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
方運德,2009,〈韓國和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比較研究-廣播影視產業為例〉,《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與行銷策略-跨國比較與大陸市場發展》。新北市,INK印刻文化生活雜誌出版,81-104。
王育英、梁曉鶯譯,Schmitt, Bernd H.著,2000,《體驗行銷》。臺北市:經典傳訊文化。
王居卿,張威龍,陳明杰譯,William O. Bearden, Thomas N. Ingram and Raymond W. LaForge著,(2002),行銷學-原理與觀點。臺北縣:前程。
王居卿、張威龍、陳明杰譯,William O. Bearden, Thomas N. Ingram, Raymond W. LaForge,2002,《行銷學:原理與觀點》。臺北市:前程。
王長安,2009,〈海角七號翻版,非誠勿擾笑看大陸普羅新貌〉,聯合報,6月27日,A23版。
王長安,2009,〈影業圍城,對岸步步進逼〉,聯合報,12月27日,A15版。
王純瑞,2009,〈戲劇、醫學、觀光…南韓拼創意,全國總動員〉,聯合報,1月17日,D3文化創意版。
王逸峰,2006,《觀光行銷學》。臺北市:偉華。
丘昌泰,2007,《地方政府管理研究》。臺北縣:韋伯。
丘昌泰,2010,《公共管理》。臺北市:智勝。
朱文清,2010,《2010臺灣電影年鑑》。臺北市:財團法人台灣電影資料館。
朱歆如,2009,〈城市觀光,行銷世界--專訪臺北市觀光委員會副執行長趙心屏〉,《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2卷8期總號380期,21-24。
江迅,2005,〈文化立國風雲起,新韓流VS反韓流〉,《亞洲周刊》,期,28-51。
江亮演,1998,《社會學(全)》。臺北市:中華電視。
江啟臣,2006,〈全球化下城市競爭力指標之探討〉,《研考雙月刊》,30卷5期,27-41。吳奇龍,2010,〈等著被交換的臺北故事-第三十六個故事〉《臺北畫刊》,508期,52-57。
呂增娣,2011,〈《艋舺》電影場景一日遊〉,《臺北畫刊》,第?期,26-32。
李永萍,2010,〈文化行銷,擦亮城市品牌〉,《天下雜誌》,期,160-161。
李永萍編,2009,《拍臺北:影視勘景指南》。臺北市:北市影委會。
李光真,2011,〈熱血〉,《商業周刊》,第1232期,102-109。
李亞梅,2010,〈《艋舺》改寫台灣電影史?〉,聯合報,02月08日,R16版好讀周報電影力。
李建興編,2001,《知性之旅:紐約》。臺北縣:協和國際。
李盈穎,2010,〈《艋舺》票房5步驟致勝術〉,《商業周刊》,第1162期。
李盛雯,2005,〈韓風排山倒海,不哈也難〉,經濟日報,7月11日,A6綜合新聞版。
李雪莉,2010,〈中國電影,打造自己的阿凡達〉,《天下雜誌》,453期,136-137。
杜默譯,Charles D. Schewe、Alexander W. Hiam著,1999,《行銷學》。臺北市:商業周刊。
汪明生、馬群傑,2007,《地區行銷理論與實證:公共事務管理觀點》。臺北市:巨流。
汪芷榆、謝家豪 ,2009,〈從體驗行銷之觀點探討高雄市城市行銷--以「痞子英雄」一劇為例〉,《城市發展》,專刊,85-100。
周嘉瑩,2004,〈大長今回鍋照樣火熱〉,聯合報,9月14日,D5版。
周嘉瑩,2005,〈歡迎光臨!浪漫滿屋〉,聯合報,7月14日,D6貼星報報版。
尚清林,2009,〈華人軟實力硬起來,東方好萊塢吸金,台商受惠〉,《非凡新聞雜誌》,第188號。
林有慶,2007,〈韓國電影產業的資本變動與電影產製的變化〉,《新聞學研究》,弟91期,1-34。林俊劭,2011,〈賭性加精算 李烈搏出高投資率〉,《商業周刊》,第1232期,110-112。
林博文,2009,〈公共部門運用行銷觀念之研究:行銷概念的擴大與轉化〉,《行政暨政策學報》,弟48期,63-122。林曉娟,2010,〈龍馬傳吸167億觀光財〉,自由時報,10月15日,D2影視名人版。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北京:帝國文化出版社。
邱文仁,2007,〈故事性,幫行銷加上調味料〉,經濟日報,3月29日,A15企管副刊。
金珍鎬、曹路,2009,〈韓國文化產業的中國戰略〉,《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與行銷策略-跨國比較與大陸市場發展》。新北市,INK印刻文化生活雜誌出版,81-104。
洪瑞彬譯,Frederick E. Webster , Jr.著,1999,《市場導向管理》。臺北市:商業周刊。
紀淑芳,2002,〈韓劇在台灣發大財-行銷全亞洲的韓國貨-韓劇〉,《財訊》,244期,118-121。胡明揚,2010,〈吸引台灣大師朱德庸,住杭州別墅獻創意〉,聯合報,5月8日,A25版。
胡明揚,2010,〈敬大師,大動作,築巢引鳳,產能驚人〉,聯合報,7月24日,A3版。
