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取徑及概念界定 6 一、關於身體展演與服飾刻劃意涵 6 二、關於「服裝編制」 8 三、關於服裝的「可視化」與「不可視化」 9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內容安排 13
第二章 日治時期的服制與其社會脈絡 15 第一節 資本主義與消費文化下的影響 15 一、武裝抗日結束,發展資本主義 16 二、由台日商工會的成立看商業的發展狀況 17 三、百貨公司的設立與消費文化的興起 19 第二節 教育制度下的潛移默化 22 一、教育政策下的意識灌輸 22 二、國家體制下的身體規訓 27 第三節 經濟力及階級的影響 29 一、服裝價格的決定因素 29 二、對西方文明及現代化的崇拜 31 三、作為階級差異的識別 32 第四節 放足斷髮運動的漣漪效應 32 一、日治初期的「斷髮解纏」風潮 33 二、辛亥革命的「斷髮剪辮」和「廢纏足」 34 第五節 戰時的衣著管制 35 一、要購買通過陸軍服裝廠檢查合格的衣物 36 二、布料短缺 38 三、其他範圍涉及服裝管制的 41
第三章 服裝的可視與不可視-服裝類型及其象徵意涵 44 第一節 傳統便利的台灣服裝 47 一、漢服的服裝類型 48 二、身體展演下漢服的象徵意涵 52 第二節 文明開化的西式服裝 57 一、西服的服裝類型 58 二、身體展演下西服的象徵意涵 62 第三節 具有同化意識的和式服裝 68 一、和服的服裝類型 68 二、身體展演下和服的象徵意涵 70 第四節 政策導向的制式服裝 74 一、制服的服裝類型 74 二、身體展演下制服的象徵意涵 78
第四章 從服號到符號,因變衣而變異-文本中服飾的刻劃意涵 85 第一節 現代文明中的徘徊掙扎 87 第二節 官民區隔下的威嚇崇敬 92 一、大人的威嚴 92 二、百姓的敬慕 94 第三節 國家規訓下的婚喪儀式 97 一、擺盪游移於呼應國策之下 97 二、免除鋪張繁瑣及呼應國策 101 第四節 台日文化折衝之下 104 一、是台灣人/不是日本人 105 二、似日本人/是日本人 108 三、台日婚姻中的國族糾葛 113
第五章 結 論 120
參考書目 130 附錄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