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8 06:1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朱庭慧
研究生(外文):
Jhu, Ting-Huei
論文名稱:
中國風歌曲融入華語文教學之成效探討:以方文山作詞、周杰倫演唱之歌曲為範圍
論文名稱(外文):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China: The Range of Songs Sung by Fang Wenshan and Jay Chou
指導教授:
嚴立模
指導教授(外文):
Yan, Li-Mo
口試委員:
王詩評
、
余昭玟
口試委員(外文):
Wang, Shi-Ping
、
Yu, Zhao-Wen
口試日期:
2018-01-09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屏東大學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學門:
教育學門
學類:
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中國風華語歌曲
、
華語教材設計
、
華語教學
、
文化體驗
外文關鍵詞:
Chinese language songs
、
Chinese textbooks design
、
Chinese teaching
、
cultural experience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0
點閱:2006
評分:
下載:359
書目收藏:2
本研究將以周杰倫富含中國風歌曲當中的〈上海一九四三〉、〈髮如雪〉、〈菊花台〉、〈青花瓷〉、〈蘭亭序〉這五首歌曲,依據內容搭配不同主題來設計教材,進行文化教學及文化體驗活動。本研究之教學觀乃以「從語言學習帶入文化學習」,希望學習者能藉由學習華語文,進而學習中華文化。本研究將探討:音樂與語言之間有何關聯性,如何利用歌曲來學習語言?外籍學生對於中國風歌曲融入華語教材學習華語文是否感興趣?藉由中國風歌曲來進行華語教學,進而學習中華文化,是否能達到研究者預期之效果?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質性研究,嘗試採取嚴謹的過程和步驟,目的是為華語學習者設計出一套中國風歌曲融入華語教學之教材,並進行文化教學及文化體驗活動,再將教學後之成效進行探討,於本研究呈現。研究結果顯示:將音樂運用於語言學習中,利用旋律帶入學習,能有效降低學生學習時的焦慮及提升學習動機。學習詞彙時,用實際物品或圖片輔助教學抽象文化內容,對認識新詞彙來說,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記憶深刻、不易忘記。文化體驗活動中,「製作屬於自己的青花瓷」及「寫書法」,更是大受學生歡迎。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apply five Chinese songs of Jay Chou, "Shanghai 1943", "Hair such as snow", "Chrysanthemum Taiwa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Orchid Pavilion Preface", With different themes to design textbooks, cultural teaching andcultur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The teaching view of this study is totake "from language learning into cultural learning", hoping thatlearners can learn Chinese culture by learning Chinese.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music can be applied to language learning or there is an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Are non-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Chinese by integrating music into the material? Is it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by study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Chinese culture? The research method used i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attempts to take rigorous procedures and steps. The aim is to design a set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By studying the materials, students comprehend the broad and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melody in language learn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students' anxiety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Real world objects and pictures help students to master new words in no time. "Making your ow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nd "writing calligraphy" are the most popular cultur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among students.
謝 辭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 次 iv
圖 次 vi
表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四節 中國風歌曲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音樂與語言學習 11
第二節 文化與外語教學 15
第三節 方文山歌詞研究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1
第二節 研究步驟 25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對象 27
第四節 教材選用分析 29
第五節 教材內容大綱及設計 33
第四章 教學歷程與結果分析 75
第一節 教學歷程 75
第二節 研究發現 90
第三節 結果分析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1
附錄一 訪談、問卷調查表 117
附錄二 教材 119
一、專書
王貴元(2002)。說文解字校箋。上海:學林出版社。
呂必松(1990)。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概要。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束定芳、莊智象(2008)。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出版社。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出版社。
張端仕(1999)。華語華文的特性與演進—漢字音標與聲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楊蔭瀏(1988)。語言與音樂。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葉至誠、葉立誠(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數位出版有限公司。