凌珮君,2008,〈城市變樣,非電影導演責任〉,聯合報,12月8日,C1屏東台東、教育版。
夏業良、魯煒譯,B. Joseph Pine Ⅱ、James H. Gilmore著,2003,《體驗經濟時代》。臺北市:經濟新潮社。
孫蓉萍,2004,〈韓劇冬季戀歌走紅,創造可觀經濟效益〉,經濟日報,12月12日,A7綜合新聞版。
徐揚,2006,〈衝出全球化競爭的重圍,臺灣的城市國際行銷刻不容緩〉,《研考雙月刊》,30卷5期,13-26。徐揚,2006,〈衝出全球化競爭的重圍-台灣的城市國際行銷刻不容緩〉,《研考雙月刊》,30卷5期,13-26翁世勳,2006,《韓劇中的景點置入、角色與消費者-平衡理論》,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馬群傑、汪明生、王文誠、陳建寧,2006,〈多元社會下地方公眾發展認知與共識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43期,27-80。馬群傑、汪明生、陳建寧,2006,〈兩岸加入WTO後之高雄地區發展策略:地區行銷與互動管理之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18期,85-124。高念一譯,2001,《知性之旅:舊金山》。臺北縣:協和國際。
張士達,2011,〈天亮之前,跑進小凱與Susie的戀愛地圖〉,《臺北畫刊》,第507期,33-35。
張哲維,2010,《文化創意產業國際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灣電影產業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張祐瑄,2006,《全球化下都市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行銷國際會議展覽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張義宮,2004,〈三星樂金,置入行銷一把罩〉,經濟日報,11月22日,C3電子科技版。
梁岱琦,2004,〈大長今,1集340萬砸出來的〉,聯合晚報,9月20日,4版。
梁岱琦,2005,〈巴黎戀人,「樂」來愈紅〉,聯合晚報,2月16日,7版。
莊翰華,1998,《都市行銷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笙。
許文聖,2006,〈魅力臺灣-談台灣的城市行銷策略〉,《研考雙月刊》,30卷5期,83-89。郭思妤譯,Philip Kotler、Nancy Lee著,2009,《科特勒談政府如何做行銷》。臺北市:台灣培生教育。
陳向明,2008,《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志光,2010,〈內地周休,短遊首選,西溪濕地,杭州美麗天堂〉,經濟日報,2月4日,D3版。
陳宛茜,2010,〈詩地,創意奔騰,杭州西溪濕地,注入文創活水〉,聯合報,5月10日,A8版。
陳怡慈,2010,〈西溪濕地靠一句話竄紅〉,經濟日報,12月8日,A12兩岸話題版。
陳怡慈,2010,〈非誠勿擾賣座富豪熱中北海道買房〉,經濟日報,12月8日,A12兩岸話題版。
陳俍任,2010,〈春節艋遊,觀光產值數億〉,聯合報,02月11日,A2版社論。
陳珮琦,2009,〈700萬重現剝皮寮街景,萬華古蹟成電影場景盼能有「海角」效應〉,聯合報,9月10日,A13版焦點。
陳智暐、周慈韻譯,Kamran Kashani、Dominique Turpin著,2002,《行銷管理全球觀》。臺北市:弘智文化。
陳萊姬,2010,〈韓流全方位工站亞洲〉,聯合報,3月14日,A20綜合版。
麥素蓮譯,Michael J. Etzel , Bruce J. Walker and William J. Stanton著,2001,《行銷學》。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
傅繼瑩,2009,〈日韓或政府補助,不惜砸重金,耗時拍好戲,日韓劇銀彈足,品質優,攻占八點檔〉,聯合報,5月2日,C4星Blog版。
彭杏珠,2010,〈郝龍斌與韓正的雙城競合〉,《遠見雜誌》,286期,78-83。
彭信旗、張瑋真譯,Warren J. Keegan、Mark C. Green著,2010,《國際行銷管理》。臺北市:雙葉書廊。
晴天譯,David Verklin、Bernice Kanner著,2008,《新媒體消費革命: 行銷人與消費大眾之間的角力遊戲》。臺北市:商周。
曾光華,2005,《行銷管理:理論解析與實務應用》。臺北縣:前程。
曾克鋒,2009,〈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文化、美景、佳餚,最佳旅遊城市〉,經濟日報,8月28日,A18。
曾喬伊,2011,〈市府協拍,翻開最動人的臺北扉頁〉,《臺北畫刊》,第507期,30-32。
游冉琪,2006,〈地方行銷提振地方競爭力,鶯歌陶博館點土成金的故事〉,《研考雙月刊》,30卷5期,90-100。湯雅雯,2009,〈黃建業:並非正面題材才能行銷城市,學者指公部門不能管題材,否則太多電影拍不成,韓國電影詭異也能推銷韓國〉,聯合報,11月30日,A3版焦點。
