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內政部(1989)。内政部志願服務法。90年1月20日華總一義字第9000011840號令。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洪葉。
王順民(1999)。非營利組織及相關議題的討論。台北市:內政部。
江明修(1994) 。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2-0301-H-004-060。江明修、鄭勝分(2002)。非營利管理之協力關係。收錄於:江明修主編,非營利管理,81-124頁。台北:智勝文化。
江綺雯(1997)。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無障礙之家委託民間辦理福利服務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0:27。江謝麗雪(2003)。在道德科消失以後…一位國小教師道德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余家姍(2009)。大愛媽媽協助學校品格教育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吳建明(2008)。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團務組織志工為例,未出版,台東。
吳清山、林天佑(2005)。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4,149。
李奉儒(1997)。自由與理性的正反論題:道德自律與道德教育的探究。暨大學報,1(1),265—283。李琪明(2003)。德行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51,153-174。
李琪明(2006)。新品德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美國經驗在台灣的反思與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9(2),55-74。李琪明(2009)。台灣品德教育之反思與前瞻。學生輔導,107,6-20。沈六(2002)。台灣地區民眾背景、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相關性及其變遷之研究-以民
106
國八十三年與八十八年做比較。教育與社會研究,4,35-69。
林杏芳(2009)。非營利組織參與國民小學推動品德教育學習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公司。
洪若烈(2009)。我國品德教育推動之探析。研習資訊(雙月刊),26(1),99-108。范熾文(2005)。社會變遷、青少年價值觀與品德教育。2008年9月5日,取自http://www.gmps.hlc.edu.tw/active/94%A4W/941116/%AA%C0%B7|%C5%DC%BEE.htm
孫本初(1998)。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2005)。品德教育與公民教育可以合作嗎?以美國經驗為例。國立編譯館館刊,33(4),51-60。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吳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效齊(2009)。中部四縣市品德教育促進方案實施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張潤書(1993)。行政學。台北:三民。
教育部(2006)。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8年11月19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bulletin/B0046/951103moralplan.doc.
許柳雲(2006)。得勝者情緒教育課程的實施及影響---以台南縣某一所國中實施情形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許蜜芳(2006)。慈濟社區志工參與國民小學品德教育課程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台中縣陽光國小大愛媽媽團體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金貴(1991)。美國大學校長的角色變遷。美國月刊,6(3),118-125。107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管理。台北:瑞興。
陳康宜(2007)。教出孩子好品格六成家長沒信心。國語日報。2008年1月25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adv_listdetail.asp?serial=49799。
曾祥豪(2000)。Deway的「教育倫理」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訓育研究,39(3),43。黃湘閔(2009)。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之探討—以陽光國小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黃新福、盧偉斯(2006)。非營利組織與管理。台北:空大。
黃瑞琴(200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德祥(2000)。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出版社。
黃寶園(200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華立。
楊孟勳(2010)。國民中學品德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楊淑雅(2006)。幼兒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葉學志(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5-14。
林逢祺(譯) (2010)。詹姆斯.瑞瓊斯著。道德哲學要義。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2003年)
廖建智(2005)。花東地區推動社區健康營造之研究-非營利組織角色涉入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劉朝順(2008)。國小三年級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蕭新煌主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謝依璇(2009)。得勝者志工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討。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蘇芸慧(2005)。國小教師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108
鄭勝分(2005)。歐美社會企業發展及其在台灣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109
貳、英文部分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Allyn& Bacon.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rikson, E. H. (1998).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Extended Version with New Chapters on the Ninth Stage of Development by Joan M. Erikson. Norton, New York.
Gibbs , L. & Earley , E. (1994). Us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to Develop Core Values. Phi Delta Kappa Fastback (Whole No. 362).
J.Rachels. (2003). 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4thed.). McGraw-Hill.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5(1), 93-100.
Kramer, R. M. (1981)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Los Angeles, CA: Univer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vale , S.(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viewing.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ickona, T. (1993). The retur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3), 6-11.
Lickona, T. (1996). 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 25(1), 93-100.
Merriam ,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Neuman , W. L.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Noddings, Nel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Punch , K. F. (199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Thomas , W.(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Weppner , R.S. (1977) Street Ethnography. Sage Publications , Newbury Park , CA.
Yin , R. K. (1989). Case Stuc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Yin, R. K. (2003). Case Stuc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2nd ed.) Thousand Oak, CA: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