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6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8 04:34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石羽倩
研究生(外文):
SHIH,YU-CHIEN
論文名稱:
視點繪畫空間表現融入國中一年級美術班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ction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Presentation of Viewpoint Painting Space into Visual Art Courses of Fine Arts Class for Seventh Graders
指導教授:
黃嘉勝
指導教授(外文):
HUANG,CHIA-SEN
口試委員:
魏炎順
、
葉忠達
口試委員(外文):
WEI,YEN-SHUN
、
YEH,CHUNG-TA
口試日期:
2017-08-25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
藝術學門
學類:
美術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視點繪畫空間
、
國中美術班
、
視覺藝術課程
、
行動研究
外文關鍵詞:
Viewpoint painting space
、
fine arts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
visual art course
、
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307
評分:
下載:5
書目收藏:0
本行動研究主要以探討不同視點單元課程,將視點繪畫空間表現融入國中一年級美術班視覺藝術課程教學的可行性,由課程中觀察學生所得到的教學成效與問題,並探討解決問題之方式。透過文獻探討與行動研究的原則,進行藝術欣賞、實作、觀察、訪談、評量及省思,研究之目的在於發展課程之教學單元內容、評估與檢討之學習成效以及了解研究者從中所獲得的成長。其教學課程之設計與實施歷經一年的時間,獲得以下結論:
一、課程發展具獨特性及發展空間。
二、漸進式的課程選擇,有助於學生學習。
三、視點概念的藝術欣賞,有助於藝術視野的培養。
四、不同視點創作貼近生活,帶給學生不同的體驗。
五、增強教學教材的組織能力,並增進教學知能。
六、教學單元的安排進度需再精準。
七、作品評量方式建議採教師評量為主輔以學生自我評量。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視點繪畫空間表現融入國中一年級美術班視覺藝術課程教學,對國中美術班、視覺藝術教師及未來研究者後續相關研究提供建議。
The action research chiefly probed into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the presentation of viewpoint painting space into visual art courses of fine arts class for seventh graders in different viewpoint unit courses. The researcher obtained teaching outcomes and discovered questions by observing students in class. Additionally, she discussed approaches to solve these questions in the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principles of an action research, the study carried out art appreciation, implementation, observation, interviews, evaluations and reflection. The study aimed to develop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units in the course, evaluate and review learning outcomes and comprehend the growth of the researche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 lasted one year, and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I.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as unique and had development space.
II. Progressive curriculum selection wa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learning.
III. Art appreciation with viewpoint concepts contribu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art vision.
IV. Different viewpoint creations that were close to life brought students different experiences.
V. The courses strengthened the organizational capaciti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mproved teaching competence.
VI. The arrange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teaching units required more precision.
VII. It is suggested that works were chiefly evaluated by teachers and supplemented by students’ self-evaluatio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the study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related to integrating the presentation of viewpoint painting space into visual art courses of fine arts class for seventh graders for fine arts cla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visual art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謝誌.........................................iV
目錄.........................................V
表目錄.......................................Vi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名詞解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國中藝術才能美術班發展與內容...........7
第二節 平面繪畫的空間演.....................11
第三節 多元視點的特色與表現技................16
第四節 相關研究.............................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29
第一節 研究場域―天賦國中(化名)..............29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31
第三節 課程規劃與設計......................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39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43
第一節 「線性透視 試身手」教學單元研究結果...43
第二節 「永生埃及」教學單元研究結果.........61
第三節 「立體主義」教學單元研究結果..........83
第四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10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2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8
參考文獻..................................130
附錄
附錄一:「線性透視 試身手」 美術科課程單元教學活動設計........133
附錄二:「永生埃及」美術科課程單元教學活動設計...............139
錄三:「立體主義」美術科課程單元教學活動設計.................142
附錄四:「線性透視試身手 我的房間」 課程單元回饋單...........145
