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6 19:0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洪松田
研究生(外文):
Sung-Tien Hung
論文名稱:
警察查緝侵害智慧財產權案件權限與行使問題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he Study of Exercise and Competence of Investing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ity Right Infringement by Police
指導教授:
王服清
指導教授(外文):
Fu-Ching 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
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班
學門:
法律學門
學類:
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3
中文關鍵詞:
補充原則
、
正當法律程序
、
警察
、
搜索
、
臨檢
、
智慧財產權
外文關鍵詞: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
、
the police
、
search
、
raid
、
legitimated proceedings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587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0
落實智慧財產權之保護,本應從設置權責相當主管機關、建構健全智慧財產權法制、提供便捷有效司法救濟等方向著手,而司法警察在這其中又扮演何角色,另干預人民隱私、財產、自由權之侵害,執行該項強制處分時,須有正當性基礎,以符合法治國之要求。警察之任務,係以行政組織法上之警察機關為前提之概念。國家為增進人民福祉,乃設置各種行政機關,實施各種行政活動。各種行政機關係為擔當部份國家目的而設置。而所謂警察之任務,乃指作為組織體之警察所應擔任之事務之範圍。在警察國家時代,政府往往將將警察視為推行政令的萬靈丹,動輒使用警察手段,並賦予警察相當大的公權力,造成警察「無所不在」、「無所不能」與「無所不管」的境界。及至福利國家時代,政府組織分工愈形細密,各形各色的行政機關各自擔負其法定職掌的行政業務,且在其法定職掌內,賦予其應有的專業警察權。故本文主張,警察權不再集中壟斷在警察機關,而是分散在各有關行政機關之手。同時,警察任務亦大形緊縮,而僅限於防止對於公共安全與秩序的危險,以及除去對於公共安全與秩序的干擾。除這二項以外的任務,全由各該行政機關負責,警察只有在行政機關推行政令遭遇非法的抗拒或不法的攻擊之例外情形時,充當強制力,並以偵查犯罪作為一般性任務,以維護警察法律專業的威信。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hould star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etent authorities, construction of a legal system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rovision of convenient, speedy, and effective judicial remedies. What kind of role do the judicial police play in that then? Over and above, behind acts of intervention and enforcement, there should be bases of legitimacy to prevent the infringement of people''s privacy, property, and liberty, and so as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a country ruled by law. The tasks of the police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precondition of the police authority under the rule of Administrative Organic Law. And a variety of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verse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public’s welfare in a country. Every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is set for each of the purposes for the nation, and the so-called task of a police officer refers to the scope of his duti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al body. In a police state, the government often considered the police as a panacea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crees, the police force were resorted to very easily and frequently, and were also entitled with great power in law enforcement cases, which finally led to a world where the police were "everywhere", "omnipotent" and "all-inclusive”. As time passed by, in the era of the welfare state,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as become finer, and various kinds of executive authoriti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administrative portions of their statutory duties and entitled to their professional