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5)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4 07: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詹明璋
研究生(外文):Ming-Chang Chan
論文名稱:資訊政策行銷之研究:以臺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設案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Information Policy Marketing: A Case Study of M-Taipei Initiative
指導教授:周韻采周韻采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1
中文關鍵詞:無線城市BO民間協作政策行銷模式資訊政策行銷參與觀察法
外文關鍵詞:wireless cityBuild & Operate (BO)Policy Marketing ModelInformation policy marketingParticipant Observ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9
  • 點閱點閱:52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論文旨在當今全球各大城市打造無線城市的資訊政策風潮下,以世界第一的臺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設政策為個案研究對象,探討該資訊政策行銷的內涵。「臺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設」是一種創新的、尚未成形的新興資訊公共服務;同時它和傳統BOT的民間參與模式不同,其所採用的BO(Build & Operate)民間協作模式是新穎的,故公私部門雙方的權利義務亦有所不同。基於這樣的不同特性,此全球首創的資訊政策個案的行銷模式必然也有所不同,在各界並無特別針對資訊政策領域探討政策行銷的前提下,本研究以Snavely(1991)的政策行銷模型為基礎,採用個案研究和筆者因工作之便得以親身參與觀察的質化研究方法,針對此資訊政策自規劃起至95年底在行銷上的整體策略與規劃,以及如何落實與推動的過程來進行分析,瞭解期間所受到的影響、產生的缺失與運作不足的項目。
本研究發現此資訊政策行銷在目標顧客和行銷組合上,受環境因素中科技面的限制和政治面的影響最深,另外也同時受私部門協作差異上的影響,而這樣的行銷成效最終卻在政治面的影響下達到其初步的行銷目標。研究最後發現臺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設案乃一政治脈絡下的產物,在明星市長的政績要求與光環下採取機遇戰式的行銷策略,因私部門體質不佳,使得公部門採取積極運用多種創新的行銷組合來執行,最後該案以國際間的城市行銷最為成功。根據這樣的研究發現,本文期望提供給欲打造無線網路的國家或城市一參考典範,以利日後各國家或城市的政府能規劃出更完善的資訊政策與行銷策略,尤其在建構新興資訊基礎建設與推動新興資訊應用服務上面。
This paper takes the “M-Taipei Initiative,” the first and largest Wi-Fi network in the world, as a case study to research upon the world-wide trend of building the wireless cities nowadays. The “M-Taipei Initiative” was initiated a “build & operate” (BO) tender project by Taipei City Government, to provide public access to outdoor wireless broadband. In this case, the “M-Taipei Initiative” is a brand new information policy for public sectors and citizens, which means, it also needs a brand new policy marketing strategy to promote to users. Because there is no such discussion about Information Policy Marketing in this field, based on the Snavely’s policy marketing model (1991), we explored the features of policy marketing of the “M-Taipei Initiativ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ject planning to the end of 2006, by secondary data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of author himself.
It identified the Targeting Customers and Policy Marketing Matrix of the case was affected by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environment.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lso had influences on this case. Somehow in the end of research, it still achieved the first-step of its Marketing Objectives by political factors. Final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Taipei Initiative” was formed by political context in Taiwan and took the randomiz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execute with the powerful mayor. Because of the weak private partner, City Government took the lead on whole market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the mayor and it turned out the great achievement on international city’s marketing. Based on the discoveries of this paper, we offered a “first” model of information policy marketing that the experiences of some other policy marketing cannot be replicated here for those cities who want to build the wireless cities or plan some new information policies.
