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
1.John Berger著;連德誠譯,《畢卡索的成敗》,(臺北:遠流,民國87 年)。
2.于安瀾編,《畫論叢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3年)。
3.內江市編。《內江市志》。四川:巴蜀書社,1987年。
4.巴東,《南張北漙:台北歷史博物館藏張大千、漙心畬書畫作品集》,(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2009年)。5.巴東,《張大千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5年)。
6.巴東編撰,《張大千九十紀念展書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78年)。
7.王之一,《我的朋友張大千》,(臺北:漢藝色研出版,民國82年)。
8.王克文。《山水畫談》。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93年。
9.王家誠,《畫壇奇才張大千》,(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95年)。
10.王慶生,《繪畫-東西文化的衝撞》,(臺北,淑馨:民國81年)。
11.史作檉,《水墨十講-哲學觀畫》,(臺北:典藏藝術,民國97年)。12.安藤忠雄著、許晴舒譯。《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談建築》。臺北:如果出版社,2009年。
13.吳冠中,《名家翰墨叢刊-中國近代名家書畫全集23》,(香港:翰墨軒出版,1997年)。
14.李白,《李太白全集》,(臺北:世界,民國86年)。
15.沈子丞編,《歷代論名著彙編》,(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3年)。
16.沈佺期,《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北京:中華局書,2006年)。
17.辛農重編,《唐詩三百首》,(臺北:地球,民國81年)。
18.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源流,民國71年)。
19.胡適,《胡適作品集11-我們對於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臺北:遠流,1986年)。20.卿希泰編,《中國道教史卷一》,(臺北:中華道統出版,1997年)。
21.孫雲生口述,《大風堂一段絕美的生命交集:孫雲生與張大千的歲月》,(臺北:展之藝實業,民國92年)。
22.徐霞客,《中國名著選譯叢書89-徐霞客遊記》,(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1年)。
23.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張大千先生詩文集》,(臺北:故宮,民國82年)。
24.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承傳古今:孫家勤畫展》,(臺北:史博館,民國93年)。
25.張大千,《張大千畫》,(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民國71年)。
26.張桐瑀,《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國畫家及其作品》。臺北:高談文化, 民國94年。
27.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6年)。
28.傅申,《張大千的世界》,(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87年)。
29.傅維新,《旅歐四十年文化交流紀要(下)》,(臺北:史博館,民國93年)。
30.傅維新,《旅歐四十年文化交流紀要(上)》,(臺北:史博館,民國93年)。
31.馮幼衡,《形象之外》,(臺北:九歌出版社,民國72年)。
32.黃健敏等,《閱讀貝聿銘》,(臺北,田園城市,民國88年)。
33.黃淑文,《趁著年輕去流浪》,(臺北:方智,民國98年)。
34.傳申,《張大千學術論文集九十紀念學術研討會-王蒙筆力能扛鼎六百年來有大千》,(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77年)。
35.萬青力。《並非衰落的百年-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圖書,民國94年。36.葉淺予,《張大千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79年)。
37.葉錦添,《神思陌路》,(臺北:天下雜誌,2008年)。
38.蓋羅.馮.波姆(Gero von Boehm),《與貝聿銘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I﹒M﹒ Pei:Light Is the key),林兵譯,初版,(臺北:聯經,民國92年)。39.趙聲良,《敦煌壁畫風景研究》,(臺北:中華書局,民國94年)。
40.趙聲良。《敦煌石窟全集-山水畫卷》。香港:商務,2002年。
41.劉力上,《張大千紀念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79年)。
42.劉奇俊,《中國歷代畫派新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90年)。
43.劉虎如編,《徐霞客遊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7年)。
44.劉策等,《中國古典苑囿與名園》,(臺北:明文書局,民國75年)。
45.樂恕人編纂,《張大千詩文集》,(臺北:黎明書局,民國73年)。
46.蔣勳,《美的沈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臺北:雄獅,民國92年)。
47.蔣勳。《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臺北:臺灣東華,民國82年。
48.蔣勲,《藝術手記》,(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8年)。
49.謝稚柳,《名家翰墨39》,(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2年)。
50.鍾銀蘭,《名家翰墨40》,(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2年)。
51.隱塵,《西藏唐卡:探索藏傳佛教歷史》,(臺北:羚羊文化,民國94年)。
52.羅智成,《字在自在:三十位學者書法、空間、詩的對話》,(臺北:天下遠見,民國94年)。
53.蘇啟明主編。《民初十二家:上海畫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87年。
54.蘇軾,《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5.蘇軾,《蘇軾詩集》,(臺北,莊嚴,民國79年)。
二、期刊
1.王大智,〈關於中國書法形式的一些觀察-從符號到藝術〉,《故宮文物月刊》,第46期,(民國76年1月)。2.孫家勤,〈雕宰二年師恩似海〉,《藝壇》,183期,1983年。
3.桂仲純,〈中國山水畫中所見的瀑布〉,《故宮文物月刋》,第55期,(民國76年10月)。4.趙洪寶,〈古代文人理想中的居舍文化〉,《故宮文物月刋》,第135期,(民國83年6月)。三、網路資料
1.藝文繪萃,URL:http://tw.myblog.yahoo.com/art-magazine/article?mid=414&prev=423&next=407&l=a&fi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