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68)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4 07: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雲惟炯
研究生(外文):Yun Wei-Chiung
論文名稱:金控財務績效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Performance Analysis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指導教授:陳明道陳明道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avid M.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金融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9
中文關鍵詞:績效分析功能性觀點股東權益報酬率金控公司
外文關鍵詞:Performance Analysis、Functional Perspective、ROE、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11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文以功能性觀點、部門別觀點及杜邦模式三種方式拆解股東權益報酬率。透過拆解後的合併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找出一些金融控股公司的營運績效指標,分析台灣14家金融控股公司分別在各項績效指標之表現優劣程度。主要結論為:一、以功能性觀點,2003年至2005年ROE中以淨利息權益報酬率為主要來源的金控公司為兆豐、富邦、華南、永豐、復華、第一、台新及玉山,以淨保險權益報酬率為主要來源的是國泰及新光,以淨交易投資權益報酬率為主的是開發金,中信及日盛以淨利息權益報酬率和淨服務權益報酬率為主,國票金則以淨交易投資權益報酬率和淨服務權益報酬率為主。二、以部門別觀點,2003年至2005年ROE中以銀行部門為主要貢獻的金控公司為華南、富邦、永豐、第一(2005),以證券部門為主要貢獻的是日盛及開發,以保險部門為主要來源是國泰,以銀行部門和其他部門為主的是兆豐,復華則以銀行部門及證券部門為主。三、由杜邦模式之拆解,三年平均純益率明顯高於同業水準的是兆豐、玉山、國票、華南及永豐,資產週轉率明顯高於同業平均的是國泰及新光。四、2003至2005年三年以來,平均ROE表現明顯比同業水準(7.83%)高的金控公司有國泰(14.3%)、兆豐(12.06%)、華南(12.61%)、中信(11.05%)、玉山(12.74%)、國票(10.31%)及新光(11.45%)。另外,大多數公司需要去面對且解決是淨呆帳損失增加及營運成本過高的問題。
This thesis decomposes ROEs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segmental perspective and the Du Pont model. The goal is to find som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in Taiwan through the decomposed consolidated balance sheets and income statements from 2003 to 2005. Majo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indicates that companies whose main source of ROE is the rate of return on net interest equity (RoIntE) include Mega, Fubon, Hua Nan, SinoPac, Fuhwa, First, Taishin and Esun, while Cathay and Shin Kong have their main source of ROE came from the rate of return on net insurance equity (RoInsE), China Development has its largest component of ROE from the rate of return on net transaction and investment equity(RoT&IE), Chinatrust and JIH SUN generate most of their ROE from the rate of return on net service equity (RoSerE) and RoIntE, and ROE of Waterland was mainly from RoT&IE and RoSerE. Second, by the segmental perspective, companies whose ROE comes mainly from banking department are Fubon, Hua Nan, SinoPac and First, while securities department contributes most to the ROE of JIH SUN and China Development, insurance department is the main source of ROE of Cathay, banking department and other departments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Mega’s ROE, and banking and securities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departments to ROE of Fuhwa. Third, by the Du Pont analysis, companies with above average profit margin on sales are Mega,Esun, Waterland, Hua Nan and SinoPac, while Cathay and Shin Kong have an above average total asset turnover ratio. Fourth, the average level of ROE was 7.83%, with Cathay (14.3%), Mega (12.06%), Hua Nan (12.61%), Chinatrust (11.05%), Esun (12.74%), Waterland (10.31%) and Shin Kong (11.45%) leading the pack. Finally, bad debt losses and high operation expenses are the two most serious problems facing most of Taiwan’s FHCs and the ability to curtail these costs is critical to their futur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流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銀行績效分析與評價相關文獻......6
第二節 金融控股公司相關文獻..........23
第三節 功能性觀點之金融體制..........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27
第一節 研究樣本.....................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28
第三節 績效指標.....................34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35
第一節 以國泰金融控股公司為例.........35
第二節 台灣十四家金融控股公司績效分析..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結論.........................65
第二節 建議.........................66
參考文獻..............................67
中文部分
1、 李哲瑋,“資源配置觀點之企業價值分析”,輔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 石 淼,“台灣地區金融控股公司經營規模、業務整合度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3、 林子文,“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比較及因應策略之探討”,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4、 朱明玉,“考慮多角化之金融控股公司績效與信用評等相關性之探討”,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2005。
5、 沈中華,“金控公司的銀行與獨立銀行CAMEL比較:1997~1998”, 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三輯第二期,2002。
6、 吳如玉,“公平價值衡量-會計專業之新挑戰 ”, 經濟日報第22版,2004/1/4。
7、郭憲章、俞淑惠、溫德威、吳壽山,“銀行評價:整合財務績效及金融商品創新、市場競爭力之觀點”, 台灣管理學刊,第6 卷第1 期,2006 年2 月pp.35-58。
8、 國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9、 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10、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11、華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14、永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15、日盛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16、開發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17、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18、中信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19、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20、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21、玉山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22、國票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2003~2005年第四季。

英文部分
1、 Z. Christopher Mercer, Mercer Capital Management, Inc,“Valu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1992。
2、 John Wiley &Sons,McKinsey& Company, Inc, “Measuring and Management the Value of companies”, pp.663-691,2005。
3. Mary E. Barth, William H. Beaver, Wayne R. Landsman,“Value-Relevance of Bank’s Fair Value Disclosures under SFAS NO. 107”,1996。
4、SCOTT P. MASON, ROBERT C. MERTON, ANDRE F. PEROLD, PETER TUFANO ,“CASE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pp.10-15,1994。
5、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Engineers,“VALUATION CONCEPTS FOR INVESTMENT COMPANI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IR STAKEHOLDERS”,2004。
6、 Ken Peasnell,Lancaster University Management School,“Institution-specific Value”,2005。
7、 Mary E. Barth, “Fair Value Accounting : Evidence From Investment Securities and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Banks ”,199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