書名頁 ………………..………………………………………………………………i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 ii
授權書 ………………………………….………………………………………… iii
中文摘要 ………………………………………………………………………… iv
英文摘要 ……………………………………………………………………………v
誌謝 …………………………………………………………………………………vi
目錄 ……………………………………………………………………………… vi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行銷概念的演進與擴大 …………………………………………… 9
第二節 公部門行銷 ………………………………………………………… 14
第三節 政策行銷 …………………………………………………………… 18
第四節 小結 …………………………………………………………………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0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40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4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4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0
第四章 「臺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設案」的政策內涵 ……………………… 51
第一節 政策背景、緣起與目標 …………………………………………… 51
第二節 政策內涵概述與現狀 ……………………………………………… 56
第五章 研究分析 …………………………………………………………………75
第一節 政策行銷的規劃與執行分析…………………………………………75
第二節 目標顧客分析 …………………………………………………… 91
第三節 行銷組合分析 …………………………………………………… 98
第四節 環境因素的影響分析 …………………………………………… 119
第五節 私部門協作的影響分析 ………………………………………… 128
第六節 行銷效益的初步分析 …………………………………………… 1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1
第二節 資訊政策行銷模式 …………………………………………………173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75
參考書目 …………………………………………………………………………177
附錄一:訪談提綱 ………………………………………………………………184
附錄二:訪談紀錄 ………………………………………………………………187
中文部份
1.王小惠,2005,「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46輯:臺北市市政業務無線網路應用之研究」,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2.王信之,1998,「政府行銷的理論與應用─以行政院新聞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公共行政組碩士學位論文。
3.王欣玉,2001,「我國無線上網產業發展趨勢」,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王冠翔,2000,「政治行銷:候選人形象定位及認知差異之研究-以臺灣2000年總統大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方世榮,2004,「行銷學原理」。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6.方世榮,2005,「關係行銷」。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左正東,2006,「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49輯:臺北市網路建設之研究:論「資訊與公共治理」之臺北經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8.朱鎮明,2004,「政策行銷過程中政府與媒體互動之道」。《立法院院聞》第32卷第10期。
9.宋文、李昂,2001,「公共政策」,臺北:志光。
10.汪明生、方光之,1998,「從地區行銷與多員工共決策的觀點探討高雄都會區經濟發展與開發建設的問題」,經濟情勢暨評論,第4 卷第1 期。
11.汪明生、黃國良,1998,「進入WTO 後我國區域競爭力提升之研究—以高雄為例」,中國行政評論,第7 卷第3 期。
12.林柏生,2004,「臺灣公眾無線區域網路產業營運模式與發展機會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林博文,2002,「地方政府之行銷研究」,《法政學報》。
14.林潔瑜,1998,「行銷理念應用於公共組織之研究:全民健康保險方案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15.呂長民,2002,「行銷研究:研究方法與實例應用」,第四版,臺北:前程。
16.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原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臺北:時英。
17.李昭儀,1992,「政府機構的策略行銷規劃」,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18.李長晏,1995,「行銷觀念在公共組織管理上之應用」,公共行政的知識議題與新趨勢,頁383-428,臺北:三民書局。
19.李涴汝,2000,「符號學運用於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孟延春等譯,2003,Philip Kotler & Alan R.Andreasen著,「非營利組織戰略營銷」(第五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1.胡龍騰,1997,「政策行銷之理論與實踐:野生動物保育政策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22.洪正英,1992,「行銷觀念的擴大— 社會行銷理論的整理與啟示」,思與言,第30卷第3 期,頁87-105。
23.周韻采,2004,「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38輯:無線寬頻法制研究」,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24.周駿呈,2005年3月,「無線寬頻城市建置現況與發展趨勢-北美地區」,『通訊雜誌』第126期。
25.林水波,2001,「公共政策新論」,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6.吳定,1998,「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
27.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聯經。
28.吳明清,2003,「知變、應變、求變:教改政策的行銷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第620 期。
29.吳英明、吳濟華,1993,「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民間參與都市發展研討會論文。
30.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31.吳英明,1997,「公共管理3P策略:以BOT為例」,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
32.吳錦鳳、黃聖桂,2003,「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3.翁興利,1996,「政策論證與政策制訂:以核四興建為例」,公共政策學報,第17期。
34.翁興利,2004,「政策規劃與行銷」,臺北:華泰。
35.莊曜聰,2004,「BOT計畫之政府監督管理程度」,國立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6.莊世鳳,1994,「政策擴散設計之研究--以臺北市推動資源回收政策為個案」,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7.曹俊漢,1990,「公共政策」,臺北:三民。
