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概念界定 第三節:研究概要 第二章 七十年代台灣社會的了解 第一節:台灣的地理位置與其在世界近代史上的意義 第二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台灣地位 第三節:七十年代台灣社會的特質 第一項:經濟的快速發展 第二項:農村的沒落與城市的繁榮 第三項:文化和思想的回歸本土 第四項:對政治革新的要求日益增高 第三章 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發展 第一節:七十年代以前台灣鄉土文學簡述 第二節: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的復甦及發展 第一項:文學因素 第二項:非文學因素 第三節:現代詩論戰-鄉土文學論戰的先聲 第四章 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第一節:論戰背景 第一項:文藝政策──戰鬥文藝 第二項:文藝走向──現實主義 第二節:論戰始末 第三節:論爭焦點 第一項:鄉土文學是否會成為「工農兵文學」的翻版? 第二項:鄉土文學是否會揭發社會內部的矛盾? 第三項:鄉土文學是否會淪為陝隘的地域主義? 第四項:鄉土文學是否會產生排外思想? 第四節:意義與影響 第一項:民族立場的回復 第二項:創作題材多元化 第三項:報導文學的興盛 第四項:論戰話題的「再論戰」 第五章 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作家介紹 第一節:王禎和 第二節:黃春明 第三節:陳映真 第四節:王拓與楊青矗 第一項:王拓 第二項:楊青矗 第五節:宋澤萊 第六節:洪醒夫 第七節:曾心儀 第八節:吳晟 第六章 七十年代台灣鄉土文學作品特性 第一節:現實性 第一項:反映農鄉的沒落和鄉村居民的困境 第二項:反映歷史事件 第三項:反映在工商業高度發展下的台灣社會 第二節:民族性 第三節:地域性 第七章 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