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3 01: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游茹貽
研究生(外文):YU,JU YI
論文名稱:運用灰預測GM(1, 1)探討新南向政策國家來臺旅客人數、停留天數、觀光外匯收入及飽和點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Using Grey Prediction GM(1, 1) in Forecasting Tourists, Length of Stay, Tourism Receipts and Maximum Capacity: A Case of New Southbound Policy′s Countries
指導教授:林志鈞林志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Jiun Lin
口試委員:林淑芬高育芸
口試委員(外文):SHU-FEN LINYU-YUN GAO
口試日期:2019-06-1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9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4
中文關鍵詞:灰預測新南向政策飽和點
外文關鍵詞:grey predictionNew Southbound Policymaximum capac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2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灰預測GM(1, 1)的特性為透過少量數據即可進行預測,因此常被應用在各種不同的研究領域。本研究使用GM(1, 1)及改良式隔年、隔兩年、隔三年及隔四年的GM(1, 1),預測新南向政策之國家來臺觀光旅客人數、停留天數、觀光外匯收入及未來發展,並以費爾哈斯特模型,預測新南向政策三大區域來臺旅客人數及其整體觀光外匯收入的飽和點。5種預測方法中,以改良式隔年(奇數年)GM(1, 1)預測結果最佳,平均絕對誤差為3.68%。而以費爾哈斯特模型,預測新南向政策來臺旅客人數及外匯收入的飽和點,預測結果皆已達過飽和狀態。
研究獲得的重要成果如下:灰預測GM(1, 1)可精準預測旅客人數、停留天數及觀光外匯收入。以改良式隔年(奇數年)GM(1, 1),預測新南向政策國家來臺旅客人數,未來皆有增長之趨勢,又以紐西蘭及澳洲兩國增幅為最高。在新南向政策國家來臺旅客停留天數方面,以停留8~15日之長天期旅行團年增比率為最高。以費爾哈斯特模型預測2019及2020年新南向政策國家來臺旅客人數飽和點,皆呈現飽和狀態;且預測新南向18國2019年來臺旅客之觀光外匯收入,呈現過飽和狀態,且會稍減少。盤點政府新南向政策之工作計畫,在來臺旅客人數方面,仍有改善之空間。
最後,冀望透過研究結果,能提供旅遊業者、政府單位作為改善之依據,並為未來擬定觀光政策及相關策略之參考。
關鍵字:灰預測、新南向政策、停留天數、觀光外匯收入、飽和點

The GM(1, 1) of grey system theory has been adopted in a variety of ranges, and it features forecasting through small amounts of data. This research predicts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s countries of tourists, length of stay, and tourism receipts by using GM(1, 1) and other four kinds modified GM(1, 1), which are modified 1-years-period GM(1, 1) model, modified 2-years-period GM(1, 1) model, modified 3-years-period GM(1, 1) and modified 4-years-period GM(1, 1) model. Meanwhile, forecasting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three major regions tourists and tourism receipts by using Verhulst method. Among these five methods, the result of modified 1-years-period GM(1, 1) by starting in odd years is the best, and the mean error is 3.68%. The Verhulst method indicates that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tourists and tourism receipts have reached the peak.
The major finding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GM(1, 1) prediction is precise in forecasting tourists, length of stay, and tourism receipts. Second, forecasting through the modified 1-years-period GM(1, 1) by starting in odd years. All countries of tourists most have a growing trend. Above of then,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have the highest growth rate. Third, regarding the length of stay. Tour group of staying 8-15 days has the highest increase in the future. Fourth, the Verhulst method indicates that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tourists has reached saturation from 2019 to 2020. Finally, the Verhulst model displays the maximum capacity of tourism receipts will be a supersaturated state and negative growth in 2019. Therefore,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government's New Southbound Policy.
Hoping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 as references for planning the tourism policy and related strategy.