38.黃美珍,1994,「公共政策創新擴散之研究-臺北市資源垃圾回收計畫之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39.黃振聲,2002,「政府部門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之研究:以臺北市公共停車場BOT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0.黃榮護,1999,「政府公關與行銷」,臺北:商鼎文化。
41.黃進福,2003,「募兵政策行銷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42.黃碩勛,2004,「悠遊卡政策行銷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3.黃澤銘,1999,「臺北市政行銷之研究—臺北市政府新聞處之角色功能」,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44.黃瓊儀,2001,「公共政策之議題管理與公共宣導策略研究-以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45.鈕則勳,2005,「政治廣告」,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6.梁迦翔,2005,「我國教育政策行銷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為個案」,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7.陳宜棻,2001,「整合行銷傳播在公共政策上之推廣研究—以臺北市新制垃圾費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48.陳耘盈,2002,「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49.陳萬淇,1992,「個案研究法」,臺北:華泰書局。
50.曾逸珍,2000,「行銷概念運用在我國工業自動化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1.張世賢,2002,「電子化政府的政策行銷」。國政研究報告,內政(研)091-059號。
52.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臺中:滄海。
53.張秀珍,2005,「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取消國民中小學教師免稅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54.張美慧,2005,「花蓮縣政策行銷之研究—以「洄瀾2010-創造花蓮永續發展願景規劃案」為例之分析」,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55.張重昭,1985,「探討社會行銷的意義、內涵及未來發展」,社會科學論叢,第33 期,頁295-310。
56.張雅清,2000,「無線網際網路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7.楊秀敏,2004,「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以限用塑膠袋政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58.楊晴宇,2002,「臺北市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行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9.榮泰生,1997,「行銷管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0.蔡岳展,2004,「政策行銷之研究—以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及塑膠類免洗餐具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1.劉毓玲譯,David Osborne等原著,1993,「新政府運動」,天下文化出版。
62.劉鴻暉,2006,「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51輯:城市資訊化程度之調查」,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63.魏金水,1999,「衛星直播電視潛在消費者之研究-以基隆地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4.鄭麗嬌,1995,「社會行銷理論在科技政策之應用-美國太空總署太空梭發射計畫之個案研究」,政治科學論叢,第6期,頁223-257。
65.臺北市政府,2004,「臺北市政府臺北市公眾無線區域網路整體規劃報告」(第二版),HP惠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6.臺北市政府,2004,「臺北市公眾無線區域網路委外案契約書」,臺北市政府。
67.臺北市政府,2005,「臺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設整體公共行銷計畫(草案)」,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68.臺北市政府,2005,「臺北市政府無線寬頻整體行銷宣傳計畫」,臺北市政府新聞處。
69.臺北市政府,2005,「無線臺北•未來無限」臺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設計畫簡介,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70.臺北市政府,2006,「無線臺北•未來無限」專書,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71.臺北市政府,2006,「無線臺北100問」手冊,臺北: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72.臺北市政府,2006,「臺北市民眾使用網際網路情形調查」,臺北:臺北市政府資訊中心。
73.魯允文,1996,「行銷觀念應用於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74.魯炳炎,2006,「高雄港自由貿易港區政策行銷之研究」,《臺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TASPAA)2006 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75.魯炳炎,2006,「政策行銷之研究:以國道五號蘇花段高速公路為例」。《第五屆地方發展策略研討會暨公共事務與公共行政青年論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76.謝季芳,2001,「政策行銷溝通程序之探討─以臺北市推行垃圾隨袋徵收政策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7.蕭富峰,1997,「內部行銷」。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8.鍾倫納,2000,「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79.韓慈穎,1999,「臺北市政府推展市民公共關係之研究(1994-1998 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Chou, Yun-tasi,2005,「A Seamless City: the Case of Taipei’s Wi-Fi Project」,ITS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ociety) 16th European Regional Conference Paper。
2.Coffman, Larry L. Coffman,1986,Public-Sector Marketing: A Guide for Practitioners,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3.Cornwall, Jeffrey R. & Perlman, Baron,1990,Organiz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MA.:IRWIN:218-219。
