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測試的 15 株白腐真菌中, 以 7號分離株對偶氮染料(Orange G)的去色 效果最好, 預先於 1/2 PDB 4 天培養的完整培養液, 在加入100 ppm 染 料後 2 小時, 即有 93% 的去色效果. 7 號分離株的生長適溫是 28-34℃. 測試的三種碳源中 (1%葡萄糖、1%β-纖維素、1%α-纖維素) , 以1%葡萄糖的利用最好, 產生最大量的菌絲乾重, 對染料的去色效果也 最好. 三種緩衝培養液中(磷酸鉀、醋酸鈉、DMS緩衝培養液),以培養於磷 酸鉀緩衝培養液的菌絲乾重最重, 但三種緩衝培養液於加入染料後 8 小 時測試, 對染料都有 80% 以上的去色效果,顯示菌絲乾重與去色效果無正 相關. 不同培養組成分對 7號分離株培養濾液的去色效果有明顯的差異, 預先培養於 1/2 PDB 4 天的培養濾液,在加入染料後 2 小時,能將 75% 以上的染料去除, 但培養於 LN(低氮)之培養濾液, 完全沒有去色效果. 7 號分離株培養於 HN(高氮)之濾液及漂洗菌絲,其去色效果優於 LN 及 1/2 PDB, 此現象不同於 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去色作用,因 為 P.chrysosporium 需在養分缺乏的情況下才有去色作用 . 不同緩衝溶 液中以 pH 5、6 的去色效果較好,但所測試的緩衝溶液,對漂洗菌絲的去 色效果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一般而言,不同培養液會影響酵素的產量, 以培 養於 1/2 PDB培養液可得最高的酵素活性, 但所測試的四種酵素(Lignin Peroxidase、Manganese dependent Peroxidase、 Laccase、Glyoxal oxidase)與 Orange G 的去色作用似乎無關.經固定化作用之菌絲小球,其 去色效果與未經固定的菌絲無明顯差異,而不同的固定方法會影響去色效 果,而活性碳的添加與否,並不影響菌絲小球的去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