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9 04: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蕭嘉輝
研究生(外文):Chia-Hui Hsiao
論文名稱:校長人格特質、轉型領導與校外旅遊教學之研究—以彰化縣和美鎮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Personality Trait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Outdoor Tourism Education: A Study of Principal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Hemei Town of Changhua County
指導教授:趙家民趙家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Min Chao
口試委員:黃昱凱陳儒賢
口試日期:2015-05-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旅遊管理學系旅遊管理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觀光休閒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63
中文關鍵詞:校長人格特質轉型領導校外旅遊教學
外文關鍵詞:PrincipalPersonality Traits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Outdoor Tourism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5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校外旅遊教學的規劃大都是來自教師的決定,但是負責此事的卻是學校的領導者-校長,以往研究都是從老師的角度來探討校外旅遊教學的規劃,較少探討校長所扮演的角色,及探討校長的人格特質、轉型領導會不會影響教師規劃校外旅遊教學的趨向。本研究目的以探討國小校長人格特質、轉型領導的運用及對校外旅遊教學的規劃做為研究方向;採用質性研究,透過相關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從訪談資料中加以分析並歸納。結果發現國小校長是以人為中心及正向特質來行事,成為組織成員學習的典範;亦都能純熟的運用轉型領導,來帶領組織成員經營學校;更進一步發現校長人格特質和領導風格,無形中影響教師在校外旅遊教學規劃的趨向;另外,在校長尊重教師的決策,教師尊重校長的趨向下,雙管齊下,亦可規劃出有品質的校外旅遊教學,最後並提出校外旅遊教學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對國小校長的建議。
  Most of the arrangement of outdoor tourism educations are based on teacher’s decisions. However, it is the principal, the leader of the school, who takes major responsibilities. Most researches examined the arrangement form teacher’s point of view while scarcely discussed whether the principal’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his/her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may influence the trend of outdoor tourism educ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incipal’s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he arrangement of outdoor tourism educations. This study adopts qualitative approach an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epth interview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and induced into several main point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rincipals make decisions with positive characters and treats as the central element and they are also the model of the school. Moreover, principal’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of leadership may also influence teacher’s arrangement when they carry out the outdoor tourism education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mutual respe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the principal, better quality of outdoor tourism educations will be fulfilled. Finally, suggestions of future direction of outdoor tourism educations and for principals are offered in this study.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v
圖目錄viii
第一章緒論1
1.1研究背景與動機1
1.2研究目的5
1.3研究範圍與對象6
1.4研究流程6
1.5名詞釋義8
第二章文獻探討10
2.1人格特質之內涵與相關研究10
2.2轉型領導之內涵與相關研究20
2.3校外旅遊教學之內涵與相關研究33
第三章研究方法45
3.1研究架構45
3.2研究方法47
3.3研究設計說明49
3.4研究執行55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整理58
4.1人格特質訪談資料分析58
4.2轉型領導訪談資料分析80
4.3校外旅遊教學訪談資料分析99
4.4研究結果與討論156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63
5.1結論163
5.2建議169
參考文獻172
附錄一國小校長訪談同意函189
附錄二國小校長訪談大綱190
附錄三國小級任教師訪談大綱191
附錄四公部門主管訪談大綱192
附錄五家長訪談大綱193
附錄六國小校長訪談逐字稿整理194
附錄七國小級任教師訪談逐字稿整理236
附錄八公部門主管訪談逐字稿整理251
附錄九家長訪談逐字稿整理255
附錄十教育部國民中小學辦理校外教學實施原則259
附錄十一彰化縣一零三年度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活動注意事項262

表目錄
表2.1國內外學者對人格的定義表10
表2.2國內外學者對人格特質的定義表12
表2.3國內外學者對人格特質之衡量構面彙整表14
表2.4五大人格特質量表說明16
表2.5國內外學者對領導的定義表21
表2.6領導理論發展時期表23
表2.7國內外學者對轉型領導的定義表24
表2.8國內外學者對轉型領導之衡量構面彙整表28
表2.9國內外學者對校外旅遊教學的定義表34
表2.10我國校外旅遊教學型態發展演進表38
表2.11國內外學者對校外旅遊教學活動內容彙整表39
表2.12國內學者對校外旅遊教學活動地點場所彙整表41
表3.1本研究之校長訪談對象表50
表3.2本研究之教師訪談對象表51
表3.3本研究之公部門主管訪談對象表51
表3.4本研究之家長訪談對象表52
表3.5彰化縣和美鎮現任國小校長的訪談大綱表52
表3.6彰化縣和美鎮現任級任教師的訪談大綱表53
表3.7公部門主管的訪談大綱表54
表3.8家長的訪談大綱表55
表4.1.1-1-(1)國小校長的求學背景59
表4.1.1-1-(2)國小校長的教育理念61
表4.1.1-2國小校長對任職不同學校64
表4.1.1-3國小校長的興趣66
表4.1.1-4國小校長的生涯規劃68
表4.1.1-5國小校長對印象深刻之事的看法70
表4.1.1-6國小校長的職務看待72
表4.1.1-7國小校長具備的特質75
表4.1.2-1國小級任教師對現任校長具備的特質77
表4.1.3-1公部門主管對國小校長具備的特質79
表4.1.4-1家長對國小校長具備的特質80
表4.2.1-1國小校長經營學校的理念82
表4.2.1-2國小校長帶領校內成員的策略86
表4.2.1-3國小校長跟校內成員間的關係88
表4.2.1-4國小校長現任學校具備的特色91
表4.2.1-5國小校長創新的作法94
