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1.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半導體工業年鑑」,民國80、83、85、88年。
2.王塗發,「台灣觀光事業之經濟效果分析與評估」,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三卷第一期,民國81年3月,第313-346頁。
3.王塗發,「投入產出分析及其應用-台灣地區實證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七卷第一期,民國75年3月,第186-218頁。
4.王塗發,「產業關聯效果測定方法之研究」,企銀季刊,第十卷第三期,民國76年,第45-68頁。5.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電子資料庫,http://www.ibisworld.com.tw
6.行政院主計處,「我國高科技產業概況分析」,國情統計通報,民國90年出版。
7.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月報,第332期,民國90年4月。
8.行政院主計處編印,台灣地區產業關聯表,民國80、83、85、88年。
9.行政院主計處編印,物價統計月報,第374期,民國91年2月。
10.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民國80、83、85、89年。
11.余序江、許志義、陳澤義,科技管理導論:科技預測與規畫,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7年。
12.吳江明,「東部產業發展的經濟評估與人力資源需求之預測」,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13.吳榮華、陳家榮、李育亭,「台灣地區勞動結構之產業關聯分析」,台灣銀行季刊,第44卷第1期,民國82年。
14.李育亭,「台灣地區產業結構變動對各產業及職業的就業結構變遷分析」,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8年6月。15.辛炳隆,「電子商務挑戰趨勢下勞動力發展與運用」,八十八年全國就業安全會議會前論文,台北,民國88年。
16.邢慕寰,「產業關聯研究之發軔」,經設會經濟叢刊之十五,民國48年11月。
17.林德生&周慶生,「台灣勞動結構之產業關聯分析」,台灣經濟,第21期,民國66年。
18.邱玉葉、施能仁,「運用EXCEL進行產業關聯分析與研究」,台北銀行月刊,第二十八卷第八期,民國87年8月。
19.馬維揚,「TFT-LCD產業重大投資之產業關聯分析」,產業金融,第111期,民國90年6月。
20.高振木,「臺灣人造纖維產業關聯分析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21.張靜云,「全球化與台灣勞動受雇結構轉變」,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六卷第四期,民國90年。
22.郭婉容,「技術進步、勞力運用與經濟發展」,台灣人力資源會議,中央研究經濟研究所,民國68年12月。
23.陳佑瑞,「因應國因應國際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高雄地區基礎產業調整策略之研究-以鋼鐵工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24.陳君禎,「投入產出分析應用在多產品生產規劃與成本控制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民國80年六月。25.陳東山,「台灣產業結構變動之研究-Rowscaler分析法」,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26.陳盛能,「由產業關聯分析看價格波動之連鎖效果」,主計月報,第七十七卷第三期,民國83年3月,。27.陳景美,「台灣後工業化時期產業結構與人力結構變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28.黃仁德、姜樹翰,「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策略:高科技中心的發展經驗」,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六卷第二期,民國89年。29.黃美瑛,「農產品進口自由化之產業關聯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二卷第四期,民國83年12月。30.黃鎮台,「電子產業發展芻議-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議題」,國政專論,民國90年12月。
31.經濟部、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工業年鑑」,民國80、83、85、88年。
32.趙文璋,「加入WTO後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趨勢」,台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二卷第四期,民國90,第1-17頁。
33.潘志奇,「論產業關聯分析-李昂第夫教授紀念」,華信金融季刊,第6期,民國88年。34.薛琦、張祥憲,「我國高科技產業與經濟發展」,自由中國之工業,第89卷第2期,民國88年2月,第13-34頁35.龔文廣,「電子商務風潮下勞動政策的省思」,勞工行政,第142期,民國89年。二、外文部分
1.Augustinovics,Mariia.“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temporal Comparison of Structure.”In Carter, A. P. and A. Brody(eds.),Contributions to Input-Output Analysis ,pp.249-269.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70.
2.Bulmerr-Thomas ,V. Input-Output Analysi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urc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1982.
3.Leontief, W., “Input-Output Analysis,” Input-Output Economic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4.Miyazawa, K. Input-Output Analysi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come Distribution.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76.
5.Diamond, J. ,“Inter-Industry Indicator of Employment Potential, ”Applied Economics, Vol.7, pp.265-273,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