葉德明(2002)。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趙賢洲、陸有儀(1996)。對外漢語教學通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珣(2008)。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王傑(2011)。方文山“中國風”歌詞對中國古典元素的運用。文學教育,9B,108-109。
田甜(2011)。淺析方文山歌詞的修辭藝術。現代語文,12,60-62。
朱賢高、胡勃(2011)。論方文山歌詞“歌中有詩,歌中有畫”」的創作特色。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7(1),26-28。
池文匯(2009)。「語病」中的美感—淺析方文山歌詞創作的特殊手法。現代語文,27,92-93。
宋慧芹、陳倩冬、蔡郁馨(2007)。全球中文熱,華語文學習新趨勢—談「我會說故事」和「語文攪拌機」系列。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8,44-48。
林景蘇(2010)。從人腦記憶通路特性思考兒童第二語言華語教學。應華學報,8,219-246。
施靜菲(2000)。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在國內市場中的角色和性質。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8,137-185、189。
孫劍秋、何淑蘋、謝惠雯(2013)。近十年臺灣華語文系所發展之回顧與前瞻。應華學報,13,1-44。
馬寶蓮(2013)。臺灣華語文相關系所「華人社會與文化」課程綱要舉隅與論析。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3,65-80。
高崇雲、高欣、高鵬翔(2010)。海外華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中原華語文學報,6,181-208。
張乃文、曾琬婷、曾進興(2012)。「華語旋律語調治療法」語句旋律和節奏設計之初探。臺灣聽力語言學會雜誌,29,1-21。
張于忻(2008)。華語文遊戲設計與實施。中原華語文學報,2,113-133。
張文京(2014)。「無味之味—認識中國茶」課程之規畫與實踐 臺大國際華語研習所文化課程案例分享。華語學刊,16,91-95。
張平麗(2009)。音樂視頻中意義的多模態構建—以周杰倫的《稻香》為例。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5(6),63-65。
梁淑芳(2011)。論《老子》之華語教學—以語言交際的文化缺項為中心。語文學報,17,281-301。
陳品、謝忠安(2013)。從「臺北學校」到「國際學校」-「泰國中華國際學校」跨文化交際華語文教學。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2,105-130。
陳羿均、胡潔芳、鄭錦桂(2015)。臺灣外籍華語文學習者解讀漢字之傾向。課程與教學,18(1),123-146。
陳富容(2011)。現代華語流行歌詞格律初探。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2,75-100。
陳樹信(2014)。龍的再傳人:王力宏流行音樂中的龍文化及其再創造。藝術與文化論衡,4,167-189。
陳麗宇、李欣欣(2012)。當代初級商務華語教材之文化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9(4),41-73。
陸山花、方磊(2010)。論方文山的歌詞藝術。麗水學院學報,32(6),46-50。
彭妮絲(2013)。從閱讀理解實徵研究探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教學。中原華語文學報,12,23-44。
彭妮絲(2013)。華語文讀寫教學中之文化導入研究。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1,89-106。
彭明瀚(2007)。江西纪年墓出土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1,24-47。
舒坦(2009)。方文山解讀《青花瓷》的修辭。語文教學與研究(學生版),1,55-55。
黃思懿、楊聰榮(2012)。華人特色文化融入華語教材:以臺灣夜市文化為例。臺灣華語文教學,13,47-55。
蔡建鑫、高嘉謙(2012)。多元面向的華語語系文學觀察—關於「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專輯。中國現代文學,22,1-9。
盧怡君(2004)。尋找跨文化外語教學的理論模式—從認知觀點探討語言與文化之關係。臺德學刊,6,39-60。
三、碩博士論文
王馨怡(2015)。微電影在華語教學上的應用—以《Taipei,我的微旅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佳燕(2002)。音樂於國文教學之輔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先麗(2013)。五月天歌詞的華語教學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承穎(2013)。華裔短期研習班之華語課中的文化教學案例分析與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世俊(2007)。以情境設計為基礎之華語學習內容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臺中市。
侯詩瑜(2009)。國語日報華語教師文化教學現況調查與研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佑珍(2014)。文化導入原則之建立與華語文教學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佳靜(2013)。華語流行歌曲融入華語文教學—以蘇打綠四首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瑞祥(2015)。應用華語歌曲及錄音軟體於華語教學之課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寶榆(2010)。對外初級華語教材編寫之規劃設計--以零起點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志榮(2007)。藉中文歌曲進行對外華語教學活動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駿逸(2013)。色彩與音樂之環境語言融入華語教學之情況-以印尼亞齊零起點學習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藻外語學院,高雄市。
陳怡伶(2011)。多媒體融入國小六年級國語文修辭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亮妤(2009)。基於體驗文化教學觀之中級華語口語會話教學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信瑞(2013)。以華語歌曲輔助聽力與口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莉雅(2010)。國語流行歌曲融入國語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麗蓉(2011)。臺灣夜市小吃華語教材設計及其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葉明樺(2012)。初級成人華語歌曲教材之設計編寫與教學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詹珮甄(2005)。「周杰倫」現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四、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7年2月10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Mrxh_P&o=e0&sec=sec1&index=1
秦綾謙(2012年06月17日)。當掌聲響起:周杰倫+方文山,工筆精雕王牌組合【TVBS新聞】。取自: https://news.tvbs.com.tw/local/21428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17年11月28日)。測驗介紹。取自:http://www.sc-top.org.tw/chinese/RD/bandA-3.php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周杰倫」現象研究
2.