police power within the same domain. Therefore, the study holds that police power shall no longer be centralized in the police organizations, but should be distributed among the competent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t the same time, police tasks should be more tightly organized and be constricted to prevent and remove any interference with public safety and order. Aside from the tasks mentioned above, the competent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shall be in charge of the rest. The police shall be an executor and enforcer of the exceptions, such as illegal resistance or unlawful attack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decrees carried out by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nd, the police should take detecting crimes to be their common task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redibility of their lawful profession.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研究動機 1
第二項 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問題之提出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4
第一項 研究範圍 4
第二項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警察之概述 7
第一節 警察之意義 7
第一項 中國警察之意義 7
第二項 學理上之警察意義 9
第三項 實定法之形式警察意義 17
第四項 警察職權行使法上之警察意義 20
第二節 警察概念之演變與警察權限 20
第一項 警察概念之演變 20
第二項 警察權限 22
第三節 小結 24
第三章 狹義警察行使職權之法律原則 27
第一節 補充原則 27
第一項 意義 27
第二項 狹義警察協助其他機關執行職務 30
第二節 公共原則 35
第一項 意義 35
第二項 私權保護與狹義警察任務 36
第三項 狹義警察任意手段與公共原則 38
第三節 比例原則 39
第一項 意義 39
第二項 內涵 40
第三項 小結 43
第四章 警察職權行使之正當法律程序 45
第一節 正當法律程序之歷史發展 45
第一項 正當法律程序之起源 45
第二項 正當法律程序在我國大法官解釋之發展 47
第二節 「正當程序內涵」與「正當性之判斷標準」 49
第一項 正當程序內涵 49
第二項 正當性之判斷標準 51
第三節 我國憲法基礎 54
第一項 學說 54
第二項 大法官解釋 58
第三項 小結 61
第四節 特別正當法律程序 62
第一項 警察職權行使法 62
第二項 刑事訴訟法 65
第五節 小結 67
第五章 智慧財產局組織權限與專屬警察權之缺漏 69
第一節 行政組織設立之法律原則 69
第一項 憲法原理原則對行政組織之制約 69
第二項 行政組織與行政法之關聯 72
第二節 我國智慧財產局組織及職掌 77
第一項 前言 77
第二項 組織架構及業務職掌 78
第三節 狹義警察行政與一般行政任務分配 82
第一項 任務分配之演變趨勢 82
第二項 行政任務之分配原則 84
第三項 查緝侵害智慧財產案件應屬一般行政機關之權限 85
第四節 行政調查 86
第一項 行政調查之意義 86
第二項 行政調查之類型 94
第三項 智慧財產案件行政調查之問題 102
第五節 評析 103
第一項 查緝侵害智慧財產案件權限之歸屬及應有之作為 103
第二項 狹義警察查緝侵害智慧財產案件之權限界限 105
第六章 狹義警察查緝侵害智慧財產權案件之問題 109
第一節 相關內規有無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109
第一項 法律保留原則 109
第二項 檢討分析 119
第二節 臨檢權 122
第一項 狹義警察臨檢權概論 123
第二項 臨檢體系 126
第三項 狹義警察臨檢權之性質 130
第三節 搜索權 135
第一項 搜索之意義與分類 136
第二項 搜索之正當程序 139
第四節 二者區別及司法實務見解 143
第一項 臨檢與搜索區別 143
第二項 司法實務見解 148
第三項 小結 158
第五節 其他查緝職權之相關問題 162
第一項 在商標法方面之問題 163
第二項 在著作權方面之問題 164
第三項 小結 16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67
第一節 結論 167
第二節 建議 168
參考文獻 170
附錄:警察機關協助查緝侵害智慧財產權案件實施計畫 180
中文文獻
(一)中文專書
1.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出版,2001年11月,修訂再版。
2.李震山,警察行政法論-自由與秩序之折衝,2007年9月初版第1刷。
3.李震山,警察任務法,登文書局,1998年增訂4版。
4.李震山,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10月再修訂初版。
5.李建聰,警察法規逐條釋義,自版,2001年。
6.李惠宗,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4版第1刷。
7.李建良/陳愛娥/陳春生/林三欽/林合民/黃啟禎合著,行政法入門,2005年2月2版2刷。
8.李湧清,警察勤務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1996年增訂2版。
9.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增訂8版。
10.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台北市,自行,2004年6月3版。
11.林山田,犯罪問題與刑事司法,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8月2版。