Key Words : grey prediction,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length of stay, tourism receipts, maximum capacity

封面內頁
簽名頁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誌謝v
目錄vi
圖目錄viii
表目錄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四節 名詞釋義10
第五節 研究流程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臺灣南向政策之回顧與現狀13
第二節 預測理論之介紹24
第三節 灰色系統理論32
第四節 灰色費爾哈斯特模型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49
第一節 建立灰預測GM(1, 1)預測模型49
第二節 灰預測GM(1, 1)計算步驟54
第三節 建立灰色費爾哈斯特模型58
第四節 灰色費爾哈斯特模型計算步驟60
第四章 預測研究結果67
第一節 灰預測GM(1, 1)預測67
第二節 改良式灰預測GM(1, 1)方法一:隔年方式77
第三節 改良式灰預測GM(1, 1)方法二:隔兩年方式95
第四節 改良式灰預測GM(1, 1)方法三:隔三年方式105
第五節 改良式灰預測GM(1, 1)方法四:隔四年方式115
第六節 五種灰預測方法之比較125
第七節 灰色費爾哈斯特模型飽和點之預測1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7
第一節 結論157
第二節 建議161
參考文獻 165
一、中文部分165
二、英文部分173
三、網路部分175
一、中文部分
于宗先(1972)。經濟預測。臺北:大中國。
方世杰(1990)。市場預測方法一百種。臺北:書泉。
文一智、楊進興(2015)。應用灰色理論預測臺灣地區房地產價格之研究。物業管理學報。6(2),25-33。
外交部(2016)。我國推動元首外交與新南向政策之規劃專案報告。臺北:外交部。
行政院主計處(2006)。社會指標統計年報。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交通部觀光局(2000)。中華民國88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05)。中華民國93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08)。中華民國96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0)。中華民國98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2)。中華民國100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3)。中華民國101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4)。中華民國102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5)。中華民國103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6)。中華民國104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7)。中華民國105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7)。因應陸客縮減及新南向政策推動,我國觀光發展轉型之檢討,未來該如何有效提升觀光競爭力報告。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8)。中華民國106年來臺旅客觀光統計資料。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交通部觀光局(2018)。2018年1-7月來臺旅客人數及成長率-按居住地分。臺北:交通部觀光局。
李筑軒(2017)。應用灰色理論於流行色彩趨勢預測之研究。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李英弘、高育芸(2015)。探討遊客屬性對島嶼旅遊地景觀體驗的影響—以澎湖群島為例。造園景觀學報。21(1),33-53。
朱正宇(2007)。應用灰色系統理論於冰水主機耗電量預測。臺北科技大學優質電力供電產業研發碩士論文,未出 版,臺北。
朱慶玲(2006)。在觀光滿意度前因後果之研究—以大陸來臺人士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安筱鵬、韓增林、楊蔭凱(2000)。國際級裝箱樞紐港的形成演化機理與發展模式研究。地理研究,19(4),47-50。
余佩儒、陳信宏 、溫蓓章(2017)。新南向政策下東協內需產業初步觀察與臺灣機會。經濟前瞻,171,74-80。
吳仁明(2017)。礫石坡面土石流發生機制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吳漢雄(1996)。灰色入門分析。臺北:高立。
吳謹如(2015)。臺灣觀光旅遊產業經濟發展分析。國立屏東大學,未出版,屏東。
吳清烈、蔣尚華(2004)。預測與決策分析。南京:東南大學。
吳偉文、粘浩挺、李右婷(2016)。不確定性環境下比較灰色預測模型績效。東亞論壇季刊,492,1-16。
杜昱音(2016)。大陸旅客對臺灣觀光需求之預測–SARIMA模型、灰色理論與倒傳遞類神經網路模型為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阮韓慶(2017)。應用灰預測理論及DEA模式於建設公司在供應鏈夥伴選取之研究—以越南當地公司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海龍(1995)。臺北都會區生活用水量之預測—類神經網路之應用。國立臺中中興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周文賢、陳錦滄(1991)。商情預測:理論架構與實務運作。臺北:華泰。
林志鈞(2012)。應用專家系統及灰關聯分析於葡萄酒之選購及品評。大葉大學生物產業科技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志鈞、熊季芳(2019)。應用灰預測GM(1, 1)預測臺灣國際觀光旅館員工人數、平均產值、薪資及從業人員飽和點。育達科大學報,47,33-54。
林宜貞(2013)。應用灰預測建立茶園面積預測系統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志豪(2009)。探討具加速度特性之灰色預測模型。義守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林鴻偉(2003)。大陸來台旅客之旅遊參與型態、觀光形象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顯明(2018)。臺灣與新南向18國人才交流與互動情形之現況與發展。新社會政策,57,52-67。
邱奕宏(2017)。外來直接投資與國家安全的權衡:分析影響美國外資政策的政治因素。政治學報,63,56-60。
