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3 23:4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蔡旭清
研究生(外文):
Hsu-Ching Tsai
論文名稱:
在文物上考古-以「江加走布袋戲偶衣服織繡品」科學分析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Textile Conservation-Case studies of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in Chiang,Jia-Zon glove puppet clothing embroidery products
指導教授:
江韶瑩
指導教授(外文):
Shao-Ying 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織繡文物
、
科學檢測
、
織品保存修護
、
布袋戲偶衣服
外文關鍵詞:
Cultural textiles,Non-destructive analysis,embroidery, conservation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
點閱:1144
評分:
下載:8
書目收藏:5
「未來考古學的重大發現將出現在實驗室,而不是野外。」(M.S.Tite 1991) ,科學分析經常是文物保存修護上尋求解答的另一種方法。研究的基礎思緒是架構在以織繡文物的科學檢測,來對當代情境所涉及的文化想像(cultural imaginary) ,提出科學分析應用在織品保存修護以與傳統工藝本身內蘊歷史訊息的對話。
傳統藝術構成的基本要件包括:歷史傳統、社會情境、文化脈絡及審美意識四者,而傳統工藝不僅是構成傳統藝術重要的部分,也是地方文化的核心表徵之一,(江韶瑩 2009)。於是在本研究中除了對於織繡文物、布袋戲偶衣服的科學分析外,對於相關布袋戲的研究發展課題亦無偏廢,補足其尚未被記錄的布袋戲偶衣服製作工藝之保存技術。
在保存修護工作上,科學分析是以物理與化學方法來研究文物藏品的材質與結構,相關分析的測試與方法使用在織品的分析上,已發展有可以利用微小樣本進行如下的分析(包含破壞與非破壞科學分析);色素、染料(天然染料、化學染料)、纖維(天然纖維、人造纖維)以及應用於織繡文物上的複合媒材如金屬與合金(例如金屬線、金屬包線、金屬釘片或是金屬扣等)、玻璃與賽璐珞、有機膠質或無機膠質等等 。此研究也包含了對於布袋戲偶衣服織繡品所有材質的可能探討,進而提供之後保存修護上的建議。
本研究以「江加走布袋戲偶衣服」織繡品為例,進行修復前的調查研究、方法論述;研究工作分為工藝技術調查、檢視記錄、科學分析與保存修護,以及重新詮釋物件與蒐藏的新觀點。
This paper gives a innovativ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upplementary anthropological field study on the glove puppet clothing embroidery products, which aims at achieving a simpler and more efficient 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a very unique cultural heritage of puppet art.
Since Chiang, Jia-Zon glove puppets were made of extremely exquisite and precious historical textiles, non-destructive analysis methodologies are adopted for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We have developed an analytical system combined with multiple spectroscopic methods such as visible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XRF, and FT-IR. Using these advanced testing machines, we are able to tell if the embroidery products that were used on the glove puppet clothing are organic or inorganic. These tested pairs include metallic material of embroidery threads, or the fiber; glasses or celluloid; organic colloid or inorganic material resin. In the past,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these material would usually be highly complex and tedious; however, here we will demonstrate a much simpler and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this analytical system.