附錄五:「永生埃及」 課程單元回饋單 ........................147
附錄六:「立體主義」 課程單元回饋單 ........................151
附錄七:學生訪談大綱..................................... 155
附錄八:教學反省記錄..................................... 156
附錄九:視點繪畫空間表現融入視覺藝術課程的學生興趣與課堂參與問卷..... 157
附錄十:「線性透視試身手」 作品評量表...............................159
附錄十一:「永生埃及」 作品評量表.................................. 161
附錄十二:「立體主義 作品評量表................................... 163
表 目 錄
表2-1-1 美術班課程基準...........................................9
表2-3-1 繪畫空間的表現相關研究...................................25
表3-1-1 學生特質簡介............................................30
表3-3-1 正式課程進度表..........................................37
表3-4-1 研究工具相關文件說明.....................................39
表3-5-1 資料編碼與處理..........................................40
表3-5-2 待答問題及其引用資料種類對照表...........................42
表4-1-1 線性透視房間設計優點大集合..............................49
表4-1-2 訪談心得...............................................54
表4-1-3 「線性透視試身手」課程單元回饋單整理分析....................57
表4-1-4 鑑賞四步驟質性描述.......................................58
表4-2-1 永生埃及優點大集合.......................................66
表4-2-2 訪談心得................................................71
表4-2-3 「永生埃及」課程單元回饋單整理分析..........................74
表4-2-4 續第四題質性資料整理.....................................75
表4-2-5 續回饋單第7題質性敘述....................................77
表4-3-1 立體主義 優點大集合......................................88
表4-3-2 訪談心得................................................94
表4-3-3 「立體主義」課程單元回饋單整理分析.........................98
表4-3-4 續回饋單第四題質性描述...................................99
表4-3-5 續回饋單第7題質性敘述...................................102
表4-4-1 視點繪畫空間表現三單元之一「文藝復興的線性透視」............107
表4-4-2 視點繪畫空間表現三單元之二「永生埃及」..................... 108
表4-4-3 視點繪畫空間表現三單元之三「立體主義」......................109
表4-4-4 三項單元平均表...........................................110
表4-4-5 三單元問卷質性資.........................................111
表4-4-6 「線性透視試身手 我的房間」作品平均數分析....................113
表4-4-7 「永生埃及」作品平均數分析..................................114
表4-4-8 「立體主義 一體多面」作品平均數分析..........................115
表4-4-9 三個單元學生作品分析平均分數................................116
表4-4-10 三單元教學日程.............................................122
圖 目 錄
圖 2-2-1拉斯寇洞窟畫.................................................11
圖 2-2-2捕鳥者......................................................12
圖 2-2-3馬薩其奧《神聖的三位一體》....................................16
圖 2-2-4馬薩其奧《神聖的三位一體》透視法示意圖..........................17
圖 2-2-5馬薩其奧《神聖的三位一體》對照.................................17
圖 2-2-6丟勒《透視畫法四態—裸婦的描繪》................................18
圖 2-2-7一點透視.....................................................19
圖 2-2-8兩點透視.....................................................20
圖 2-2-9三點透視.....................................................22
圖 2-2-10畢卡索《朵拉.瑪爾》.........................................23
圖 2-2-11透明重疊畫法................................................23
圖 3-1-1美術教室配置圖...............................................31
圖 3-2-1研究流程....................................................34
圖 3-3-1課程實施流程圖...............................................36
圖 3-5-1三角交叉檢核圖...............................................41
圖 4-1-1筆記本製1...................................................45
圖 4-1-2筆記本製作2.................................................45
圖 4-1-3上課解說....................................................45
圖 4-1-4學生練習....................................................45
圖 4-1-5走廊觀察....................................................46
圖 4-1-6實作練習....................................................46
圖 4-1-7教學指導1...................................................47
圖 4-1-8教學指導2...................................................47
圖 4-1-9第一單元線性透視作品賞析圖片..................................47
圖 4-1-10學生互評過程1..............................................48
圖 4-1-11學生互評過程2...............................................48
圖 4-2-1教學概況.....................................................63
圖 4-2-2實作過程1....................................................64
圖 4-2-3實作過程2....................................................64
圖 4-2-4香蕉水轉印教學................................................64
圖 4-2-5學生使用香蕉水轉印............................................64
圖 4-2-6學生互評過程1.................................................65
圖 4-2-7學生互評過程2.................................................65
圖4-3-1 第三單元立體主義作品賞析圖片....................................85
圖4-3-2 實作過程1.....................................................87
圖4-3-3 實作過程2.....................................................87
圖4-3-4 學生作品 .....................................................88