4.Crompton, John L.&C.W. Lamb,Jr.,1986,Marketing Government And Social Service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5.Das K.T. & Teng B.S.,2000,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Organization Science,77-101。
6.Everett M. Rogers,1995,Diffusion of Innovation,USA,N. J.: The Free Press。
7.E. W. Anderson, C. Fornell, & D. R. Lehmann,1994,Customer Satisfaction, Market Share and Profitability:Findings From Sweden,Journal of Marketing,58:53-66。
8.Ferber, R.,1970,The Expanding Role of Marketing in the 1970’s.,Journal of Marketing,vol. 34,29-30。
9.GAO,1990,Case Study Evaluations,Washington DC: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
10.Hamel,Doz & Prahalad,1989,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itors and win,Harvard Business Review,65(1):133-139。
11.Hans Buurma,2001,Public policy marketing: Marketing exchange in the public sector,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35(11/12),1287—1300。
12.J. A. Altman,1994,Toward A Stakeholder-based Policy Process:An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Marketing Perspective to Environmental Policy Development,Policy Sciences,27, 37-51。
13.Kotler, Philip,1977,Strategies For Introducing Marketing in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Marketing,43, 37-44。
14.Kotler, Philip and Levy, S. J.,1969,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10-15。
15.Kotler, Philip and Zaltman, Gerald,1971,Social Marketing:An Approach to Planned Social Change,Journal ofMarketing, 35,3-12。
16.L.Wilkie, William,1997,Developing Research on Public Policy and Marketing.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7.Langton, Stuart,1978,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Lexington Books。
18.Lasser, Ferry Jill ed,1990,City Deal Making,ULI-The Urban Land Institute。
19.Lees-Marshment, Jennifer,2001,The Marriage of Politics and Marketing, Political Studies,49(4),692-713。
20.M. Bengtsson & S. Kock,2000,Coopetition in business networks to cooperate and compete simultaneously,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9:411-426。
21.Mokwa, Michael P. & Permut, Steven E.,1981,Government Marketing :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 : Praeger。
22.S. Burton,1999,Marketing for Public Organization:New Ways. New Methods,Public Management,1(3),375-385。
23.Schneider, Anne Larason & Helen Ingram.,1997,Policy Design for Democracy, 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4.Shad D.,1999,Bargaining power in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1:27-35。
25.Snavely, Keith,1991,Marketing in Government Sector:A Public Policy Model,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1(4),311-326。
26.Taipei City Government,2005,Wireless Taipei: The City of Infinity, An Introduction of the M-Taipei Initiative,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ommission of Taipei City Government。
27.W. Lamb, Jr. Charles,1987,Public Sector Marketing Is Different, Business Horizons, July-Augest,56-60。
28.Walsh, Kieron,1994,Marketing and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8(3):63-71。
29.Yin, R.K.,1994,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s,2nd ed.,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

網站部份
1.Taiwan CNET科技資訊網,http://taiwan.cnet.com/。
2.The Guardian世界新聞網,http://www.guardian.co.uk/。
3.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Online,http://www2.gsu.edu/~wwwitr/。
4.大紀元時報,http://tw.epochtimes.com/。
5.中時電子報,www.chinatimes.com.tw。
6.中華電信公司Hinet網際網路服務網站,http://www.hinet.net/。
7.王仕圖,深度訪談,http://www.nhu.edu.tw/~society/speech/930625/7.ppt#1。
8.李昌雄老師課程網站,個案研究方法專題,http://www2.nccu.edu.tw/~s00/news/master/%AD%D3%AE%D7%AC%E3%A8s%AAk%B1M%C3D.pdf。
9.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資訊」網站,http://www.pcc.gov.tw/~jsp/main_web/main_web.htm。
10.安源公司WIFLY無線上網服務官方網站,http://www.wifly.com.tw/Wifly3/tw。
11.資策會FIND 網站,www.find.org.tw。
12.臺北市政府網站,http://www.taipei.gov.tw/。
13.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網站,http://www.rdec.taipei.gov.tw/。
14.臺北市政府資訊中心網站,http://www.ic.taipei.gov.tw/。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