卓般玉(2014)。應用灰預測GM (1, 1)預測遊客數-以臺灣國家公園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夏樂生(2006)。論大陸經貿政策演變及影響-從「戒急忍」、「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到「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展望與探索,4(3),86-101。
夏樂生(2004)。臺商赴大陸投資現況對臺灣經濟之影響。展望與探索,2(4),71-75。
張乃瑄(2018)。「新南向觀光」政策進一步思考與策略建議。經濟前瞻,175,83-86。
張任豪(2015)。應用資料包絡分析法結合灰預測透過實際績 效預測未來績效-全球十大貨櫃航運產業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閎翔(2018)。國際觀光飯店績效之預測分析—以臺灣六都為例。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月津(2014)。臺南市古蹟觀光遊客人數預測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竹梅(2018)。中共「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新南向政策」的因應思維與實踐。復興崗學報,112,97-128。
陳宗興(2015)。房價影響因子供需整合模型:我國觀光旅館房價市場差異比較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業及管理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玟琪(2016)。應用灰色理論於廚具設備銷售量之預測:以個案公司為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佩修(2003)。南向政策的重新評估:兩岸關係停滯下台灣的對外新策略。全球政治評論,2,67-82。
陳俊合(2012)。應用灰費爾哈斯特(Grey Verhulst)模型探討宜蘭縣人口成長極限。蘭陽學報,11,24-38。
陳廣源(2015)。應用灰預測模型預測行動寬頻(4G)用戶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燕玲(2014)。應用灰色理論於黃金價格之預測。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宗玄、施瑞峰(2001)。臺灣國際觀光旅館國人住宿率預測之研究。朝陽學報,6,429-452。
經濟部(2016)。我國推動元首外交與新南向政策之規劃專案報告。臺北:經濟部。
程明潔(2016)。預測分析東協五國來臺旅遊人數。逢甲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黃東煬(2008)。我國南向政策成效的回顧與展望。展望與探索,6(12),46-50。
黃士滔、王俊傑(2014)。利用滾動無偏灰色模型預測甲烷排放量:以臺灣為例。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mputing, 3, 177-188.
黃營芳、黃俊源(2014)。應用灰色理論預測臺灣遊覽車乘載人次研究。Journal of Tourism and Leisure Management, 2, 150-164。
黃兆仁、朱浩(2012)。臺灣與東協主要國家之經貿互動關係。臺灣國際研究季刊,8(3),185-204。
楊正寬(2007)。觀光行政與法規。臺北:揚智。
楊玲惠、吳柏萱(2010)。灰預測在臺灣地區住宿及餐飲就業人數預測之應用。立德學報,7(1),38-54。
楊昊(2017)。檢視臺灣的新南向政策:議程、網絡與挑戰。問題與研究,56(1),123-143。 溫坤禮(2002)。灰預測原理與應用。臺北:全華。
溫坤禮、趙忠賢、張宏志、陳曉瑩、溫惠筑(2013)。灰色理論。臺北:五南。
溫坤禮、黃宜豐、陳繁雄、李元秉、連志峰、賴家瑞(2002)。灰預測原理與應用。臺北:全華。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17)。中華民國106年新南向政策現況分析調查。臺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熊季芳(2018)。應用灰預測GM (1, 1)預測臺灣國際觀光旅館員工人數、平均產值、薪資及從業人員飽和點。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蔣柏廷(2005)。各種改良灰預測模型之探討。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光進(2017)。應用灰色理論預測汽車產業銷售:以南部某汽車經銷商為例。義守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長齡(2003)。模糊混沌原理方法在工程上之應用。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
潘美秋(2003)。灰色理論應用於臺電公司人力需求預測。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鄧聚龍(2003)。灰色入門分析。臺北:高立。
鄧聚龍、吳漢雄、溫坤禮(1996)。灰色入門分析。臺北:高立。
魏文欽(2012)。影響來臺觀光旅客人數因素內衍性之探討。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2(2),146-171。
謝明瑞(2009)。商情預測。臺北:空中大學。
謝盈如(2016)。應用灰預測GM(1, 1)預測客房與餐飲占營業收入比例、營業收入及稅前利潤:以臺灣國際觀光旅館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謝雅儒(2011)。觀光旅遊競爭力指標對東亞國家觀光來客數及觀光收入之影響。中華大學觀光旅遊學系碩班論文,未出版,花蓮。
謝盈如、林志鈞(2016)。應用灰預測GM(1, 1)預測客房與餐飲占營業收入比例、營業收入及稅前利潤:以臺灣國際觀光旅館為例。南榮學報,19,2-11。
蕭堯仁、陳詩璋、陳麗雪(2014)。臺灣石斑魚產業運銷通路分析與市場需求預測。農業經濟叢刊,20(1),67-90。
聶建中、周明智(2002)。影響來台旅遊人數及外匯收入總體變數決定因素之研究。管理學報,19 (6 ),1149-1168 。
羅智(2004)。臺灣對外貿易的回顧和戰後貿易政策之探討。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1, 12。
羅仕京、洪朝彬(2016)。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之灰預測動態分析-以國道三號中部服務區為例。運輸學刊28(4), 429-453。
羅傑瀛、林彥宏、王正賢(2002)。應用灰色理論於時間序列轉折點之分析與預測。大葉學報,11(2)。
嚴宗銘、龔昶元、劉蓓雯(2006)。中央健保局年度醫療費用支出之預測模式研究-灰預測理論之應用。第七屆管理學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朝陽科技大學管理學系,未出版,臺中。
二、英文部分
Bernstein, G. L. (1984). The Art of Using Forecasts Effectively. Directors & Boards, 8,23-26.