12.林紀東,行政法原論(下),台北,正中書局,1980年3月。
13.林紀東,行政法,三民書局,1992年9月再修訂初版。
14.林錫堯,行政法要義,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9月3版1刷。
15.林石猛,行政訴訟類型之理論與實務,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6月2 版。
16.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總論編,2000年。
17.林鈺雄,搜索扣押,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初版2刷。
18.邱華君,警察學,千華數位文化,2008年11月第8版。
19.洪文玲,論行政調查,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 「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2月初版。
20.洪文玲,論行政調查法制,三鋒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21.許育典,憲法,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7月,3版第1刷。
22.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元照出版,1999年3月初版1刷。
23.許宗力,論法律保留原則,收於法與國家權力,元照出版社,2006 年8月。
24.翁岳生編,行政法二○○○,黃錦堂著,第六章 行政組織法之基本問題,2000年3月2版。
25.高金桂,利益衡量與刑法之犯罪判斷,元照出版社,2003年2月初版。
26.陳立中,警察行政法,1992年增訂版。
27.陳敏,行政法總論,新學林出版社,2004 年11月。
28.陳清秀,依法行政與法律的適用,收於翁岳生主編行政法,翰蘆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1月。
29.陳弘毅,警察行政行為與偵查行為之研究,收錄於最新警察實用法律解說,1999年。
30.陳新民,行政法,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10月初版2刷。
31.梁添盛,警察法專題研究(二),著者自印,2006 年8月2版。
32.梁添盛,警察法專題研究(一),中央警官學校出版社,1995年。
33.梁添盛,警察權限法,台北,著者印行,2000年8月初版。
34.梅可望,警察學原理,臺灣警察專科學校,2002年。
35.黃俊杰,行政法,三民書局,2005年9月初版。
36.黃東熊、吳景芳合著,刑事訴訟法論,三民書局,2001年10月修訂4版。
37.董保城、法治斌,憲法新論,2005年1月,2版。
38.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元照出版,2003年10月,2版第1刷。
39.蔡震榮,警察職權行使法概論,元照出版,2004年12月初版1刷。
40.蔡震榮、黃翠紋合著,現代警察概念與職能之發展趨勢,收錄於王寬弘等合著,警察學總論,五南圖書出版,2001年02月初版。
41.蔡震榮,行政法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五南圖書公司,1999年10月初版。
42.蔡震榮,行政執行法,2001年1月增訂二版。
43.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四人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學林文化,2001年2版。
44.蔡庭榕,論警察職權行使規範,收錄於《各國警察臨檢制度比較》,五南圖書,2002年8月初版1刷。
45.鄭善印,我國實證法上警察的臨檢行為與國民權力,收錄於中央警大教授合著,《各國警察臨檢制度之比較》,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初版1刷。
46.薩孟武,政治學,三民書局,1990年4版。
(二)中文期刊
1.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頁164。
2.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法學叢刊第179期,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124) ,頁11。21。
3.王立達,我國行政調查制度之法制化,憲政時代第24卷第4期,1999年4月,頁61。
4.何賴傑,逮捕、搜索與扣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2001年8月,頁120。
5.李震山,論職務協助行為及其救濟之相關問題,台灣本土法學第30期,2002年1月,頁100。
6.李震山,「『道路交通安全行政法制』之建構與問題舉隅」,台灣本土法學63期,2004年10月,頁112。
7.李震山,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9期,2004年5月,頁32-33。35-36。
8.李震山,論警察干預權,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第23卷四期,1993年6月,頁8-9。
9.李震山,論行政程序之民主法治化,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1期,1997年9月,頁14。
10.李震山,「從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談警察臨檢的法制與實務」,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3期,2002年4月,頁71。
11.李建良,論基本權利之程序功能與程序基本權,憲政時代,季刊,第29卷第4期,2004年3月,頁528。
12.李建良,從公共工程弊端談公平交易委員會之行政調查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8期,1996年11月,頁14。
13.李建良,行政法第十講──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2006年11月,頁45、47。48。49。
14.李建良,行政法第八講──近代行政法史要略-西洋近代前期篇,月旦法學教室,第38期,2005年12月,頁34-35。
15.李建聰,釋字五三五號解釋後警察機關因應作為之檢討,警學叢刊第34卷第3期,2003年11月,頁43。
16.法治斌,人權保障與司法審查-憲法專論(二),月旦,1994年1月,頁336。