華國玉,2010,〈永豐金贊助艋舺,走過台灣經濟60年〉,聯合報,01月14日,AA1版金融新訊。
賀靜賢,2006,〈韓劇-從政府到業界,全力動員〉,《誠品好讀月報》,第66期,76-77。
黃玉芳,2007,〈追星之旅,戲劇場景熱門〉,聯合報,12月11日,11影藝、彩經版。
黃俊英,2001,《行銷學的世界-第一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黃俊英,2007,《行銷學的世界-第四版》。臺北市:天下遠見。
黃俊英、林育珊,2006,〈韓劇,帶動韓國文化產業商機〉,經濟日報,3月13日,A14企管副刊。
黃淑綾,2003,《花小錢遊韓國:與韓劇場景浪漫相遇》。臺北市:朱雀文化。
黃貴琳,2010,〈電影行銷城市發光發熱,讓全世界看到臺北-專訪臺北市李永萍副市長〉,《行遍天下》,第222期,38-39。
黃貴琳,2010.05,〈電影行銷城市發光發熱,讓全世界看到臺北〉,《行遍天下》,第222期,38-39。
黃進陽,2008,《地方行銷之研究:以彰化縣政府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黃驛淵,2010,〈不同角度看艋舺,良性的互動〉,聯合報,02月08日,A3版焦點。
楊正海,2009,〈臺北拚了!《艋舺》遭到反彈 黑道+色情?郝龍斌:看完電影再討論也不遲〉,聯合晚報,12月02日,A4版焦點。
¬楊正海,2009,〈行銷臺北,不能只賣101〉,聯合晚報,12月02日,A4版焦點。
楊正海,2009,〈來台拍片找沙漠、太空,北市府為行銷找景點〝豁出去〞?〉聯合晚報,12月17日,A10版焦點。
楊俶儻,2010,〈杭州西溪濕地,江南風韻,風塵勿擾〉,聯合報,1月19日,C8版。
溫肇東,2009,〈韓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思路與取向〉,《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與行銷策略-跨國比較與大陸市場發展》。新北市,INK印刻文化生活雜誌出版,1-26。
經濟部工業局,2005,《2004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2007,《2006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2008,《2007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2009,《2008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
葉宜欣,2006,〈裴帥濟州島拍戲,帶動日本觀光客〉,聯合報,9月28日,D4星聞e把罩。
葛大維,2010,〈春節首檔華語片,《艋舺》跑第一,全台破6,000萬元〉,聯合報,02月09日,C1版影視消費。
廖美貞,2009,《會展產業發展與世界都市建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廖美娟,2006,《電影與都市行銷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廖嘉瑜,2006,《韓劇在觀光上的媒體效應》,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碩士論文。趙佳美,2009.11.22,〈兩岸合拍劇正風行 登黃金檔爭食戲劇大餅〉,《非凡新聞雜誌》,第188號。
劉子鳳,2004,〈臺劇魅韓,網友痛批〉,聯合報,3月11日,D3版。
劉立行,2009,《國家電影制度 : 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正中書局。
劉開元,2007,〈偶像劇熱門景點,在臺北遇見浪漫〉,聯合晚報,3月31日,8版。
劉煥彥、蕭君暉,2007,〈K勢力南韓產業十年維新,文創迸火花!韓潮RAIN不可擋〉,經濟日報,11月22日,A5全球現場版。
劉煥彥、蕭君暉,2007,〈K勢力南韓產業十年維新,經濟勇樣!泡菜妹變大長今〉,經濟日報,11月19日,A5全球現場版。
劉瑋婷,2008,〈影視文創產業的推手-專訪新聞局林清修副局長〉,《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1卷9期總號369期,16-18。
劉瑋婷,2009,〈舉足輕重的角色扮演--分析臺北市觀光發展之未來趨勢〉,《臺灣經濟研究月刊》,32卷8期總號380期,64-69。潘薇如,2009,《消費者對觀光景點的置入意象與其實際體驗感受之比較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文輝,2000,《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宜玲,2005,〈韓尚宮的廚藝,比老公遜〉,聯合晚報,10月2日,9版。