表4.2.2-1國小級任教師對現任校長的轉型領導96
表4.2.3-1公部門主管對國小校長的轉型領導98
表4.2.4-1家長對國小校長的轉型領導99
表4.3.1-1國小校長在校外旅遊教學選擇的活動地點性質102
表4.3.1-2國小校長在校外旅遊教學重視方面105
表4.3.1-3國小校長的辦理方式107
表4.3.1-4國小校長對採購案的型式109
表4.3.1-5國小校長認為目前的成效性112
表4.3.1-6國小校長對未來的校外旅遊教學115
表4.3.1-7國小校長對公部門在校外旅遊教學的看法118
表4.3.1-8國小校長在規劃有教學效果及旅遊性的校外旅遊教學上121
表4.3.2-1-(1)國小級任教師在校外旅遊教學選擇的活動地點性質124
表4.3.2-1-(2)國小級任教師在選擇地點上跟校長的關聯性125
表4.3.2-2國小級任教師在校外旅遊教學重視方面127
表4.3.2-3國小級任教師的辦理方式128
表4.3.2-4國小級任教師對採購案的型式130
表4.3.2-5國小級任教師認為目前的成效性131
表4.3.2-6國小級任教師對未來的校外旅遊教學133
表4.3.2-7國小級任教師認為校長可提供的資源135
表4.3.2-8國小級任教師在規劃有教學效果及旅遊性的校外旅遊教學上138
表4.3.3-1公部門主管在校外旅遊教學選擇的活動地點性質141
表4.3.3-2公部門主管在校外旅遊教學重視方面142
表4.3.3-3公部門主管的辦理方式142
表4.3.3-4公部門主管對採購案的型式143
表4.3.3-5公部門主管認為目前的成效性144
表4.3.3-6公部門主管對公部門可提供國小校外旅遊教學的資源144
表4.3.3-7公部門主管對公部門應扮演的角色145
表4.3.3-8公部門主管覺得需要再加強方面146
表4.3.3-9公部門主管在規劃有教學效果及旅遊性的校外旅遊教學上147
表4.3.4-1家長在校外旅遊教學選擇的活動地點性質149
表4.3.4-2家長在校外旅遊教學重視方面150
表4.3.4-3家長的辦理方式151
表4.3.4-4家長對採購案的型式151
表4.3.4-5家長認為目前的成效性152
表4.3.4-6家長可提供的資源152
表4.3.4-7家長應扮演的角色153
表4.3.4-8家長覺得需要再加強方面154
表4.3.4-9家長在規劃有教學效果及旅遊性的校外旅遊教學上155

圖目錄
圖1.1本研究流程圖7
圖2.1校外旅遊教學地點類型42
圖3.1研究架構圖46
一、中文部分
1. 王志勇(2014),屏東縣里港鄉與高樹鄉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外教學的滿意度與校外教學地點意願之相關,大仁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俊杰(201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王美惠(2004),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4. 王靜如(1991),高屏地區國小戶外教學現況與困難之調查分析,屏師學報,3期,363-396頁。
5. 王錦堂(1992),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東華書局。
6. 王鑫(1995),戶外教學發展史及思想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4-2511-S-002-002-Z)。
7. 文崇一、楊國樞(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8.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9. 李育成(2013),人格特質、旅遊動機和知覺風險對海外自助旅遊意願之影響─以府城居民為例,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論文。
10. 李美枝(1985),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11. 李崑山(1995),開放教育中的戶外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4期,53-63頁。
12. 李崑山(1996),國民小學戶外教學理論與實務初探,環境教育,30期,62-69頁。
13. 李崑山(2000),戶外教學策劃與設計,北縣教育,32期,47-52頁。
14. 李晶(2001),國小教師對休閒農場提供資源實施校外教學活動之評估研究,台北師大學報,46卷,1期,93-110頁。
15.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李嘉彰(2007),雲嘉南地區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 李廣榮(2010),地方文化資產如何助益社區永續發展-以金城鎮前水頭社區為例,國立高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期,260-321頁。
19. 吳育綺(2006),國中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吳明雄(2010),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教師知識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21. 吳彥德(2008),校長人格特質與領導風格之調查研究-以台北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 吳清山(1996),學校行政,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23.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書局出版社。
24. 吳清基(1989),教育與行政,臺北:師大書苑出版社。
25. 吳進良(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內外控、成就動機與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吳滄洲(2012),國小學童家長對於學童至主題樂園實施校外教學的態度及滿意度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何建勳(2011),鰲鼓溼地鳥類生態戶外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8. 何淑妃(199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組織氣氛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沈六(1997),台灣省各級學校校外教學參考手冊,台灣省政教育廳。
30. 沈進成、許淑祉(2006),利用主題遊樂園資源達成國民小學校外教學目標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主題遊樂園為例,旅遊管理研究,6卷,1期,1-19頁。
31. 邱碧虹(2005),森林生態旅遊在國小戶外環境教學上之應用-以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32. 林合懋(1995),學校主管與企業主管轉型領導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林宗鴻譯(2003),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34.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創新行為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林新發(1999),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和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36. 林毓瑩(2014),教師校外教學成效認知、規劃需求與考量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為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林嘉鎮(2011),花蓮縣國民小學優質學校校長人格特質、學校組織公平與組織氣氛之研究,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林漢政(2002),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林儷蓉(1999),休閒農場資源與國小校外教學目標之相關研究—以學童及教師之觀點,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周昌柏(2005),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交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周惠莉(2003),五大人格特質、性別角色與轉換型領導關聯性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周裕隆(2008),新竹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43. 周儒、黃淑芬譯(1994),戶外教育的精義。環境教育季刊,20期,52-53頁。