In addition to adopting non-destructive analysis methodologies, a supplementary field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due to the lacking of related embroidery making process. This field study includes field research.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advanced lab technique and careful, detailed field research, scientific methodologies and anthropological study are brought together to create a more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hence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preservation of an unusually delicate embroidery material of Chiang, Jia-Zon glove puppe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已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11
第二章 傳統織繡文物與材料探源 13
第一節 何謂織品?何謂繡品? 13
第二節 刺繡文物溯源 15
第三節 傳統刺繡的工具與針法 18
第四節 台灣民間傳統刺繡的品類 22
第三章 傳統布袋戲偶服的功能與製作 27
第一節 布袋戲的起源 27
第二節 布袋戲偶(尪仔)的傳統 30
第三節 角色扮相 41
第四節 布袋戲偶的製作方法 43
第五節 布袋戲偶服的製作方法 53
第四章 織繡文物保存修護探討和科學檢測方法 61
第一節 織繡文物保存修護回顧與探討 61
第二節 織繡文物基本保存修護方法與流程 65
第三節 織繡文物科學檢測方法文獻 75
第四節 科學檢測方法運用在織繡文物修護的意 78
第五章 江加走布袋戲偶服織繡文物保存修護和科學檢測 79
第一節 江加走布袋戲偶服的由來 79
第二節 文物狀況簡介 84
第三節 科學儀器使用原理 92
第四節 修護前檢測結果 95
第五節 修護前評估 116
第六節 修護過程 116
第六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從江加走布袋戲偶服材料分析方法看科學檢測 125
第二節 現代織品文物保存修護與傳統匠師修復討論-以陳錫煌為例 127
第三節 江加走布袋戲偶服的文物訊息129
參考書目 131
山下進
2007 <非破壞性東方繪畫顏料與染料之科學分析>,「2007珍藏台灣繪畫保存修復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
中國紡織品鑒定保護中心 編著
2002《紡織品鑒定保護概論》,浙江:中國紡織品鑒定保護中心。
王靜苡
2000 《女紅-台灣民間刺繡》,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2000 《神靈活現-驚艷八仙彩》,台北:博揚文化出版。
王嵩山
1997 《扮仙與作戲》p.39,台北:稻鄉出版社。
江韶瑩
1999 <部落工藝美學的過渡-台灣原住工藝的傳統與再生>,收錄於1999「原住民的工藝世界:傳統、創新與商機-工藝生產與風格創造」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6 <台灣工藝發展脈絡>p.2,發表於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專題演講講義,np。
江佩明
2004 <木構建築貼金研究-以螭虎爐與荷葉花瓶貼金木雕修復為例>p.142,台南:台南藝術學院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np。
佐佐木良子
2010 <文化紡織品科學分析>,收錄於《2010文化資產保存科學國際研討會 非破壞檢測技術與應用》論文集pp.144-145;台中: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李天祿、曾郁文
1991 《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pp.145-147,台北:遠流。
李麗芳、鄭明水、蔡育林、林彥良、李采芳、卲慶旺
2007 《鄭成功畫像-臺灣民主國旗修復科學檢測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 。
呂致宏
2002 傅立葉顯微紅外光譜法分析纖維成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p。
呂理政
1991 《布袋戲筆記》pp.31-37,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呂訴上
1991 <台灣布袋戲史>,【民俗台灣】第7輯pp.286-287,台北:武陵。
沈平山
1976 <流傳三百年的布袋戲>,【雄師美術】第62期p.22;台北:雄獅美術。
1986 《布袋戲》pp.35-38;台北:中國掌中藝術(作者自印)。
林君玲
2006 <陣頭文物的展演論蘭陽地區北管陣頭文物的展演及其文化意涵>,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np。
林春美
2009 <脆弱織品的維護>,【故宮文物月刊】第317期 pp.72-77;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1 <文物維護史:立法保存與追求真實>,收錄於《中華民國發展史‧教育與文化》pp.667-681;台北:政大人文中心。
林淑心
2007 <織綴出亮麗天地-臺灣傳統刺繡之美>,載於:【傳藝雙月刊】第70期pp.104-107;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首都博物館編
2009 《首都博物館管藏紡織品保存修復報告》p.115;北京:文物出版社。
高本莉
1995 《台灣早期服飾圖錄》p.35;臺北:南天書局。
陳東和
2007 <油畫的科學檢測與分析>,收錄於「2007珍藏台灣繪畫保存修復國際研討會議手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中心籌備處。
陳怡方
2008 “Objects,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re)construction”,發表於「文物、記憶與文化認同的建構國際學術研討會」,花蓮:東華大學。
陳威璁
2010 <布袋戲「二手」的研究-以亦宛然李傳燦為例>,發表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0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郭端鎮
2010 《掌藝游俠-陳錫煌生命史》pp.108-109,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黃春秀
2006 <細說臺灣布袋戲>,【史物叢刊】第54期;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應貴 主編
1998 《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台北:正中書局。
2000 <對於台灣考古「學」研究之我見>,【考古人類學刊】第55期,pp.129-130,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葛麗敏
2009 <吐爾基山遼墓出土絲織文物的保護研究及思考>《天衣有縫-中國古代紡織品保護修復論文集》,pp.24-25,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所;北京。
蔡斐文、岩素芬 主編
2005 《織品與紙質保存修復國際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化資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劉文三
2000 《台灣早期民藝》p.122,台北:雄獅美術。
謝中憲
2006 《台灣布袋戲發展之研究》p.16,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論文,np。
2009 《台灣布袋戲發展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
蘇旭珺
2001 《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p.26,台北:商周出版。
喬昭華 等編撰
2011 《織品服飾、紙質文物保存專有名詞類編》p.165,台中: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鄭德馨
2006 <金屬於天然紡織品之腐蝕性研究>,輔仁大學織品研究所碩士論文p.2,<金屬線繡於綢緞上的圖案>圖1-4,np。
蔡旭清
2010 <在文物上考古-從江加走布袋戲偶衣服織繡品科學檢測分析談起>,收錄於「2009年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2010 <織繡文物的科學檢測與修護>,【歷史文物蒐藏研究與保存維護】博物館專業培訓課程專題演講講義;台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薛 湧
2005 <趣味傳藝-布袋戲臺>,【傳藝雙月刊】第58期p.3;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6 <話說「偶」像-布袋戲偶二三事>,【傳藝雙月刊】第63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Ágnes Tímár-Balázsy, Dinah Eastop
1998 “Chemical principles of textile conservation”,Oxford: B.H.