17.邱華君,警察法修正之芻議,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1卷第5期,2001年3月,頁184。
18.林山田,緊急逮捕權的立法問題,收錄於自立晚報叢書之歷史作見證,1982年,頁80。
19.林鈺雄,刑事訴訟法強制處分部分條文修正研討會乙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9期,2001年2月,頁46。
20.柯慶賢,論修正之搜索及扣押,法學評論,第67卷,第4~6期合刊,頁4。
21.洪文玲,論國家安全法之國境安全檢查(上),律師雜誌第234期,1999年3月,頁79。
22.洪文玲,警察職權行使法通知到場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2期,2005年7月,頁143。
23.洪文玲,論警察對營業場所之檢查權,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6期,頁132。
24.許文義,從時代潮流變革探討當前警察法演進之趨勢-以德國法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0卷第1期,1999年7月,頁321-348。
25.許宗力,基本權程序保障功能的最新發展-評司法院釋字第488號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頁155。
26.郭介恆,正當法律程序,收錄於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第2冊行政法總論/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1998年初版,頁134。
27.章光明,警察與人權一條流動其間的界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1期,2004 年7月,頁4。
28.陳春林,「警察任意手段的職務行為」,警學叢刊,第17卷第2期,1986年12月,頁8-12。
29.陳景發,論行政調查之法的統制,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創刊號,1996年3月,頁76。
30.湯德宗,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之內涵與落實,憲政時代,第25卷,第4期,頁4。
31.湯德宗,具體違憲審查與正當程序保障,大法官釋字第535號解釋的續構與改造,憲政時代季刊,第29卷第4期,頁457。
32.蔡維音,德國基本法第一條人性尊嚴之探討,《憲政時代》,第18卷第1期,1992年,頁38。
33.蔡震榮,德國與我國警察概念之發展,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9卷第1期,2008年7月,頁9。
34.蔡震榮,警察職權行使法對臨檢適用的探討,警光雜誌第593期,2005年12月,頁4。
35.蔡庭榕,論警察臨檢之發動門檻-「合理懷疑」與「相當理由」,警察法學創刊號,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法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頁34-35。
36.蔡庭榕,論警察攔檢之法規範─以美國警察對行人及汽車攔檢為例,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6期,頁18。159。
37.蔡墩銘,警察應否具有緊急逮捕權,收錄於自立晚報叢書之歷史作見證,1982年,頁29。
38.廖元豪,美國憲法釋義學對我國憲法解釋之影響-正當程序、政治問題與方法論之比較-,憲政時代,第30卷1期,2004年7月,頁9。
39.廖元豪,法律保留與基本權保障之脫鉤-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63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5期,2004年2月,頁20。34-35。
40.廖怡貞,限制欠稅人出境制度合憲性之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2 期,2001年5月,頁81。
41.劉宗德,日本行政調查制度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52期,1994年12月,頁111。
42.鄭善印,實定法上警察臨檢行為與市民的權利,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7期,頁127。
43.鄭善印,警察職權行使法解釋架構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4卷3期,2003年11月,頁23。
44.鄭陽錫,警察職權行使法之特色與對警察工作之影響,警光雜誌第564期,2003年7月,頁30。
45.羅建勛,臨檢性質與搜索分野之研析,嘉義律師會刊第3期,1997年,頁11。15-16。
(三)博碩士論文
1.王綺華,行政調查與國家賠償,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頁15。
2.王志民,論警察臨檢權與司法強制處分權之界限,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頁47。116-120。
3.王珍珠,警察約談、盤查、同行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頁7。65-66。
4.方文宗,搜索扣押取得證據之正當性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頁34-35。98-102。
5.何達仁,從政組織法原理論警察法之修正,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頁31。
6.李坤,從刑法角度觀察狹義警察之強制勤務-以臨檢、拘捕、搜索與剝奪他人行動自由、強制、侵入住宅構成要件之關係為研究核心,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頁15-21。
7.李居霖,臨檢與強制處分之分際研究,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頁13-14。16-17。24-28。
8.涂朝興,行政私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頁62。
9.張家芳,論行政程序法於租稅行政上之適用-以事前正當行政程序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頁8-11。
10.章惠傑,從法治國觀點論我國警察法─以警察任務及職權為主,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頁9-11。80。97。
