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企業發展策略引發企業再造影響之研究
摘 要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迄今歷經三十年的發展,成為台灣食品界的 龍頭。在統一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持續茁壯成長,其不同時期發展策略 擬定與推動執行所引發組織的再造、行銷通路的變革、由傳統通路到現代 供應鍊的形成,包括其間商業流程(商流、物流、資訊流、金流)的改變 ,均值得探討與研究,使成功企業的經驗得以有效傳承。研究並嘗試以企 業重要財務指標之變化來觀察統一企業發展策略的績效。 本論文以統 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研究對象,包含統一企業、統一企業的通路成員, 計有統一企業的經銷商、直營所、銷售公司,特販所及統一超商(7- ELEVEN)、統一麵包加盟店、捷盟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等;研究方法以專家 訪問、深度訪談、個案研究法進行研究。
以下為本論文的綜合結論:
第一階段(民國五十六年至民國六十二年):高目標成長策略
組織變革:簡單化的產銷分工體制變革為產銷合一的事業部體制。
傳統通路:小區域的經銷體制
商業流程:商流:經銷單位主動向統一企業訂貨。
物流:統一企業將貨送至各經銷單位,貨品到達經銷單位物權即移轉,各 經銷單位再將貨品配送給各零售商。 資訊流:訂 貨方式使用電話、傳真。
金流:統一企業向經銷單位收取現金或期票。
第二階段(民國六十三年至民國七十一年):高品質與高價值策略
組織變革:產銷合一的事業部體制變革為功能導向的事業部體制(民67) 。
功能導向的事業部體制變革為功能導向的事業〞群〞體制(民71)
傳統通路:增加營業所;銷售公司
商業流程:商流:零售單位主動向統一企業經銷單位訂貨。
物流:統一企業將貨送至各經銷單位,貨品到達經銷單位物權即移轉,各 經銷單位再將貨品配送給各零售商。 資訊流:訂 貨方式逐漸使用傳真、電腦傳真或電子訂貨系統。
金流:統一企業向經銷單位收取現金或期票。
現代通路:設立統一超商和統一麵包專賣店。
商業流程:商流:由統一超商總公司與統一企業各事業部協商交易條件。
資訊流:各門市店將訂貨資訊傳至統一超商總公司,彙集總量後再向統一 企業訂貨。 物流:統一 企業各事業部先將貨運至統一超商統倉,由統倉負責統籌配送各門市店。
金流:各門市店先將營業所得匯給統一超商總公司,總公司再付款給統一 企業。
第三階段(民國七十二年至民國七十八年):多角化經營策略
組織變革:維持功能導向的事業〞群〞體制
傳統通路:增加特販所、行銷課、推廣課。
商業流程:不變。
現代通路:增設自動販賣機事業部。
商業流程:不變。
第四階段(民國七十九年至民國八十六年):國際化及中國大陸投資策略
組織變革:功能導向的事業〞群〞體制變革為國際化組織。
傳統通路:特販所提升為特販部。
商業流程:商流精緻化、物流集中化、資訊流正確化、金流沖帳簡單化。
現代通路:民國七十九年設立捷盟行銷。
民國八十年與金朋資訊合作
商業流程:商流:由統一超商總公司與統一企業各事業部協商交易條件。
資訊流:各門市店將訂貨資訊傳至金朋資訊,彙集總量後再傳至捷盟行銷 ,由捷盟行銷向統一企業訂貨。 物流:統一 企業各事業部先將貨運至物流中心,由捷盟行銷負責統籌配送各門市店。
金流:各門市店先將營業所得匯給統一超商總公司,總公司再付款給捷盟 行銷,捷盟行銷再和統一企業清結貨款。 三、 統一企業的財務比例中 ,償債能力比同業低,其餘財務比率、經營能力、獲利能力均優於同業水 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