44. 房美玉(2002),儲備幹部人格特質甄選量表之建立與應用—以某高科技公司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卷,1期,1-18頁。
45. 凃秋雯(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到花博戶外教學體驗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洪政秋(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領導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7. 洪莉媛(2010),台東縣國小教師校外教學的教學準備、考量因素與目的地選擇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8. 胡安慶(1995),影響國小教師利用學童農園從事戶外教學活動意願之因素研究—以彰化地區辦理過校外教學國小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9. 秦夢群(2001),教育行政,台北:五南書局出版社。
50. 徐治霜(2006),台南市國民小學實施戶外教學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1. 翁菁慧(2008),國小教師休閒生活型態與校外教學地點選擇之關係—以彰化地區為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高淑清(2000),重建家庭平等對話與學習動力:家庭溝通課程建構之研究,家庭教育課程與方案論文集,315-353頁。
53. 高翠蘭(2007),國小學生戶外教學之成效與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高雄縣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54. 國立編譯館(1996),國民中學團體活動學生手冊(一)。
55. 張育韶(2013),國小學生校外教學地點類型、反思學習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張宏毅(2002),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7. 張金鑑(1979),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行政學,台北:商務。
58. 張昭仁(2001),國小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與學校組織學習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9. 張春興(2009),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60. 張毓芳(2002),台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1. 張鳳燕、楊妙芬、邱珍琬、蔡素紋譯(2002),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62. 張潤書(1998),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出版社。
63. 張慶勳(1996),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影響學校組織文化特性與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64. 張慶勳(1997),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復文。
65. 張賜光(2004),桃園縣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66. 張賢坤(2004),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7. 張德銳、張素偵(2012),臺北市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1期,59-97頁。
68. 陳木金(1997),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69. 陳世聰(2000),屏東縣國小校長轉化、互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發揮「小班教學精神」效能為指標,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0. 陳美音(2006),花蓮縣國小教師運用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實施戶外環境教育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1. 陳學賢(2004),高雄市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願景發展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72. 郭靜如(2004),旅遊安全性決策之研究—以台北地區國民中學校外教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73. 許功餘、王登峰、楊國樞(2000),台灣與大陸華人基本性格向度的比較,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74. 黃杏花(2006),臺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75. 黃哲彬(2004),第五級領導及其對校長領導之啟示,人文與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卷,6期,101-111頁。
76. 黃懿嬌(2007),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7. 項靖、陳儒晰、陳玉箴、李美馨等譯(2002),論文計劃與研究方法,台北市:韋伯文化。
78. 彭昌盛(1993),轉型領導理論及其應用,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79. 彭雅珍(1998),國小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0. 楊志誠(1993),國中教師戶外環境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1.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
82. 詹幼儀(2004),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變革接受度:以九年一貫課程變革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3. 詹益鉅(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行為、學校建設性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4. 萬文隆(2004),生活科技教育,37卷,4期,17-23頁。
85. 葉至誠(2000),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台北市:秀威。
86. 葉依涵〈2008〉,彰化縣國小校外教學目的地選擇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7. 廖春文(1995),二十一世紀教育行政領導理念,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社。
88. 廖裕月(1998),國小校長轉化領導型式與領導效能之研究:以北部四縣市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9. 熊湘屏(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實施戶外鄉土教學活動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0. 蔡宗興(2003),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1. 蔡培村(1985),國民中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結構及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92. 蔡培村(2004),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麗文文化。