Chin, Y. C., & Lee, Y. H. (2014). The weighting analysis of capacity and siltation in reservoir via GM(0, N) method. Journal of Grey System, 17(1), 37-43.
Deng, J. L. (1982). Control problems of grey system. System and Control Letters, 1, 288-294.
Kung, C. Y., & Chao, C. (2003). An application of GM(1,1) model for automobile industry forecasting-An example in China. IEEE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2003 Conference Proceedings, 3244-3250.
Kunli Wen, (2016). The quantized transformation in Deng’s grey relational grade. Grey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6(3), 375-397.
Kung, C. Y., Chuang, K., Kung, C. J., & Tsai, S. Y. (2002). A study of computer game forecasting in Taiwan market-application of grey predic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Business and Strategy, 3(2), 1-19.
Kung, C. Y., & Chao, C. (2003). An application of GM(1,1) model for automobile industry forecasting-An example in China. IEEE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2003 Conference Proceedings, 3244-3250.
Lewis, C. D. (1982).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Forecasting Method. Butterworth Scientific, 38-41.
Lebell, D., & Krasner, O. J. (1977). Selecting 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techniques from business planning requir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 373-383.
Lin, C. J., Jhuo, B. Y., & Yeh, T. M. (2014). Appling GM (1, 1) to predict the tourists quantity-A case of National Park in Taiwan. Journal of Grey System, 17(3), 139-144.
Liu, S. F., & Yang, Y. (2012).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grey systems theory. Grey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2), 89–104.
Shu, C. C., Kung, C. Y., Chao, C. L., Hsu, Y. T., & Chin, C. J. (2014). The analysis of the decisive factors for house investments in Taichung area via grey relational grad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17(2), 59-66.
Tang, C. F. (2011). Is the tourism-led growth hypothesis valid for Malaysia? A view from disaggregated tourism mark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13(1), 97-101.
Tan, G. J. (2000). The structur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background value in grey system GM(1, 1).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and Practice, 4, 98-103.
Tsai, T. C., & Liu, T. T. (2017).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A review of the Ma Ying-Jeou Era.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46(1), 11-35.
Wei, G., Wang, H. J., Lin, R., & Zhao, X. (2011).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for intuitionistic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with preference information on alternativ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 4(2), 164-173.
三、網路部分
中時電子報(2018年06月21日)。重拾陸客自由行意願,旅遊業者邀大陸網紅來台宣傳。2018年10月17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621004600-260415
中華經濟研究院(2018年3年29日)。我國新南向政策的執行成果與未來展望。2018年10月16日,取自http://web.wtocenter.org.tw/Page.aspx?nid=126&pid=305811
今周刊(2018年09月25日)。中客不來了!銀聯卡去年在台消費總額腰斬528億。2018年10月17日,取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9250010
世界經濟展望會(2018年1月22日)。世界經濟展望2018年1月最新預測。2018年10月16日,取自https://www.imf.org/zh/Publications/WEO/Issues/2018/01/11/world-economic-outlook-update-january-2018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8年5月25日)。中國一帶一路規劃與臺灣新南向政策比較分析。2018年10月16日,取自https://www.npf.org.tw/2/18750
新華網(2017年11月30日)。商務部:30多年來大陸實際使用臺資超660億美元。2018年10月16日,取自http://www.xinhuanet.com/tw/2017-11/30/c_1122034522.htm
臺灣觀光論壇(2018年5月5日)。新南向是台灣機會,政府去年觀光人次表現亮眼。2018年10月18日,取自https://twtf2010.pixnet.net/blog/post/118086936-%E8%87-%BA%E7%81%A3%E6%96%B0%E5%8D%97%E5%90%91%E7%9A%84%E8%A7%80%E5%85%89%E5%A4%
A2%2892%29
臺灣公論報(2011年3月18日)。缺乏對東南總體外交戰略的馬政府。2018年10月16日,取自http://www.taieantribune.com/op-ed/2011/03/18/2332p03-1/
聯合新聞網(2017年07月14日)。兩岸統計數據差很大。2018年10月16日,取自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299480167192.htm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