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6 09:3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政融
研究生(外文):Jheng-rong Cai
論文名稱:以EOQ模式模擬生態水池水量管理機制
論文名稱(外文):Simulation of water control mechanism in ecological ponds by EOQ model
指導教授:鄭政利鄭政利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g-Li 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系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9
中文關鍵詞:生態水池水量管理模式EOQ模式降雨分佈生態需水量
外文關鍵詞:Eco-pondwater controleconomic order quantitydistribution of rainfallEco water Deman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2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在建築基地內設置生態水池對生物導入、都市防洪與微氣候改善具有實質上的效益。然而,生態水池是一個複雜、動態的系統,包含水、能量、砂石、土壤與豐富的生物群,也因為其環環相扣之複雜生態系統,所以生態水池需要足夠的時間來調整與平衡。在營造生態水池的過程中,水量控制與管理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如何配合現地環境條件,提供持續且充足供給生態所需用水,維持生態體系正常運作,這部分有賴於建立一套水量管理機制。本研究針對此部分進行探討,導入存貨管理(EOQ)模式後,建立一水池水量管理機制,進而探討其適用性,並針對降雨分區設置生態水池之節水效益,以及水量管理模式運用在生態水池之節水效益進一步探討。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北部Ⅱ區及北部Ⅳ區與外島Ⅱ區節水效益最佳;而中部Ⅰ區及外島Ⅰ區節水效益最差。又以北部地區整體節水效益較佳,而在各區域中以山區節水效益明顯優於平地,主要受降雨量與頻率所影響。在生態水池整水文年所需人工補注量最大的時期為2月至4月;而8月至9月受颱風雨影響則所需人工補注量最小。在節水效益研究結果顯示,兩種模式給水的差異量,達其730噸;顯示出水量管理模式具有一定成效之節水效益。
Building up the Eco-pond in the architectural plan obtains a substantial effect upon animals , plants arrangement ,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microclimates improvement. However , Eco-
ponds an a complicated and dynamic system, including water, energy, sandstone, soil and plentiful clime. Because of the complicated system with the correlation, the Eco-pond req-
uires sufficient time to adjust and balanc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Eco-pond,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How to accord with the local condi- tion and to provide continuous and sufficient water whic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requires , together with 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depend on setting up a system for water managemen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ssue abo- ve. After leading in the EOQ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model,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system for water control of the pond. Furthermore, it shall be discussed its appropriateness and it shall be explored the effects and benefits of water economy on setting up the Eco-
pond with separated area of rainfall, along with the operation of water management model on water economy of the Eco-pond.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it shows that there is the best effect and benefit of water economy in N2 and N4 and O2 . Instead, there is the worst eff-
ect and benefit of water economy in M1 and O1 . In addition, it also shows that the effect and benefit of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 of Taiwan is the best. Moreover, among the areas of this study, the effect and benefit of water economy in the mountain areas i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flat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e influence of the amount as well as frequent-
tcy of the rain. The period when the Eco-pond requires most to re-supply by manmade is from February to April, while August and September are the period when the Eco-pond requires least on re-supplying by manmade owing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rain due to the typhoon. As the study result of water economy showed, the different amount between the two models of water supply is up to 730 ton, which also shows that the model of water supply management has respectable effects and benefits on water economy.
目錄
論文摘要 ...................................................Ⅰ
誌謝 .......................................................Ⅳ
目錄 .......................................................Ⅴ
圖目錄 .....................................................Ⅷ
表目錄 .....................................................XI
符號表 ....................................................XⅢ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與範圍 3
1-2-1 研究目的 3
1-2-2 研究範圍 4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5
1-3-1 研究方法 5
1-3-2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2-1 生態水池設計手法與類型 7
2-1-1 生態水池設計手法 7
2-1-2 生態水池類型 12
2-1-3 相關論文研究 17
2-2 生態需水量之理論與研究 20
2-2-1 水面蒸發量 22
2-2-2 土壤滲透量 25
2-2-3 植物需水量 26
2-2-4 生物需水量 29
2-3 氣候資料與相關研究文獻 29
2-3-1 降雨分區 31
2-4 存貨管理理論 33
第三章 水量管理評估模式之建立 39
3-1 評估因子之建立 39
3-1-1 流入水源 40
3-1-2 流出水源 41
3-2 評估模式之推估 44
3-2-1 動態存貨管理模式 44
3-2-2 評估模式建立 45
