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n, S. 、Jane, W.(1998)。開啓喜悅之門:幽默藝術(敖軍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2)
Anno, M. (2003). Anno’s Spain. 出版地: Philomel。
Barklem, J. (圖/文)(2004)。芭比的寶寶(高明美釋)。台北:經典傳訊文化。(原著出版於2001年)
David, M(2001)。鴿子的羅馬(吳倩怡釋)。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7)
Ihad, H. (1993)。後現代的轉向-後現代理論與文化論文集(劉象愚譯)。台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於1987)
Stein, R.(2003)。人生的幽默藝術(王笑東譯)。台北:達觀。
Martin, S.(2005)。彩繪童書—兒童讀物插畫創作(周彥璋譯)。台北:視傳文化。(原著出版於2004)
Martin, S.(2008)。童書插畫新世界(曾秀鈴譯)。台北:積木文化。(原著出版於2007年)
Peter, S.(2003)。我有一隻狗(黃聿君釋)。台北:格林。(原著出版於2002)
Peter, S.(2000)。小女兒長大了。台北:格林。(原著出版於2002)
Peter, S.(2000)。三支金鑰匙(小野譯)。台北:格林。(原著出版於2001)
Veronique, W.(攝影)、Joelle, L.(文)(2001)。小尚的巴黎(邱瑞鑾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3)
三又一木(繪)、楊宗哲(文)(2006)。台灣園林之美板橋林家花園。台北:聯經。
王岳川(1992)。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
洲美國小(2007)。台北市北投區洲美國小慶祝四十週年校慶紀念專輯。台北:洲美國小。
台北市北投區洲美龍舟文化全球資訊網(屈原宮)(n/d)。搜尋於 2010.2.20,自http://sites.google.com/site/beitouquyuan/zhou-mei-huan-jing-li-shi
伊彬(2008)。插畫與電視廣告之實徵美學。台北:Airiti Press.。
伊彬、黃姿瑛、陳怡今(2010)。紀錄式繪本創作:以洲美國小為核心的社區風貌呈現。梁桂嘉(主持人), 設計創作與實物。 第一屆國際設計創作與實物研討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
柯倩華(2006)(n/d)。從小扎根-談繪本教育的重要性 (一)。貓頭鷹閱讀室。搜尋於 2010.8.16,自http://owllibrarymy.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 1784.html
柯倩華(2006)(n/d)。從小扎根-談繪本教育的重要性 (二)。 貓頭鷹閱讀室。搜尋於 2010.8.16,自http://owllibrarymy.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1784.html
何東平(1993)。立可用幽默定理。台北:圓神。
李文東(1995)。無厘頭幽默定律。台北:太雅。
李文堯、林心雅(2007)。 地圖會說話:不可不思議的GIS。台北:時報。
房柏成(2006)(n/d)。舞動兒童心靈─闡析兒童繪本的教育價值。 自閉症不說話的天使。搜尋於2010.8.22,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oMOGwhqTFwPAd.jDwz6KNnNSXDyn/article?mid=8342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2005)。繪本之力(林真美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1)
孟樊、鄭祥福(1997)。後現代學科與理論。台北:生智。
南雲治嘉(2008)。繪本設計(巫玉羚譯)。台北:楓書坊文化。(原著出版於2001)
朱源泉(2006)(n/d)。從小扎根-談繪本教育的重要性 (一),貓頭鷹閱讀室 。搜尋於2010.8.16,自http://owllibrarymy.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1784.html
柯倩華(2006)(n/d)。從小扎根-談繪本教育的重要性(二),貓頭鷹閱讀室 。搜尋於 2010.8.16,自:http://owllibrarymy.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2954.html
朱立元(2006)(n/d) 搜尋於 2010.8.11。關於現代性問題再思考。 美術研究 。自http://www. aesthetics.com.cn/s35c401.aspx
松岡達英(圖)、田川日出夫(文)(1995)。失去生命的小島(黃郁文釋)。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有限公司。
松岡達英(1992)。坐機器人遊世界(台英編輯小組譯)。 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有限公司。
徐素霞(2002)。台灣兒童圖畫書導賞。台北:藝術館。
海野一隆(2002)。地圖的文化史(王妙發譯)。台北:新星。
郝廣才(2006)。好繪本如何好。台北:格林。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高野孟(2003)。最新世界地圖讀法(葉秋蘭譯)。台北:玉山社
陳書梅(2008)。兒童情緒療癒繪本解題書目。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陳裕發(n/d)。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搜尋於 2010.8.11。自www.tiec.tp.edu.tw/lifetype/get/.../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ppt
馮國濤(2007)。因為幽默人生無限開闊。台北:達觀。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藝術家。
楊華峰(圖)、王金明(策劃)(2007)。天安門老景圖。中國:北京經典博雅旅遊。
經典意像珍藏台灣-數位典藏國家計畫(n/d)。搜尋於 2010.5.1。地圖分類。自 http://gis.ascc.net/MapClassification/
葉詠琍(1986)。兒童文學。台北:東大圖書。
落合惠子(2008)。繪本屋的100個幸福處方。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2006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n/d)。 搜尋於 2010.5.1。地圖。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地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n/d)。 搜尋於 2010.5.1。後現代主義。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後現代主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n/d)。 搜尋於 2010.5.1。無厘頭。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無厘頭#.E6.89.8B.E6.B3.95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n/d)。 搜尋於 2010.8.3。荒謬。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荒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n/d)。 搜尋於 2010.8.10。幽默。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幽默
蔡孟裔等(2000)。新編地圖學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潘家成(2005)。地圖學原理。台北:三民。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台北:揚智文化。
鄧美雲、周世宗(2004)。繪本玩家DIY。台北市:雄獅圖書。
聞祝達、石慶得(1999)。資訊時代的地圖學教育。地圖,10。 搜尋於 2010. 8.16。自http://www.ceps.com.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1&jnlptype= 1&jnltype=463&jnliid=4481&issueiid=78814&atliid=1487518賴進貴(1999)。中小學生地圖認知之研究。地圖,10期。 搜尋於 2010. 8.16。自 http://www.ceps.com.tw/ec/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1&jnlptype=1& jnltype=463&jnliid=4481&issueiid=78814&atliid=1487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