多媒體融入國小六年級國語文修辭教學之研究
3.
國語流行歌曲融入國語文教學之研究
4.
國語日報華語教師文化教學現況調查與研討
5.
音樂於國文教學之輔助
6.
基於體驗文化教學觀之中級華語口語會話教學設計
7.
藉中文歌曲進行對外華語教學活動之設計
8.
對外初級華語教材編寫之規劃設計--以零起點為主--
9.
以情境設計為基礎之華語學習內容研究
10.
華裔短期研習班之華語課中的文化教學案例分析與探討
11.
華語流行歌曲融入華語文教學 —以蘇打綠四首歌為例
12.
臺灣夜市小吃華語教材設計及其教學研究
13.
應用華語歌曲及錄音軟體於華語教學之課程設計
14.
五月天歌詞的華語教學設計研究
15.
色彩與音樂之環境語言融入華語教學之情況-以印尼亞齊零起點學習者為例
1.
宋慧芹、陳倩冬、蔡郁馨(2007)。全球中文熱,華語文學習新趨勢—談「我會說故事」和「語文攪拌機」系列。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8,44-48。
2.
林景蘇(2010)。從人腦記憶通路特性思考兒童第二語言華語教學。應華學報,8,219-246。
3.
施靜菲(2000)。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在國內市場中的角色和性質。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8,137-185、189。
4.
孫劍秋、何淑蘋、謝惠雯(2013)。近十年臺灣華語文系所發展之回顧與前瞻。應華學報,13,1-44。
5.
馬寶蓮(2013)。臺灣華語文相關系所「華人社會與文化」課程綱要舉隅與論析。臺北大學中文學報,13,65-80。
6.
高崇雲、高欣、高鵬翔(2010)。海外華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中原華語文學報,6,181-208。
7.
張乃文、曾琬婷、曾進興(2012)。「華語旋律語調治療法」語句旋律和節奏設計之初探。臺灣聽力語言學會雜誌,29,1-21。
8.
張于忻(2008)。華語文遊戲設計與實施。中原華語文學報,2,113-133。
9.
陳品、謝忠安(2013)。從「臺北學校」到「國際學校」-「泰國中華國際學校」跨文化交際華語文教學。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2,105-130。
10.
陳樹信(2014)。龍的再傳人:王力宏流行音樂中的龍文化及其再創造。藝術與文化論衡,4,167-189。
11.
陳麗宇、李欣欣(2012)。當代初級商務華語教材之文化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9(4),41-73。
12.
彭妮絲(2013)。從閱讀理解實徵研究探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教學。中原華語文學報,12,23-44。
13.
彭妮絲(2013)。華語文讀寫教學中之文化導入研究。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1,89-106。
14.
黃思懿、楊聰榮(2012)。華人特色文化融入華語教材:以臺灣夜市文化為例。臺灣華語文教學,13,47-55。
15.
蔡建鑫、高嘉謙(2012)。多元面向的華語語系文學觀察—關於「華語語系文學與文化」專輯。中國現代文學,22,1-9。
1.
「中國風」流行音樂之幻想主題分析:以周杰倫個人專輯為例
2.
中國風流行音樂文本敘事與批判話語分析─以周杰倫為例
3.
「周杰倫」現象研究
4.
華語流行歌曲融入華語文教學 —以蘇打綠四首歌為例
5.
方文山歌詞研究
6.
方文山創作歌詞之音韻風格研究
7.
文創品牌核心價值之研究── 以周杰倫為例
8.
方文山華語詞作主題研究
9.
方文山「中國風」歌詞意象之研究
10.
五月天歌詞的華語教學設計研究
11.
中國風歌詞之研究
12.
桌上遊戲融入華語文教學複習活動─以「驢橋」為例
13.
方文山歌詞修辭現象研究
14.
華語文課堂運用歌曲進行教學、強化詞彙記憶之教學設計與實踐
15.
華語流行歌曲中國風現象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