圖4-3-5 學生互評過程..................................................88
圖4-4-1 學生在各單元表現方式之比較.....................................116
圖4-4-2 學生在各單元中大小安排的表現...................................117
圖4-4-3 學生在構圖上的豐富完整表現.....................................118
圖4-4-4 學生在作品上的獨創性表現.......................................118
王秀雄(1991)。美術心理學。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萬忱(2008)。複合透視手法在視覺構成之研究與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王麗雲(2006)。視覺藝術鑑賞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繪畫空間表現之影響研究。大葉
大學造型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江怡瑩(譯)(2004)。藝術原理與應用(原作者:O. G. Ocvirk、R. E.Stinson、P. R. Wigg、R. O. Bone、D. L. Cayton)。臺北市:六合出版社。
何政廣(2009)。世界名畫家全集 杜勒。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沈麗蕙 (1984)。了解藝術。臺北市:佳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呂燕卿(1985)。三度空間觀察法教學對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的繪畫能力之影響。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千鈴(2003)。藝術基因改造。臺北市:青林國際出版社。
吳武典(2013)。臺灣資優教育四十年(一):回首前塵。資優教育季刊,126,1-11。
邢益玲(2005)。藝術鑑賞-導覽與入門。臺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7-8
袁金塔(1999)。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臺北市:藝風堂。
張清濱(2008)。學校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三版)。臺北市: 五南。
莊明中(1993)。繪畫中的空間概念及其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秋瑾(1995)。現代西洋繪畫的空間表現。臺北市:藝風堂。
陳子煜(2004)。超現實表現手法在設計繪畫創作之研究-以空間視覺效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怡蒨(2006)。移動視點表現手法應用在圖畫書之創作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教育部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編纂會(2012)。特殊教育。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第五冊。臺北市:教育部,232
教育部(1981)。國民中小學美術教育實驗班實施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中小學音樂、美術、舞蹈班設置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藝術教育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9)。藝術教育法施行細則。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國民中小學藝術才能班¬-美術班課程基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臺北:教育部。
曾肅良 (2012)。藝術鑑賞。新北市,三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7-11。
曾如譯(1997)。立體主義。臺北縣:縱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春秀(1996)。世界名畫家全集 畢卡索。臺北市:國巨出版社。
黃振妙(2004)。平面空間視覺效果形成之創作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葉玉靜 (1994)。時空穿越─西方藝術裡的透視觀念。臺北:雄獅美術。
楊朝明(2000)。空間美感的表現手法在平面設計中運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趙惠玲(2000)。美術鑑賞。臺北市:三民。
鄧玉芳(2012)。視覺藝術鑑賞教學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繪畫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中等暨小學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美術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豐榮(2006)。《艾斯納藝術研究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滕守堯(譯)(2000)。藝術感覺與美育。(原作者:R. A. Smith)。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顧維周(譯)(1996)。巨匠美術周刊.馬薩其奧(原作者:Giuliana Zuccoli Bellantoni)。臺北市:錦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3)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超現實表現手法在設計繪畫創作之研究─以空間視覺效果為例
2.
空間美感的表現手法在平面設計中運用之研究
3.
繪畫中的空間概念及其表現
4.
複合透視手法在視覺構成之研究與應用
5.
視覺藝術鑑賞教學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繪畫表現之影響
6.
移動視點表現手法應用在圖畫書之創作與研究
7.
品格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8.
數位博物館應用於國中視覺藝術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
9.
環境教育融入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10.
葫蘆藝術在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應用研究
11.
海洋教育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12.
運用國中視覺藝術課程提升學生快樂學習經驗之行動研究
13.
兒童攝影融入視覺藝術社會關懷課程之行動研究
14.
環境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15.
裝置藝術教學運用於 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1.
吳武典(2013)。臺灣資優教育四十年(一):回首前塵。資優教育季刊,126,1-11。
2.
葉玉靜 (1994)。時空穿越─西方藝術裡的透視觀念。臺北:雄獅美術。
1.
藝術家作品鑑賞融入國小高年級兒童美術教學之行動研究
2.
泰雅文化融入國小高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3.
國中教師以超現實主義融入視覺藝術課程提升美術班學生創造力之行動研究
4.
色彩學習方案融入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
5.
裝置藝術教學運用於 國小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6.
合作學習教學融入國小視覺藝術課程對學童創造力影響之教學研究-以新竹縣某國小五年級為例
7.
民俗節慶活動運用在國小中年級兒童繪畫教學之行動研究
8.
多元文化教育融入國小六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9.
超現實風格圖畫書融入國小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行動研究
10.
運用體驗式學習於國小四年級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11.
背景音樂對智能障礙者注意力表現之影響
12.
國高中美術班學生美學素養、學習困擾與生涯發展之研究
13.
國小高年級美術班數位藝術教學研究-以漫畫英雄創作為例
14.
美術班與非美術班及不同年級學生在Muller-Lyer錯視之差異
15.
書法線條應用於藝術與人文領域中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