JAIC
1978 Volume 18, Number 1, Article 5,pp.33- 43;USA.
M.S. Tite原著,熊櫻菲 譯
1992 <考古科學-過去的成就和未來的展望>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期刊,第1期第2卷pp.54-60;上海:上海博物館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實驗室。
Mechthild Flury-Lemberg
1988 <威尼斯沉船出土紡織品的保護概論>,Textile Conservation and Research, Abegg-Stiftung, Bern.
Renee Dancause
2006 “Textile Conservation at the Canadian Conservation Institute”, pp.16-17;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Sheila Landi
1999 “The textile conservator''s manual”, Oxford: B.H。
Sonia A. O''Connor, Mary
2010 “X-radiography of textiles, dress and related objects”,M. Brooks。
Martha Winslow Grimm
1993 ‘Texile Conservation Stitches’ p.34& p36;The Directory of Hand Stitches Used in Textile Conservation, Textile Conservation Group. N.Y.C.
網路資源:
http://aic.stanford.edu/education/becoming (2008/6/25 pm 3:30)
http://palimpsest.stanford.edu (2008/6/25 pm 3:35)
http://www.getty.edu/conservation/science/omwp/omwp_images.html (2008/6/25 pm 3:50)
http://elearning.npm.gov.tw/sci_analysis/index.html (2010/7/14 pm 9:50)
http://art.tnnua.edu.tw/ciococr/main/02.htm (2010/07/14 pm10:30)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bihp/67/67.2/yumei.html (2010/07/14 pm10:30)
http://159.226.2.5:89/gate/big5/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china-silk/silk_history/200207040020.html (2006/10/2 pm10:40)
http://nerc1.ckjhs.tyc.edu.tw/10121414.htm (2006/10/17 pm10:30)
http://61.218.131.35/ks/index_01.htm (2008/1/16 am9:00)
http://www.ylib.com/bodehi/hiku/hiku02.htm (2008/1/16 am9:00)
http://www.e-conservationline.com/ (2010/07/04 pm10:30)
http://zh.wikipedia.org/wiki/X%E5%B0%84%E7%BA%BF%E8%8D%A7%E5%85%89%E5%85%89%E8%B0%B1%E4%BB%AA (2011/01/04 pm12:25)
http://www.hic.ch.ntu.edu.tw/~em5/# (2010/07/04 pm10:30)
電子全文
(
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用數位方法保存臺灣傳統布袋戲技藝─以紀錄新興閣掌中劇團演出西遊記為例
無相關期刊
1.
台灣布袋戲偶的模件體系之成形與發展
2.
台灣布袋戲色彩運用之傳承與創新
3.
霹靂布袋戲角色服飾與兵器設計之研究
4.
用數位方法保存臺灣傳統布袋戲技藝─以紀錄新興閣掌中劇團演出西遊記為例
5.
布袋戲偶典藏管理調查研究
6.
霹靂布袋戲戲偶造型與角色研究
7.
霹靂布袋戲偶雕刻研究-以沈春福、徐柄垣、劉韋成昆仲為例
8.
台灣布袋戲偶雕刻之研究-以彰化「巧成真」為考察對象
9.
客家布袋戲與客家文化傳承:以「戲偶子劇團」為例
10.
臺灣布袋戲的發展與創新
11.
臺灣戰後布袋戲的媒體化過程:以五洲派為例
12.
黃俊雄電視布袋戲女角形象、 配樂與社會關連
13.
台灣專業布袋戲偶雕刻
14.
台灣意象布袋戲偶創新整體造型趨勢之探討
15.
台灣布袋戲彩樓改良設計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