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81)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06 01:08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弘軒
論文名稱:
臺灣視覺藝術碩士論文網路引用格式現況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
Analyzing Network Citation Styles Currently Used in Taiwan's Visual-Art Theses
指導教授:
吳宜澄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視覺藝術
、
網路文獻
、
論文格式
、
APA
、
MLA
、
Chicago
外文關鍵詞:
visual arts
、
network literature
、
citation styles
、
APA
、
MLA
、
Chicago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482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5
近年視覺藝術領域之研究中引用網路文獻或研究網路現象日愈增加,因此探究網路引用格式之現況有其必要性。本研究以文件分析法比較四種格式網路引用規範APA、MLA、Chicago、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論文寫作參考之《論文寫作格式手冊》。研究內容為比較基本標示原則、目錄、線上書籍、線上定期刊物、一般網站、官方網站、線上通訊、資料庫、其他線上資料等之引用方式;並分析2006至2008年臺灣視覺藝術領域碩士論文網路引用格式現況。
研究結論為:
(1)格式規範未全然涵蓋視覺藝術領域之網路引用。
(2)目前碩士論文網路引用格式相當不一致。
(3)網路引用檢索成功率尚待提高。
研究建議為:
(1)提供引用格式通則建議(詳如內文)。
(2)避免檢索失敗應儲存網頁。
(3)格式規範未來應更新版本助於視覺藝術領域網路引用。
In the field of visual arts, citing from network literature and researching on network phenomena have been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which renders the necessity of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practices of network cit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four network citation styles: APA, MLA, Chicago, and the Thesis Writing Style Manual published for the Visual Arts Department of Taipei Municip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he comparisons include: basic documentation principles, contents, online books, online periodicals, general websites, official websites, online communications, databases, other online sources. Also, the 2006-2008 practices of networks citation in visual-art theses are investigated.
The conclusions are the followings:
(1) None of the styles covers all kinds of network literatures.
(2) The network citation styles used by the theses are chaotic.
(3) The successful retrieval rate of network citations in the theses is to be improved.
The suggestions are the followings:
(1) Provide general format suggestions as detailed in the text.
(2) Archive the pages to avoid the failure of search.
(3) Revive the styles to cover the various network literatures.
目 次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位論文授權書………………………………………………i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ii
誌謝………………………………………………………………………………i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目次…………………………………………………………………………………vi
表次…………………………………………………………………………………ix
圖次.…………………………………………………………………………………x
1.緒論………………………………………………………………………………1
1.1. 研究動機……………………………………………………………………1
1.2. 研究目的……………………………………………………………………4
1.3. 研究限制……………………………………………………………………4
2. 文獻探討…………………………………………………………………………5
2.1. APA、MLA、Chicago、與《論文寫作格式手冊》出版歷程……………5
2.1.1. APA ………………………………………………………………………5
2.1.2. MLA ………………………………………………………………………7
2.1.3. Chicago…………………………………………………………………8
2.1.4.《論文寫作格式手冊》…………………………………………………9
2.1.5. APA、MLA、Chicago、與《論文寫作格式手冊》比較……………10
2.2. 四格式規範網路文獻定義…………………………………………………14
2.2.1. APA………………………………………………………………………14
2.2.2. MLA………………………………………………………………………14
2.2.3. Chicago…………………………………………………………………15
2.2.4.《論文寫作格式手冊》…………………………………………………15
2.2.5. 綜合網路文獻定義………………………………………………………16
2.3. 四格式規範網路引用標示原則……………………………………………16
2.3.1. 查無作者…………………………………………………………………16
2.3.2. 線上書名與網站名稱標示………………………………………………18
2.3.3. 網址………………………………………………………………………20
2.3.4. 日期………………………………………………………………………28
2.3.5. 綜合網路引用標示原則…………………………………………………31
2.4. 網路引用注意事項…………………………………………………………32
