈競爭下,存放款利差越來越小,銀行業者無不設法另尋出路。另一方面,根據全國工業總會之調查,「融資困難」乃當前大陸台商最希望克服之問題。故馬總統上任以來,隨著兩岸政策陸續開放,兩岸金融監理合作瞭解備忘錄(兩岸金融MOU)的簽訂也被視為未來兩岸互動開放的里程碑。然而基於中國尚未放棄「一個中國」的政治意圖之下,使得MOU的簽訂帶來沸騰一時的討論,有人視之為台灣金融業萎迷不振的解藥,有人則視之為摧毀台灣金融業的毒藥。故本文欲以「事件研究法」配合GARCH(1,1)模型,探討可因兩岸金融MOU的簽訂而由辦事處升格為分行的六家銀行是否有異常報酬,並檢定兩岸金融MOU的簽訂是否造成金融業的異常報酬大於其他產業。
實證結果證實,當MOU簽訂的樂觀消息發布時,有資格升格為分行而能實際承做金融業務的六家銀行會產生正的異常報酬;但是當MOU簽訂的行程延宕或傳出生變時,該六家銀行也會產生負的異常報酬。另一方面,在MOU簽訂的樂觀消息公布時,金融業正的異常報酬率顯著高於其他產業。綜上所述,顯見市場上普遍認為MOU的簽訂為利多消息,也間接的表達了市場投資人認為此項政策對銀行業或金融業有正面的影響,並看好該產業的未來發展。研究結果當可提供政府未來對於兩岸經貿政策的籌備與規劃之參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現況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銀行因應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策略之相關文獻 10
第二節 利用事件研究法探討法令、租稅變動及股價影響之文獻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6
第一節 事件研究法簡介 16
第二節 資料來源 21
第三節 實證假說 21
第四節 樣本建構 23
第五節 實證模型 26
第六節 異常報酬率檢定 28
第四章 實證分析 30
第一節 敘述統計分析 30
第二節 事件日股價異常報酬率分析 34
第三節 金融業與其他產業於事件日的異常報酬率分析 4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結論 55
第二節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56
參考文獻 58
中文參考資料:
1.王藝蓉(2003),「金融控股公司設立對股東財富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
2.吳瑟致(2005),「中國大陸經濟崛起與台灣因應策略之研究」,第十三屆新生代論文發表會,國際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3.李桐豪(2010),兩岸銀行業務開放對大陸台商及國內銀行之影響及政府對策,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4.汪瑞芝、陳明進、林世銘(2005),「土地增值稅減半之事件研究」,證券市場發展季刊,17:1,頁:79-104。楊
5.李國綸(2001),「調降金融業營業稅率市場反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
6.余育全(2004),「兩岸議題的發表對中國槪念股之股價反應硏究 : 以兩國論.一邊一國論及反分裂法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7.沈中華、李建然(2000),「事件研究法:財務與會計實證研究必備」,台北:華泰。
8.林世銘、陳明進、李存修(2001), 「兩稅合一前後上市公司除權及除息日股價行為之探討」, 管理學報,18:3,頁477-501
9.卓世傑(2004),「台灣股市選舉行情之實證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10.洪文沛(2007),「二次金改對金融股股價影響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
11.徐淑敏(2004),「互賴理論中『敏感性與脆弱性』概念應用於兩岸互動關係的操作化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5:4,頁:189-217。。
12.高長(2004),「展望大陸經濟變動趨勢與全球經貿版圖消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13.孫伯銀(2006),「併購誘惑:國內銀行香港悸動」,資本市場月刊,看看網。
14.徐大中(2007),「政府優惠房貸政策之宣告對營建股股價報酬影響之研究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
15.莊淳涵(2004),「營業稅調降政策對金融業之影響─以壞帳揭露及股價反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
16.曾光輝(2000),「調降金融業營業稅率及存款準備率事件對銀行業股價影響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7.楊東平(2005),「當代中國商業銀行國際化戰略研究」,人民網。

英文參考資料:
1.Ball, R. and P. Brown(1968),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6:159-78.
2.Beaver, W. H. (1968),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upplement, 6:67-92.
3.Bownan(1983), R.G.(1983), Understanding and conducting event studie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of Accounting, 10:561-84.
4.Henderson(1990), G. V. Jr., 1990,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conducting event studies, Journal of Risk & Insurance, 57:282-306..
5.Pettel, J. M. and M. A. Wolfson (1979), Anticipated information releases reflected in call option pri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117-40.
6.Pettel, J. M. and M. A. Wolfson (1981), The ex ante and ex post price effects of quarterly earnings announcements reflected on option and stock pri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434-5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