93.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94. 蔡進雄(2005),學校領導理論研究,臺北巿:師大書苑。
95. 鄭志隆(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人格特質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96. 鄭坤昌(2005),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實施校外教學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7. 鄭健雄(1998),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博士論文。
98. 劉小萍(2009),臺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校外教學之實施現況、阻礙因素及戶外教學能力需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99. 劉志峰(2008),國小校長人格特質、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態度之關聯性研究-以台中縣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0. 盧瑞陽(1993),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書局。
101. 賴姿伶、余民寧、徐崇文(2009),員工甄選人格量表的編製及其信效度考驗之初步報告,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卷,4期,269-304頁。
102. 謝文全(198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書局。
103. 謝文全(1991),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書局出版社。
104. 謝鴻儒(2000),國小教師戶外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5. 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式之測驗工具與其研究應用,教育與發展,23卷,1期,110頁。
106. 濮世緯(199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握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07. 羅思嘉(2001),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傳播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0期,73-85頁。

二、英文部分
1. Allport, G. W. (1961),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2. Allport, G. W. & Odbert, H. S. (1936), Trait names: A psycho-lexical stud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Vol. 47, pp. 211.
3. Aveyard, H. & Corporation, E. (2008), Doing a literature review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 A practical guide, McGraw-Hill Open University Press.
4. Bass, B. M. (1985),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5.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0),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Manual for the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6.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4),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London: Sage Press.
7. Barker, R. G. (1963), The Stream of Behavior 5th ed, New York:Appleton- Century.
8. Bennis, W. & Nanus, B. (1985), Leaders: The Strategies for Taking Charge, New York: Harper & Row.
9. Bryman, A. (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London Sage.
10. Burns J. M. (1978), 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
11. Cattell, R. B. (1943), Th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Basic traits resolved into cluster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38, pp. 476-506.
12. Cervone, Daniel & Pervin, Lawrence A. (2009),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13. 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92), Four ways five factors are basic,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13, pp. 653-665.
14. David, K. (1977), Human behavior at work, NY: McGraw-Hill.
15. David, V. D. B. S. (1989),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Evidence of Incremental Validity, Personal Psychology, Vol.42, pp. 25-36.
16. Davis, D. J. (1994), Three case studies female transformational elementary school administrators who facilitat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acific.
17. Donaldson, G. W. (1972), Research in outdoor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Vol. 3, No. 4, pp. 9-10.
18. Downton, J. V. (1973), Rebel leadership: Commitment and charisma in the revolutionary process, New York: Free Press.
19. Eysenck, H. J. (1967),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personality, Springfield, IL: Thomas.
20. Fiedler, F. 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Y: McGraw-Hill.
21. Fiske, D. W. (1949), Consistency of the factoral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rating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Abnormal Psychology, Vol. 44, pp. 329-344.
22. Fitzpatrick, C. N. (1973), Philosophy and goals for outdoor education, In Donald R. Gist, N. P. & Fava, S. F. 1964, Urban Social, New York: Crowell.