2.4.1. APA………………………………………………………………………32
2.4.2. MLA………………………………………………………………………34
2.4.3. Chicago…………………………………………………………………36
2.4.4.《論文寫作格式手冊》…………………………………………………37
2.4.5. 綜合網路引用注意事項…………………………………………………37
3. 研究設計與實施………………………………………………………………38
3.1. 研究方法…………………………………………………………………38
3.2. 研究架構……………………………………………………………………38
3.3. 研究對象與取樣方式………………………………………………………39
3.4. 實施順序……………………………………………………………………41
4. 研究結果………………………………………………………………………42
4.1. APA、MLA、Chicago、與《論文寫作格式手冊》網路引用規範比較.42
4.1.1. 基本規範比較……………………………………………………………43
4.1.2. 目錄比較…………………………………………………………………45
4.1.3. 線上書籍(Online book)……………………………………………51
4.1.4. 線上定期刊物(Online periodical)………………………………57
4.1.5. 一般網站(General websites)……………………………………69
4.1.6. 官方網站(Official websites)……………………………………73
4.1.7. 線上通訊(Online communication)………………………………78
4.1.8. 資料庫(Database)……………………………………………………81
4.1.9. 其他線上資料(Other online sources)…………………………84
4.2. 現況研究……………………………………………………………………94
4.2.1. 文件範圍數量……………………………………………………………94
4.2.2. 網址統計…………………………………………………………………95
4.2.3. 網址無法連結原因………………………………………………………96
4.2.4. 網路引用現況比較………………………………………………………97
4.3. 歸納與建議………………………………………………………………106
4.3.1. 引用格式規範歸納結果………………………………………………106
4.3.2. 歸納現況與建議………………………………………………………110
5. 結論與建議…………………………………………………………………114
5.1. 結論………………………………………………………………………114
5.1.1. 格式規範未全然涵蓋視覺藝術領域之網路引用……………………114
5.1.2. 目前碩士論文網路引用格式相當不一致……………………………115
5.1.3. 網路引用檢索成功率尚待提高………………………………………116
5.2. 建議………………………………………………………………………116
5.2.1. 網路引用格式建議……………………………………………………116
5.2.2. 對未來研究建議………………………………………………………118
引用文獻…………………………………………………………………………119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伯宇(2007)。《〈Defacement〉:互動式媒體藝術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
王聖文(2007)。《〈台北島〉:媒體藝術之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碩士班。
江昭穎(2006)。《閱讀城市:城市的形塑與蛻變之意象聯想創作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呂芬芳(2007)。《世代更迭中之傳統與現代:鄉愁、親情、現代立命之創作與探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視覺藝術研究所)。
吳宜澄、盧姵綺(2004)。《論文寫作格式手冊》。台北縣:桂冠。
ISBN:957-730-457-5。
吳華(2007)。《Helmut Newton時尚攝影中的觀看與女性裸體Gaze and Female Nude in Helmut Newton's Fashion Photography》,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組。
李思慧(2007)。《混雜:全球文化符碼的互文性》。碩士論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雕塑組。
李翠瑛(2007)。《台灣、大陸小學視覺藝術課程改革之比較研究:1997-2007》。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車益華(2006)。《記憶再構:用碎片形式架構我的繪畫創意》。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教學碩士。
林經堯(2006)。《無線感測器在互動式藝術之系統建置》,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林志鴻(2007)。《表現台灣次文化之數位繪畫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創作班藝術指導組。
高采琳(2007)。《觀想.軌跡:變動的存在意識高采琳創作自述》。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創作組。
胡懷今(2006)。《『1/2』之創作論述及影像創作歷程之藝術治療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動畫研究所。
書林編輯部 譯(2004)。《MLA論文寫作手冊》,版6。台北。書林。
ISBN: 957-444-072-4。Gibaldi,J. (2003). MLA handbook writer of research papers(6th ed.).
張進傳(2007)。《情境學習理論在國小跳鼓陣數學上的應用:以古亭國民小學跳鼓陣教學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教學碩士班。
張敏琪(2006)。《尋繹聖像:縷析隱匿的神聖靈光》,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黃于珊(2006)。《探索的印記:文化護照設計及參與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陳盈君(2006)。《策展操作運用於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教學碩士班。
陳姿貝(2006)。《結合社教機構資源的國小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以桃園縣大坑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陳玉玲、王明傑 譯(2004)。《美國心理協會出版手冊:論文寫作格式》,版5。
台北。雙葉。ISBN:986-7433-04-1。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ation. (2001). Publication manual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5th ed.).
