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王熙哲、丁耀民(2008)。人際關係網路對虛擬社群使用意願的影響。資訊管理學報,15(1),53-72。王清泉(2011)。應用虛擬社群於組織IT資訊分享之探討以Facebook為例。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桃園市。朱文禎、陳哲賢(2007)。探討虛擬社群之知識分享行為:以線上遊戲社群為例。電子商務研究,5(1),55-80。何幸娟(2009)。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企業員工知識分享行為意圖與行為。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吳盛(2003)。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資訊人員的知識分享行為。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市。吳欣純(2012)。社群網站使用者使用動機、資訊驗證態度、資訊可信度感知與資訊分享行為之研究-以Facebook網站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吳克洋(2016)。網路社群成員之生活型態分析-以PTT平台為例。東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李惠寧(2010)。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公務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李榮信(2010)。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醫療人員知識分享行為。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LISREL/SIMPLIS原理與應用(二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林仲軒(2015)。以擴充式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消費者對自助旅遊網站之使用意圖。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林珊如(2002)。網路使用者特性與資訊行為研究趨勢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7),35-47。孫菽蔓(2014)。影響Facebook虛擬社群對粉絲使用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旅遊類粉絲專頁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高淑娟(2011)。以計劃性行為理論模式探討遊客觀光工廠涉入、旅遊意願與行為意圖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陳行健(2007)。影響免月費制線上遊戲使用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陳靖旻(2008)。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徐盈佳、賴筱茜(2011)。新型態病毒行銷-以理性行為理論探討 Facebook 使用者分享意圖。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市。
許純敏(2016)。探討社群網站使用者之使用意圖及其對旅遊意願之影響。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論文,高雄市。
梁仁傑(2005)。虛擬社群知識分享持續意圖之探討-公平與知識品質所扮演的角色。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張以仁(2007)。部落格個人商業模式之研究-以個人部落格拍賣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張翠芬(2009)。連結強度與關係對facebook台灣使用者的資訊交換行為之影響。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張庭瀚(2014)。臉書粉絲專頁經營方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張惠茹(2015)。旅遊虛擬社群參與者資訊分享及使用行為。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栗四維、莊友豪(2010)。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意圖探討。資訊管理學報17(3),181-204。黃俊宇(2007)。維基百科知識分享現象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黃翊媗(2011)。遊戲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研究-以巴哈姆特魔獸世界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曾嘉政(2015)。運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觀賞電競比賽行為意圖。華夏科技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傅珮雯(2011)。Facebook網路上口碑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葉恆芬(2000)。網路媒體可信度及其影響因素初探研究-以台灣地區網路使用者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楊雅玲(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社群網站之使用行為意向。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楊台寧(2013)。社群媒體行銷與消費者信任關係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廖則俊、陶蓓麗、陳志成(2005)。網路資訊搜尋行為之整合模式:以心理動機、資訊處理及資訊經濟理論為基礎之研究,資訊學報,第十二卷,第三期,223-245。
劉建宏(2010)。客家社團成員參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觀點。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劉忠陽、張佳盈(2010)。遊戲論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11(2),1-26。
趙甫嘉(2014)。虛擬社群粉絲專頁持續使用意圖之初探-以中華職棒球員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蔡志欣(2011)虛擬社群資訊分享行為-以美容社群為例。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碩士班,台北市。
蔡至欣、賴玲玲(200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第九卷第一期,頁161-196。蕭文龍(2007)。多變量分析最佳入門書-SPSS+LISREAL(SEM)。台北市。碁峰。
魏翠珍(2007)。以解構計畫行為理論分析3G手機購買意圖之研究。開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桃園市。駱碧蓮(2009)。中華職棒虛擬社群參與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貳、英文文獻
Ajzen, I.(1985).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Eds.),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pp.11-39. Berlin;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jzen, I.(1989). Attitude structure and behavior. In A. R. Pratkanis, S. J. Breckler, & A. G. Greenwald(Eds.),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p. 241-274. Hillsdale,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Ajzen, I.(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50, pp.179-211.
Davis, F.D., Perceive Usefulness, Perceived of Ease of Use, and E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Vol.13, No.3, 1989, pp.319-340.
Engel, J. F., R. D. Blackwell, and P. W. Miniard(1995), Consumer Behavior,. 10th ed., Fort Worth : Dryden Press.
Fernback, J. (1999). There is a there: Notes toward a definition of cyber-community. In S. G. Jones (Ed.), Doing internet research: 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e the net (chap.10, pp. 203–220).
KaplanA.M.and Haenlein.M.(2010).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ties of Social Media.
Rogers, E. M.(198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 NY: Free Press.
Rogers, E. M.(1995),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 4th ed., NY: Free Press.
Taylor, S. and P. Todd(1995), Decomposition and Crossover Effects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 Study of Consumer Adoption Inten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Vol. 12, pp.137-155.
參、網路資料
聯合新聞網(2016),最新數據:台灣每天有1300萬人滑臉書。上網日期:2016年12月08日。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087/1333298
東森新聞雲(2016),Facebook 2015 全年收入近 180 億!用戶數近 16 億。上網日期:2016年10月22日。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128/639176.htm
Facebook台灣維基百科(2016)。上網日期:2016年10月22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Facebook
IMarketing(2017),網路行銷整合傳統社群思維,用Facebook社團管理口碑。上網日期:2017年03月20日。取自:http://www.iwant-in.net/tw/iMarketing/?p=3607
交通部觀光局(2015),中華民國104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上網日期:2016年10月22日。取自:
http://admin.taiwan.net.tw/public/public.aspx?no=315
財團法人網路資訊中心(2015),2015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16年10月17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total/total_01.htm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7),網路口碑影響大,網友購物前會先參考虛擬社群意見。上網日期:2017年02月25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5_28_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