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5 20: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韓澤民
論文名稱:儒家道德觀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Confucianism Morality
指導教授:吳進安吳進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u, Chin-An
口試委員:翁敏修蕭宏恩
口試委員(外文):Weng, Min-HsiuHsiao, Hung-En
口試日期:2017-06-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漢學應用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道德觀道德意涵道德價值系統現代意義
外文關鍵詞:moralityimplication of moralityvalue system of moralitycontemporary socie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95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中國哲學主要是追求生命的意義,因為關心生命,所以首先有德性的觀念出現。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學說,儒家思想主旨以「道德」為主體,建立而產生系統性的學說。
因此本文主要動機與目的:一是深入探討儒家道德觀的意涵,瞭解其根源與內涵;二是對照儒、道之不同觀點,以彰顯儒家思想之特色;三是從回顧文獻中,期望針對此領域以不同的角度提出看法;四是如何藉由儒家道德觀重新建立起有當代社會的道德與和諧的社會氛圍。
本文論述之範圍以先秦孔、孟學說為主體,儒家學說的經典為佐證與依據,多方論證各項觀點,來說明儒家「道德觀」的意涵。並進一步以道德為核心,建立「道德觀」的價值系統,將儒家思想道德觀的價值的以「系統性」來呈現。
最後結論,分別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五點發現與看法,期望對未來儒學研究與現代社會的道德建立有所貢獻。

The purpose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the pursuit of quality lif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implication of life is moral concept. The main doctrine of Chinese culture is Confucianism and the core theme Confucianism is the morality.
This thesis have four motivations: First, survey the implication of morality of Confucianism. Second, compare the different view of Confucianism and Daoist(Laozi). Third, we try to find out different implication from previous literatures. Fourth, try to construct the morality for contemporary society.
This study focus on Pre-Chin Confucianism and according to the Four Books(The Analects、The Mencius、The Great Learning、The Mean), and this thesis is analyzing the value system of morality of Confucianism by the self-awareness、Human relations and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cosmic).
From this study of discussion above, I point out five discovery for morality of Confucianism, and hope modern society can benefit from the new implication of morality of Confucianism.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文獻回顧
第二章 「道」與「德」本義與道家老子觀點與比較
第一節 「道」與「德」本義與儒家論述
第二節 由老子觀點解讀「道」與「德」
第三章 儒家道德意涵
第一節 儒家道德學說的歷史脈絡
第二節 道德的自覺
第三節 道德的內涵與規範
第四節 道德的實踐
第四章 儒家道德價值系統之呈現
第一節 自我關係
第二節 人際關係
第三節 與天地萬物關係
第五章 儒家道德觀的現代意義
第一節 科技時代的特色
第二節 傳統到現代的新道德觀之建立
第三節 儒家可能之貢獻
第六章 結論
一、古籍文獻
1. 東周•《論語》、《孟子》;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2. 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一‧二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4.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二‧三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5.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八‧十一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6. 清‧王先謙:《諸子集成‧第二冊荀子集解》,臺北:中華書局,2013年。
7. 清‧宋常星:《道德經講義》,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二、專書
1.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5年。
2.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2012年。
3. 李學勤:《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4. 吳怡、張起鈞:《中國哲學史話》,臺北:三民書局,1964年。
5. 吳進安:《哲學與人生》,臺北:五南出版社,2010年。
6. 吳進安:《墨家哲學》,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7.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出版,2007年。
8. 余秋雨:《君子之道》,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15年。
9. 杜保瑞、陳榮華:《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年。
10. 周啟成注譯:《新譯昌黎先生文集》,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11.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冊》,臺北:水牛文化公司,2014年。
12. 徐芹庭、徐耀環:《細說大戴禮記》,新北市:聖環圖書有限公司,2016年。
13.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
1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
15. 陳榮捷:《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2016年。
16.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17. 劉勳:《春秋左傳精讀•第二冊》,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
18. 羅少卿注譯:《新譯說苑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三、期刊論文
1. 馮時:〈儒家道德思想淵源考〉,《中國文化研究》(2003年6月),頁77-93。
2. 廖秀珍:〈《周易》「道」「德」觀與儒、道二家「道」「德」觀探析〉,《明新學報》第33卷( 2007年7
月),頁129-139。
3. 溫明麗:〈PACT道德規範模式在網路倫理的運用:本質與內涵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卷3期(2006
年),頁1-24。
4. 戴璉璋:〈儒家慎獨說的解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三期(2003年9月),頁211-234。
5. 譚明冉、傅永軍:〈如何在全球化過程中重建中國哲學〉,《哲學與文化》第四十三卷第四期(2016年4
月),頁181-194。
6. 熊自健:〈徐復觀論民主政治〉,《鵝湖學誌》第十期( 1993年6月),頁29-55。

四、學位論文
1. 卓素娟:《先秦儒家道德觀對現代問題的啟示》,(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4年12
月)。
2. 周宇亭:《孟子道德思想研究-成德之教的兩個進路》,(新竹:國立中央學中國文所碩士論文,2015年2月)
3. 林雅惠:《修己安人—《論語》仁學思想之闡析》,(宜蘭:華梵大學國立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年12月)
4. 黃秋韻:《先秦儒家道德基礎之研究──兼論「惡」的問題》,(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年6月)
5. 殷正淯:《孟、荀倫理思想之探源與比較》,(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1月)
6. 蔡岳璋:《孟子聖人觀研究》,(宜蘭:華梵大學國立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7月)
7. 陳一弘:《春秋時期之道德:以《左傳》、《國語》為中心》,(台中: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4年6月)
8. 潘彥安:《論唐君毅「自我超越」的工夫歷程:以《道德自我之建立》為中心》,(新竹:國立中央大學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12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