蔡翼擎,2004,〈貼近普羅大眾,韓流風炙熱〉,經濟日報,12月21日,A16企業副刊。
蔡繼光,2005,〈環球采風,縱橫國際,韓劇帶著真愛向錢衝〉,聯合報,7月10日,A10萬象版。
魯炳炎,2007,《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應然面與實然面的對話》。新北市:韋伯。魯炳炎,2007,《公共政策行銷理論之研究-應然面與實然面的對話》。臺北縣:韋伯。蕭敏慧,2003,〈最FANCY的景點,南怡島,FANS的熱力把冬天變不見了〉,聯合報,1月16日,44版。
錢震宇,2010,〈老街入戲美食入鏡《艋舺》賣座,萬華紅了,來吃兩喜號魷魚羹,來逛剝皮寮老街,郝龍斌也來推銷景點〉,聯合報,02月10日,A5版話題。
錢震宇、黃驛,2009,〈定位不同,李永萍:北市行銷須放眼國際〉,聯合報,10月18日,A3版焦點。
聯合報,2009,〈行銷臺北的一百個方法〉,12月02日,A2版焦點。
謝育貞,2010,〈抓準核心價值的城市行銷-延伸城市文化與特色主題〉,《新識力INNOVATE》,2010年4月號,8-10。
謝育貞,2010,〈從電影、戲劇看城市行銷:城市主題拍攝VS尋找城市元素〉,《新識力INNOVATE》,2010年4月號,12-13。
謝淑芬,2006,〈臺北地區潛在消費者之韓國旅遊形象與赴韓旅遊意願之研究-韓劇閱聽者與未閱聽者之比較〉,《韓國學報》,19期,247-265。簡竹君,2003,〈夏日香氣,取景宜西南〉,聯合報,6月3日,D4版。
藍麗娟,2006.08,〈電影當火引,美景口碑不退燒〉,《天下雜誌》,第352期。
羅欣婷,2006,《觀光地點置入韓劇的行銷效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羅苑禎,2004,《地區行銷個案模式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漢等人譯,Philip Kotler著,2002,《科特勒深探大亞洲》。臺北市:商智文化。
網際網路
100年度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補助電影製作申請須知,2010.10.01公布。http://www.culture.gov.tw/download.do?fileName=/d_upload_tca_pro/cms/file/A0/B0/C0/D0/E4/F823/5d0c30c7-639e-4533-8973-dbe6e951b00b.doc
OPEN政府出版資料回應網,〈用故事影像,行銷一座城市〉,http://openepaper.nat.gov.tw/epaper/org_new/30/30_06_05.htm ,檢索日期2010.02.17。
TravelKing 國際旅遊網,〈香港旅遊《蝙蝠俠-黑暗騎士》拍攝場景大熱門〉,http://tw.chinahotel.sinotour.com/news/209.html ,檢索日期2010.02.17。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產業司,〈中國文化產業網〉,http://www.cnci.gov.cn ,檢索日期2011.03.04。
自由時報網站,〈推動影視行銷 縣府補助金最高200萬〉,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y/27/today-north14.htm ,檢索日期2010.05.27。
行政院新聞局電視內容、電影及流行音樂3產業發展旗艦計畫99-103年,2009.10公布。http://www.cci.org.tw/cci/upload/law/20100604103120-5ae8f375546d61414499280c38961cfd.pdf。
行政院觀光局,〈行政院觀光局行政資訊網〉, http://admin.taiwan.net.tw,檢索日期2011.06.11。
行政院觀光局2010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315,檢索日期2011.06.14。
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局,〈杭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局〉, http://218.108.49.37:82/gate/big5/www.hzwh.gov.cn/hzwgxj/,檢索日期2011.02.28。
首爾市政府,〈韓流之旅〉,http://tchinese.seoul.go.kr/cav/ena/hallyu.php,檢索日期2010.03.16。
浙江省廣電局,〈浙江省廣電局官方網站〉, http://www.zrt.gov.cn/,檢索日期2011.02.28。
高雄市政府,〈Film Kaohsiung高雄拍片網〉,http://www.filmkh.com.tw/index.jsp,檢索日期2010.02.17。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補助國產及本國電影片作業要點,http://kcginfo.kcg.gov.tw/tgs_files/4adb2a30748b2/MTIxMC5wZGY=.pdf,檢索日期2010.02.17。