3-3 案例試算與討論 49
3-3-1 案例選擇與原則 49
3-3-2 案例試算 51
3-4 試算結果與分析 66
第四章 效益評估之分析 69
4-1 降雨型態之建立 68
4-2 樣本水池之選定 76
4-3 分區節水效益之推估 81
4-3-1 樣本水池A需水量定量 81
4-3-2 各降雨分區水池水量變動模擬 83
4-3-3 分區節水效益之分析 90
4-4 模式節水效益之推估 95
4-4-1 樣本水池B需水量定量 95
4-4-2 水池給水量運算 97
4-4-3 水池節水效益之分析 99
4-5 小結 101
第五章 結論 103
5-1 結論 103
5-2 後續研究與建議 105
參考文獻 .................................................. 107
中文部分
A-01 徐義人,1995,<應用水文學>,P53∼P180,大中國圖書公司。
A-02 林立韙、鄭政利、陳子淳,2005,<建築基地內生態水池池底構造入滲性能之實驗
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A-03 鄭政利、廖朝軒,2005,<建築基地保水貯集技術設計規範與法治化之研究,子計劃
二:研擬雨水貯集利用設計技術規範與法治化工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研究
報告。
A-04 彭國棟,2001,<如何營造有生命力的生態水池>,自然保育季刊,2001/9。
A-05 郭瓊瑩,2005,<生態水池研究案>,內政部營建署委託研究報告。
A-06 楊志峰、崔保山、劉靜玲、王西琴、劉昌明,2002,<生態環境需水量理論、方法與
實踐>,P1∼P103,北京科學出版社。
A-07 宋冠潔,2004,<休閒農場永續經營之水資源管理模式-以彰化縣田尾鄉為例>,P37
∼P39,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A-08 郭一羽,2003,<水域生態工程>,滄海書局。
A-09 賴恩華,2002,<以人工濕地處理工業廢水之研究>,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A-10 蔡厚男,2000,<生態水池DIY推廣手冊>,財團法人七星農業發展基金會。
A-11 吳朝景,1980,<布袋蓮蒸發散量之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A-12 陳泰然,1994,<台灣梅雨季之豪雨研究>,大氣科學。
A-13 劉衍准,1974,<台灣五地之溫度分析與降雨量統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A-14 吳明進,1994,<台灣的氣溫和降水之長期變化>,科學月刊,第25卷,第二期。
A-15 賴威志,1999,<近40年台灣地區降水變化分析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A-16 何晨瑛,2004,<台灣綠色小學校園生態環境現況解析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
文。
A-17 林可涵, 2006,<以使用管理觀點探討國小校園生態池規劃之研究>,南華大學碩
士論文。
A-18 林楠凱,2004,<校園水池生命週期成本之研究-以台中市國小為例>,
� �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A-19 蔡宜君,2004,<大台北地區校園水池池經營管理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
文。
A-20 陳世楷,1999,<水稻田入滲試驗與數值模擬>,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A-21 中央氣象局,<氣候資料年報 地面資料(1984-2003)>。
A-22 單信瑜、賴彥景,2001,<序列滲流對地工皂土毯工程性質之影響>,第九屆大地工
程學術研討會,大地工程學會,桃園。
A-23 吳坤山、張宏吉編譯,2005,<管理科學導論>,P643∼686,華泰文化。
A-24 陳治勛,2005,<濕地水文系統之研究∼以屏東科技大學生態池為例>,
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A-25 林清河,2002,<物料管理 第二版>,P413∼P515,華泰文化。
A-26 李蕙宇,2000,<生態園之水棲生物營造>,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A-27 陳衍派,2003,<生態池規劃方法之研究∼以屏東建功森林親水公園為例>,
� �屏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A-28 崔保山、楊志峰,2002,<濕地生態環境需水量研究>,環境科學學報,2002/3。
A-29 彭國棟,2000,<生態工法與生態綠化>,自然保育季刊,2000/9。
A-30 陳國彥,1980,<台灣地區年降水量的長期變動>,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
六期。
A-31 姜善鑫、賴栗葦,2002,<台灣地區降雨與氣溫之最大熵譜分析>,地理學報,P55-
74。
A-32 劉靜玲、楊志峰,2002,<湖泊生態環境需水量計算方法研究>,自然資源學報,
2002/9。
A-33 崔保山、楊志峰,2002,<濕地生態環境需水量等級劃分與實例分析>,資源科學,
2003/1。
A-34 林清河,2006,<物料管理 第三版>,P321∼P413,華泰文化。
A-35 施鈞程,2003,<台灣森林集水區之蒸發散量推估>,中興大學碩士論文。
A-36 邱錦和,<漫談生態水池經營管理實務>。
A-37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5,<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5更新版>。
A-38 姜翠玲、范曉秋,2004,<城市生態環境需水量的計算方法>,河海大學學報,
2004/1。
A-39 姜善鑫、賴栗葦,2003,<台灣地區之降雨變遷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P161∼
170。
A-40 邱長琦,1988,<需求呈非線性之存貨策略>,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A-41 林明佑,1997,<需求與品質為確定下之存貨模式>,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A-42 林玉君,2004,<更正經濟訂購量模型∼季節性需求之問題研究>,
� �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A-43 經濟部,1995,<氣候變遷對台灣水文環境影響之研究>。
A-44 水村和正著、徐義人譯,2002,<水文學特論:水圈水文學>,國立編譯館。
A-45 許海龍,2005,<生態構法>,詹氏出局。
A-46 蕭新煌、朱雲鵬、劉小如、蔣本基、紀駿傑,<永續台灣2011>,P62∼P66,
� http://up.e-land.gov.tw/devel/永續台灣2011.htm。
A-48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07,<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2007更新版>,P36∼P38。

外文部分
B-01 Mitsch,W.J,1998,Ecological Engineering - The 7-year itch .Ecological Engineering.10:119-130.
B-02 Gee, J.R.H., Smith, B.D., and Griffiths, S.W., 1997, The Ecological Basis of Freshwater Pond Management for Biodiversity , Aquatic Conservation 7(2):91-104.
B-03 Fitz,H.C.,DeBellevue,E.B.,Costnza,R.,Boumans,B.,Maxwell,T.,Wainger,L.,
Sklar,F.H.,1996, Development of a general ecosystem model for a range of scales and ecosystem . Ecological Modelling 88:263-295.
B-04 Benton,S.E.,2002,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in an urban pond : climatic or anthropogenic impact?,JAWRA.38(1)43-54.

網路部分
C-01 台北縣深坑國小全球資訊網,http://www.tskes.tpc.edu.tw/
C-02 內政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http://wwwdb.tesri.gov.tw
C-03 塔內植物園,http://www.tbg.org.tw/
C-04 網路花壇,http://forums.plant-seeds.idv.tw/
C-05 台東縣福原國小,http://www.fyes.ttct.edu.tw/index01.htm
C-06 南投縣內湖國小,http://163.22.96.3/newneihu/index.htm
C-07 高雄市民權國小,http://mail.mchps.kh.edu.tw/xoops/
C-08 全國博碩士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