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4 06: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如意
研究生(外文):Ju-Yi Lai
論文名稱:美髮業產學人員培訓之探討-以A公司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Hairdressing Intern Training- A Case Study of A Company
指導教授:賴建榮賴建榮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en-Jung L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流通管理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行銷與流通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1
中文關鍵詞:產學培訓美髮業教育訓練
外文關鍵詞:Intern trainingHairdressingEducational training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2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以美髮業產學人員培訓為對象,探討學生、公司、聯盟店家及學校,對於培訓制度之認知,藉此了解個案公司產學合作的實施成效與問題,進而提出改善建議,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
主要結果如下:
1.需加強一、二年級對產學制度認知,才能有效留住人才。
2.學生欠缺在職場上面對問題抗壓性及表達溝通能力。
3.給予鼓勵獎勵措施並加強福利制度,以表揚學生績效。
4.在安排店家輪調實習以兩、三個月為循環較佳。
5.產學合作淘汰制度應適當調整,才能獲得四贏。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raining effects for the student, company, hairdressing stores and school with a Hairdressing Inter training system.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study.
The main findings are:
1.Strengthen the perception of the system for freshman and second grade students to retain them effectively.
2.Lack of resistance to stress in the workplac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students when facing problems.
3.Give incentives and strengthen the welfare system to encourage student’s achievement.
4.Two or three months shift cycle for hairdressing store was preferred.
5.The elimination system for the students should be reviewed and adjusted properly to obtain successes for the student, company, hairdressing stores and school.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iv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流程------------------------------------------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產學合作------------------------------------------5
第二節 人力派遣-----------------------------------------14
第三節 美髮產業-----------------------------------------21
第四節 教育訓練-----------------------------------------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33
第二節 個案公司介紹-------------------------------------33
第三節 問卷設計-----------------------------------------40
第四節 調查方法-----------------------------------------42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43
第四章 資料分析-----------------------------------------44
第一節 信度分析-----------------------------------------44
第二節 基本資料-----------------------------------------45
第三節 產學制度認知-------------------------------------49
第四節 培訓滿意度---------------------------------------55
第五節 培訓效益認同度分析--------------------------------58
第六節 制度建議-----------------------------------------61
第七節 升學與留職意願------------------------------------6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6
參考文獻------------------------------------------------69
附錄一 學生問卷調查------------------------------------72
附錄二 公司人員問卷調查---------------------------------76
附錄三 聯盟店家問卷調查---------------------------------78
附錄四 老師問卷調查------------------------------------80

中文文獻
104 人力銀行網站 http://www.104.com.tw/
104 人力銀行(2006),「人才派遣趨勢文章」,104 人才派遣中心
http://www.104temp.com.tw/temp
行政院主計處,行業分類標準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5101220284371.doc
行政院主計處,職業分類標準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1411512171.doc
方昭明(2000), 淺談員工教育訓練」就業與訓練,第十八卷,第三期,頁 46-50。
王麗蓉(2006),「人力派遣業經營模式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成之約(1998),「淺論派遣勞動及其對勞資關係的影響」,就業訓練,第16卷。
杜 正 勝(2006)。教 育 部 產 學 合 作 資 訊 網。2008 年 11 月 1 日,
取 自 :http://www.iaci.nkfust.edu.tw/ 。
李長貴(2000),人力資源管理,華泰書局,台北,第一版。
李芳嘉(1998),我國大學校院產學合作機制整合之研究--技轉與育成機制功能之重複與互補性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科技法律組碩士論文。
李月卿(2004),教育訓練與員工績效之關聯性研究-以美髮業沒公司設計師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美(2011),溫泉產業結合美容療程之創意共構經營-以花蓮地區為例。嘉南藥理技大學溫泉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海清,「影響工職教師支援企業界研究發展關鍵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林鈺杰(2002),中國大陸台資企業之教育訓練內容研究¬─以蘇州地區台資企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論文。
林炎旦(1997)。「專科學校建教合作策略內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琴珠(2008)。我國高職輪調式建教合作教育制度探討與改進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林姵君(2006)。我國大學產學合作現況與展望之研究—以學術型創新育成中心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亞君(2001)。航太科技教育產學聯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黃上生(2007)。大學智慧財產管理之法制分析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洪偉盛(2005)。高等技職校院與企業參與產學合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行政組碩士論文,臺北市。
彼得.杜拉克(2002),(劉真如譯),下一個社會,台北:商周文化。
湯堯、成群豪(2004)。高等教育經營。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靖怡(2006)。休閒農場產學合作需求之探討。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梅可望(1997),企業訓練與經濟發展,就業與訓練,15(3),頁 6-7
張火燦(1996),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版。
鄭津津(2002),從美國勞動派遣法制看我國勞動派遣法草案,中正法學集刊,第十期。
簡建忠,《人力資源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 84。
簡建忠(1999),「台灣派遣勞工對派遣工作看法之研究」,勞動派遣法制研討會論文,pp.78-92
路瑞瑾(2000),台灣壽險業外勤教育訓練對業務人員學習型態與自評成效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系碩士論文。
鐘友健(2003),壽險業務人員行銷績效及其教育訓練相關性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8)。大專校院產學合作實施辦法。2008 年 8 月 10 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4002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第十條:「校務基金有關年度預算編製及執行、決算編造,應依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審計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但捐贈收入、場地設備管理收入、推廣教育收入、建教合作收入及第七條之一投資取得之有關收益不在此限,惟應由各校自行訂定收支管理辦法,並受教育部之監督。
職業訓練局(2012).美容美髮及化妝品業2012年人力調查報告
http://www.vtc.edu.hk/uploads/files/bhtb_2012_binder1_eng.pdf
教育部產學合作資訊網,「三、教育部推動產學合作模式」,產學合作手冊,第二單元,at<http://www.mba.yuntech.edu.tw/2006%20Industry-Education%20Handbook/html/02_3_1.html>(最後點閱時間為 2009 年 4 月 20 日)
教 育 部 ( 2009 ) 。 大 專 校 院 校 數 統 計 。 2009 年 5 月 10 日 。 取 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03.xls

英文文獻
Mitlacher, L.W. (2005), ”Temporary Agency Work, the Changing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and its Impact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anagement
Revue, 16, pp.370-38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