創新企劃學院,〈行銷企劃- 韓國影劇觀光 到冬季戀歌與大長今場景朝聖〉,http://www.bplan.com.tw/chunfeng/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kd020018&Rcg=100149,檢索日期2010.02.17。
開眼電影網,〈看電影拼觀光-必看景點〉,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00&eid=v200103,檢索日期2010.02.17。
董珮真,2011,〈南韓韓流席捲亞洲,全方位推動國際行銷〉,城市競爭力知識網,http://glocalgov.nat.gov.tw/CityWindow/CityWindow-more.aspx?id%3D10,
檢索日期2011年06月02日
彰化縣文化局文化服務隊文化資產組,〈九把刀電影蒞彰取景 彰化縣府全力支持並鼓勵業者推廣正面城市意象〉,http://tw.myblog.yahoo.com/milk112107/article?mid=398&prev=399&next=397,檢索日期2010.08.09。
臺北市政府,〈臺北市電影委員會〉,http://www.taipeifilmcommission.org/Index.aspx,檢索日期2010.02.17。
聯合報網站,〈行銷地方 台灣各縣市砸重金邀請片商〉,網址: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198729 ,檢索日期2009.06.12。
韓國觀光公社,〈文化巡禮〉,網址:http://big5chinese.visitkorea.or.kr/cht/CU/CU_CH_3_1_4.jsp,檢索日期2010.03.16。
外文
Andrew Bradley , Tim Hall and Margaret Harrison.2002. “Selling Cities: Promoting New Images for Meetings Tourism,”Cities, 19(1), 61-70.
Ashworth, G. J. and Voogd, H.1990. Selling the City:Marketing Approaches in Public Sector Urban Planning. NY: Bellhaven Press.
Ashworth, Gregory and Brain Goodall eds..1990. Marketing tourism places. NY and London:routledge.
Bob van Limburg.1998. “City marketing: a multi-attribute approach,” Tourism Management, 19(5), 475-477.
Eli Avraham.2000.“Cities and their news media images,” Cities ,17(5) ,363-370.
John Robert Gold and Stephen V. Ward. 1994. Place promotion : the use of publicity and marketing to sell towns and regions. UK: John Wiley & Sons Ltd
Kotler , Philip , Donald H. Haider ,and Irving Rein. 1993.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s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Kotler , Philip and David Gertner.2002.“Country as brand, product, and beyond: 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rand Management ,9(4-5) ,249-261.
Kotler , Philip and David Gertner.2002.“Country as brand, product, and beyond: a place marketing and br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rand Management ,9(4-5) ,249-261.
Ward, Stephen.1998. Selling Places: The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of Towns and Cities 1850-2000.London: E&FN Sp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