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保進(2006)。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湘涵(2012)。基隆市國小教師運動參與動機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王珮茹(2013)。臺北巿家長參與幼兒親子休閒運動的參與動機、阻礙因素、參與程度及休閒效益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方秀鈴(2010)。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利益因素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市:許義雄等。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8)。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程施政計畫。臺北市:許義雄等。
江良規(1984)。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朱昌平(2011)。國小退休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朱紹文(2009)。苗栗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沈易利(1998)。臺灣省民眾休閒運動參與與需求之研究。臺中縣:霧峰出版社。
沈易利(1999)。臺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4(2),319-370
利志明(2000)。談休閒活動的定義、功能及積極涵義。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學系系刊,3,55-62。
何勇德(2011)。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玉琳(2012)。探討台北市文山運動潛在成年女性客群之運動阻礙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李仲仁(2012)。警察人員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參與阻礙之研究- 以屏北地區警察分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縣。李榮耀(2010)。大學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呂采縈(2013)。高雄市國中體育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工作投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杜佳玲(2014)。國小女性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林志成、黃金柱(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林忠濱(2007)。臺北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縣:輔仁大學。
林建佑(2009)。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休閒體驗對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林黛青(2012)。臺北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運動參與動機與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美珍(2014)。國小教師休閒運動阻礙對休閒運動參與及生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周書帆(2013)。大臺北地區身障者運動參與及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臺北市。洪連進(2010)。臺北市運動中心參與者參與休閒運動動機、休閒運動阻礙及休閒運動效益之研究─以羽球、健身、舞蹈運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苗其志(2013)。基隆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陳文靜(2012)。臺北市國小特教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台灣體專學報,4,1-29。
陳昱成(2012)。臺北市軍職人員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休閒運動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陳函妤(2014)。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運動行為及休閒運動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陳彰儀(1984)。休閒活動之選擇與休閒教育。幼獅月刊,384,50-53。陳麗華(1991)。臺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建民、高俊雄(2000)。青少年休閒參與動機模式之建立與驗證。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許雅萍(2010)。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飛盤運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許樹淵(2000)。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至滿(1986)。體育測量與評價。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張良漢(2002)。休閒知覺自由、休閒無聊感及休閒利益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聯合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7)。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士芳(2015)。幼托整合後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黃月嬋(1998)。學校體育與休閒教育。國民體育季刊,27(3),16-23。黃國展(2012)。苗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苗栗縣。黃靜君(2013)。雲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曾俊達(2014)。南投縣埔里鎮國小教師休閒運動阻礙及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游贊薰(2010)。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行為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宜蘭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詹慧英(2014)。臺北市國小附設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廖志猛(1994)。休閒運動參與者生活型態及運動態度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籃球、游泳參與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鄭建民(2013)。基隆市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謝明翰(2008)。淺談教育人員休閒運動與休閒阻礙。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勘,3,80-84。
謝秀英(2008)。台北縣高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謝雅鈴(2011)。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私立高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聖約翰科技大學,新北市。謝惠湄(2014)。公立幼兒園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和休閒運動效益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蔡長啟(1991)。我國發展休閒活動的應有措施。國民體育季刊,22(4), 4-10。蔡益成(2009)。基隆市國中教師運動休閒涉入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顏超群(2013)。苗栗縣公私立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鍾武興(2012)。桃園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態度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蕭淑惠(2014)。臺南市國小教師自行車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蘇雨傑(2012)。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蘇瑛敏(1997)。女性休閒環境架構之基礎研究:以臺北縣市女性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二、英文部分
Crawford, D. W. & Godbey, G. C. (1987). 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 Leisure Sciences, 9(2), 119-127.
Jackson, E. L. (1983). Activity-Specific Barriers to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Leisure Sciences, 6(1), 47-60.
Jackson, E. L. (1988). Leisure constraints: 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
Leisure Sciences, 10, 203-215.
Maehr, M. L. & Nicholls, J. G.(1980). Culture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 second look. In N. Warren(Ed.) , studies in
cross-culture psychology, 1(2), 221-267.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370-396.
Mull, R. F., Bayless, K. G., Ross, C. M., & Jamieson, L. M. (1997).
Recreation sport management. (2rd Ed.). Cha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ull, R. F., Bayless, K. G., Ross, C. M., & Jamieson, L. M. (1997).
Recreational sport management. (3rd Ed.). Human Kinetics.
Samdahl, D. M. & Jekubovich, N. J. (1997). A rejoinder to Henderson’s
and Jackson’s commentaries on “A critique of leisur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9(4), 469- 452.
Searle, M. &Jackson, E. (1985). Recreation non-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Consider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recreation delivery systems. Journal of Parks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3(2),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