23. Friedman, M. & Roseman, R. H. (1974), Type A and Your Heart, New York: Knoph.
24. Galton, F. (1884), Measurement of character, Fortnightly Review, Vol. 36, pp. 179-185.
25. Goldberg, L. R. (1981), Languag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search for universals in personality lexicons. In Wheeler, L. (Ed.),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 pp. 141-165.
26. Helmreich, R. L. (1984), Cockpit management attitudes, Human Factors, Vol. 26, No 5, pp. 583-589.
27. Hemphill, J. K. & Coons, A. E. (1957), Development of the 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In R. M. Stogdill, A. E. Coons (Eds.), Leader behavior: Its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H: Bureau of Business Rsesarch, Ohio State University.
28. Jantzi, D., & Leithwood, K. (1996), 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Variation i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ransformational school leadership,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Vol. 32, No 4, pp. 512-538.
29. Jung, C. G. (1971), Psychological type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0. Johnson, J. A. (1997), Units of analysis for the description and xplanation of personality, In R. Hogan, J. Johnson, & S. Briggs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p. 767-793.
31. Kouzes, J. M., & Posner, B. Z. (1997), The leadership challeng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32. Larsen, R. J. & Buss, D. M. (2005), Personality psychology: domains of knowledge about human nature, 2nd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33. Leithwood, K., & Jantzi, D. (1998), Distributed leadership and student engagement in schoo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Diego, C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24645).
34. Lewis, C. A. (1975), The Administration of Outdoor Education Program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44777).
35. Liontos, L. B. (1993),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Profile of a high school principa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9652).
36. Norman, W. T. (1963), Toward an adequate taxonomy of personality attributes: Replicated factor structure in peer nomination personality.
37. Northouse, P. G. (1997),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38. Ogawa, R. & Hart, A. (1985), The effects of principals on the instructional performance of schoo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Vol. 23, No 1, pp. 59-72.
39. Pervin, L. A. (1993), Pattern and organization: current trends prospects for future, Fifty Year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p. 1-17.
40. Phares, E. J. & Chaplin, W. F. (1997),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4th ed, NY: Longman.
41. Priest, S. (1986), Redefining outdoor education: A matter of man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Vol. 17, No. 3, pp. 13-15.
42. Rillo, T. J. (1985), Outdoor Education: Beyond the Classroom Wall,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 Foundtion.
43. Roberts, Brent W. (2009), Back to the future: personality and assessment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Vol. 43, No. 2, pp. 137-145.
44. Robbins, S. P. (1995),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6th ed, New Prentice-Hall Inc.
45. Robbins, S. P.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Leading and managing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ydney: Prentice Hall.
46. Rotter, J. B. (1966),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Vol. 80, No. 1, pp. 1-28.
47. Sergiovanni, T. J. (1990), Value-added Leadership: how to get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in school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48. Smith, P. R., (1987), Outdoor Education and its Educational Objectives, Geography, Vol. 72, No. 3, pp. 209-216.
49. Scott,W. G. & Mitchell, T. R. (1972), Organization theory :A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analysis, Homewood, IL: Richard Irwin Publisher.
50. Tannenbaum, R. et al. (1961),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A behavior sciense approach, NY: McGraw-Hill.
51. Waddel, A. M. (1996), A femal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office: A beacon for Woma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dministr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52. Yukl, G. (1994),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11. 李崑山(1995),開放教育中的戶外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4期,53-63頁。
2. 11. 李崑山(1995),開放教育中的戶外教學,環境教育季刊,24期,53-63頁。
3. 13. 李崑山(2000),戶外教學策劃與設計,北縣教育,32期,47-52頁。
4. 13. 李崑山(2000),戶外教學策劃與設計,北縣教育,32期,47-52頁。
5. 18.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期,260-321頁。
6. 18.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期,260-321頁。
7. 30. 沈進成、許淑祉(2006),利用主題遊樂園資源達成國民小學校外教學目標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主題遊樂園為例,旅遊管理研究,6卷,1期,1-19頁。
8. 30. 沈進成、許淑祉(2006),利用主題遊樂園資源達成國民小學校外教學目標之研究—以劍湖山世界主題遊樂園為例,旅遊管理研究,6卷,1期,1-19頁。
9. 67. 張德銳、張素偵(2012),臺北市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1期,59-97頁。
10. 67. 張德銳、張素偵(2012),臺北市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1期,59-97頁。
11. 107. 羅思嘉(2001),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傳播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0期,73-85頁。
12. 107. 羅思嘉(2001),引用文獻分析與學術傳播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60期,73-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