11.陳慶才,勞資爭議處理機制之研究-以信立化工罷工事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頁97。
12.陳建宏,警察職權行使法之商榷,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頁48。68-69。
13.陳柏年,警察臨檢法制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頁1。86。
14.黃友梅,從正當法律程序論外國人行政收容—以我國入出國及移民法為中心,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頁68-71。
15.黃志成,我國保護智慧財產權體系與執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國家事務與管理在職進修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頁60-62。72。
16.葉明軒,稅捐層級化法律保留體系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法所,碩士論文,2008年,頁11-14。
17.蔡進良,行政程序中之正當法律程序-憲法規範論,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頁48。131-133。139-140。
18.蔡秀卿,行政調查法制之探討,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研究所公法組,碩士論文,2006年,頁4。13。14。103。104-105。
19.蔡琇媛,行政調查之研究—以公平交易法之規定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頁1。20。
20.趙錦貴,我國海洋事務組織之研究-以海岸巡防署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頁24-29。
21.鄭進來,既成道路損失補償之研究 -以法律保留原則為中心,玄奘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頁40-43。53。54-55。
22.劉思祖,從「依法行政」觀點檢證「管制藥品管理條例」之稽核問題,國立陽明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頁79-81。
23.盧廷彰,警察職權行使法中監視錄影器設置管理之法律問題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6年,頁82-83。
(四)其他
1.李建良,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德國法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92年度學術研討會-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
2.李震山主持,警察職務執行法草案之研究,警政署1999年委託研究案。
3.林明鏘,「警察職權行使法之基本問題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2005年12月。
4.法治斌、劉宗德、董保城、洪文玲合著,行政檢查之研究,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編印出版,1996年6月。
5.智慧財產法院98年度刑智上易字第32號刑事判決。
6.陳愛娥,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以我國法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92年度學術研討會-正當法律程序與人權之保障。
7.梁添盛,行政警察活動與司法警察活動,中央警大法律系2004年法律學術研討會「行政警察與司法警察之交錯」論文集(第一場)。
8.湯德宗,行政立法程序之研究,收於行政程序法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計畫),1990年。
9.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816號判例。
10.最高法院91年度臺上字第535 號刑事判決。
11.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95年度偵字第28383號不起訴處分書。
12.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96年度偵字第4277號起訴書。
13.蔡庭榕,論警察之查證身分,收錄於中央警大行政警察學系九十二年度「刑事訴訟法(交互詰問制)與警察職權行使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4.緝私法規與緝案處理,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1990年7月修訂三版。
15.《警察職權行使法逐條釋義》,內政部警政署2003 年11月。
16.簡建章,論警察偵查犯罪活動之法規範,收錄於中央警察大學,「警察職權法制」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2月。
二、外文文獻
(一)外文專書
1.(日)戒能通孝,警察権,岩波書店,1970年8月。
2.(日)藤田宙靖,「二一世紀の社会の安全と警察活動」,氏著「行政法の基礎理論(上巻)」所收,有斐閣,2005年10月。
3.(日)片岡聰,警察權行使之界限,東京法令出版株式會社,昭和57年6月。
4.(日)田上穰治,警察法,有斐閣,昭和59年。
5.(日)佐藤幸治,憲法,青林書院,平成2年(1990)4月10日新版。
6.(日)金子秀夫,稅務行政と適正手續,ぎょうせい發行,平成6年5月再版。
(二)外文期刊
1.(日)柳瀨良幹,警察の概念,東北帝大法學4卷11號,1935年11月,頁3。
2.(日)島田茂,「西ドイツ警察法における予防的警察活動の法理(1)」,橫浜市立大学論叢(社会科学系列)34 巻1‧2 合併号,1983 年3月,180頁以下。
3.(日)島田茂,「ドイツ警察法における職務質問の権限と個人情報の保護」,橫浜市立大学論叢(社会科学系列)51 巻1‧2‧3 合併号,2000年3月,頁101以下。
4.(日)島田茂,「ドイツにおける予防警察的情報収集活動と侵害留保論」,吉川経夫編「各国警察制度の再編」,法政大学現代法研究所,1995年5月,頁166以下。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行政程序中之正當法律程序─憲法規範論
2.