陳姿貝(2006)。《結合社教機構資源的國小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以桃園縣大坑國小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陳靜怡(2007)。《文本與歷史的閱讀實踐:台灣當代藝術的二個階段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理論組。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版2。台北。心理。ISBN:957-702-684-2。
蔡美華 譯(2004)。《芝加哥大學寫作手冊》。台北。五南。ISBN:957-1136-999。Grossman,J. &Bennett,A. (2003).A manual for writers of term paper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15th ed. Chicago.
蔡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台北。藝術家。ISBN:978-986-7487-67-4。
鄭月秀(2007)。《網路藝術》。台北。藝術家。ISBN:978-986-7034-59-5。
盧姵綺(2003)。《《視覺藝術碩博士論文寫作手冊》之檢討》。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潘慧君(2006)。《愛麗絲夢遊仙境:三位國中視覺藝術教師遊歷故宮數位展覽的經驗探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
謝雅欣(2007)。《台灣街舞者服裝造型特徵與延伸義之多重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詹為琳(2007)。《《流動空間》建構一個超文本的敘事空間》,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臧又萱(2007)。《從一個中學個案探討網路融入教學對視覺藝術教學形成之轉變》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
簡珮如(2006)。《記憶.直覺.想像:“時間系列”水墨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
蘇雋詞(2007)。《超現實主義女性之神秘圖像:李歐娜拉。凱靈頓和萊米迪奧斯。法洛之圖像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班(視覺藝術研究所)。
羅寶珠(2006)。《新本土的潘朵拉:從台北畫派到悍圖社的轉變》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班。
英文部分: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Publication manual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5th ed.). Washington, DC. ISBN:1-55798-791-2.
Connolly D. (2004). Http/1.1.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www.w3.org/Protocols/rfc2616/rfc2616-sec10.html (2009/4/12).
Gibaldi, J. (2003). MLA hank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6thed.).台北:書林。ISBN:957-445-022-8.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The Chicago manaul of style(15th ed.). Chicago: Author. ISBN: 0-226-10403-6.
Wikipedia (2009). Kate L. Turabian.
http://en.wikipedia.org/wiki/Kate_L._Turabian (2009/5/25).
Wikipedia (2009).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cago_Manual_of_Style (2009/5/25).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策展操作」運用於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研究
2.
結合社教機構資源的國小藝術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以桃園縣大坑國小為例
3.
《視覺藝術碩博士論文寫作手冊》之檢討
4.
〈台北島〉—媒體藝術之創作研究
5.
記憶•直覺•想像-“時間系列”水墨創作研究
6.
尋繹聖像─縷析隱匿的神聖靈光
7.
情境學習理論在國小跳鼓陣教學上的運用以古亭國民小學跳鼓陣教學為例
8.
〈Defacement〉—互動式媒體藝術之創作研究
9.
混雜︰全球文化符碼的互文性
10.
表現台灣次文化之數位繪畫創作研究
11.
記憶再構—用碎片形式架構我的繪畫創意—
12.
無線感測器在互動式藝術之系統建置
13.
《流動空間》建構一個超文本的敘事空間
14.
世代更迭中之傳統與現代:鄉愁、親情、現代立命之創作與探究
15.
超現實主義女性之神秘圖像:李歐娜拉‧凱靈頓和萊米迪奧斯‧法洛之圖像研究
無相關期刊
1.
以空間建構教學進行「太陽的觀測」單元教學之成效研究
2.
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的人格特質、消費者知識與消費者行為之關係
3.
國小五年級學童科學學習態度與性別角色態度之關係
4.
教育學門大學生學習生活與生涯規劃關係之研究
5.
資源班教師提升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數學加減法文字題解題能力之行動研究
6.
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知識管理之研究
7.
團隊型組織在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為例
8.
運用合作學習改善班級人際互動:以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課程為例
9.
繪本教學對增進國小低年級學童適當表達生氣情緒成效之研究
10.
POE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學生科學學習動機之影響
11.
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
12.
九年一貫課程品德教育融入教科書之研究-以社會學習領域第三階段為例
13.
國小國語朗讀指導研究--以四五年級為對象
14.
桃園縣公立國小教師角色認知、對教師工會功能看法與其參與教師工會關係之研究
15.
國小學童巧固球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