警察臨檢法制之研究
3.
行政調查法制之探討
4.
警察約談、盤查、同行問題之研究
5.
從「依法行政」觀點檢證「管制藥品管理條例」之稽核問題
6.
警察職權行使法中監視錄影器設置管理之法律問題研究
7.
行政調查之研究-以公平交易法之規定為中心
8.
論行政程序法於租稅行政上之適用-以事前正當程序為中心
9.
搜索扣押取得證據之正當性探討
10.
稅捐層級化法律保留體系之研究
11.
論警察臨檢權與司法強制處分權之界限
12.
從行政組織法原理論警察法之修正
13.
法治國家之行政私法
14.
行政調查與國家賠償
15.
我國海洋事務組織之研究-以海岸巡防署為中心
1.
7.李建良/陳愛娥/陳春生/林三欽/林合民/黃啟禎合著,行政法入門,2005年2月2版2刷。
2.
11.林山田,犯罪問題與刑事司法,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8月2版。
3.
40.蔡震榮、黃翠紋合著,現代警察概念與職能之發展趨勢,收錄於王寬弘等合著,警察學總論,五南圖書出版,2001年02月初版。
4.
43.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四人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學林文化,2001年2版。
5.
45.鄭善印,我國實證法上警察的臨檢行為與國民權力,收錄於中央警大教授合著,《各國警察臨檢制度之比較》,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初版1刷。
6.
1.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頁164。
7.
3.王立達,我國行政調查制度之法制化,憲政時代第24卷第4期,1999年4月,頁61。
8.
4.何賴傑,逮捕、搜索與扣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5期,2001年8月,頁120。
9.
5.李震山,論職務協助行為及其救濟之相關問題,台灣本土法學第30期,2002年1月,頁100。
10.
6.李震山,「『道路交通安全行政法制』之建構與問題舉隅」,台灣本土法學63期,2004年10月,頁112。
11.
7.李震山,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9期,2004年5月,頁32-33。35-36。
12.
9.李震山,論行政程序之民主法治化,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1期,1997年9月,頁14。
13.
10.李震山,「從釋字第五三五號解釋談警察臨檢的法制與實務」,臺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3期,2002年4月,頁71。
14.
12.李建良,從公共工程弊端談公平交易委員會之行政調查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8期,1996年11月,頁14。
15.
13.李建良,行政法第十講──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2006年11月,頁45、47。48。49。
1.
組織公平氣候、組織政治、主管部屬關係、工作敬業心與工作表現之關係-以警察人員為例
2.
有機農場體驗行銷、體驗價值、滿意度與忠誠度之研究
3.
醫療過失除罪化之研究
4.
知覺風險對服務品質與購買意願之探討—以台大雲林分院使用自控式止痛之病患為例
5.
刑事傳聞法則-特信文書之研究
6.
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班學生學習動機與 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7.
師法大自然-另類及仿生擬態的服裝設計教學模式
8.
光纖干涉儀應用於粒料中鈣離子量測之研究
9.
光學干涉儀之特性與粗細粒料氯離子檢測之應用討論
10.
高中職教師使用教學部落格行為意圖之研究:以資訊科技的個人創新性與科技接受模式觀點
11.
曾衍東《小豆棚》之思維研究
12.
醫師過勞情形探討-以嘉義地區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
13.
尿液生化潛血反應偽陽性異常原因之探討
14.
論醫療業務過失之損害賠償制度
15.
再造澎湖灣傳奇- 澎湖文化觀光資源之保存與活化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