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目
內政部(民68年):托兒所教保手冊。
內政部(民70年):托兒所設置辦法。省政府公報。
內政部(民82年):民國八十一年台灣地區托兒所概況調查報告。
內政部(民84年):兒童福利專業人員資格要點。
王英如(民79年):台北市托兒所保育員專業知能及家長對托兒所服務需求之研究。私立中
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堅紅 譯(民83年):吸收性心智(原Montessori 著the Absorbent Mind)。台北:桂冠
。
王前龍(民84年):國民小學道德科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逸芸(民89年):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
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民74年):托兒所單元教保設計上、下冊。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中市政府(民89):台中市托兒機構設置標準與設立辦法。台中:台中市政府。
杜美智(民86年):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李子建、黃顯華(民85年):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市:五南。
李坤培(民81年):大學暨獨立學院體育教師課程決定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與研究所
碩士論文。
李偉清(民87年):國中教師對特殊體育的態度與適性教學實施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清山(民78年):課程決定的理論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2期,頁199-229。
吳旭昌 等人譯(民82年):蒙台梭利教育理論與實踐0~3歲幼兒發展與保育(原江口裕子
著)。台北:新民幼教。
吳怡靜(民88年):腦力及國力三歲定一生。天下雜誌,特刊27,頁36-44。
吳韻儀(民88年):各國相競培育未來主人翁。天下雜誌,特刊27,頁76-79。武素萍(民83年):台北市職業婦女對家庭式嬰幼兒照顧品質期望與評價之研究。私立中國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民85年):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進材(民88年):從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談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第50卷第3期,
頁9-21。
林育瑋(民88年):推薦序。成功的托教行政管理:園所領導之鑰。台北:光佑文化。
姚明燕 譯(民84年):蒙特梭利的居家教育(原Britton著 Montessori Play & Learn :
a Parents’ Guide to Purposeful Play from Two to Six)。台北:及幼。
洪毓瑛(民89年):幼教綠皮書—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專業幼教(原Bredkam著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新竹:和英。
徐世瑜(民87年):課程與教學決定歷程中的要素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4),頁1-12。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民59年):中學課程標準。台北:中正。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民60年):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中正。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民52年):國民學校課程標準。台北:中正。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民89年):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中正。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民82年):高等教育法規選輯。台北: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張芳慈(民87年):被溺愛的小孩---由職能治療觀點談嬰幼兒早期刺激的重要。學前教育1998.3,頁50-23。
張雁玲(民89年):幼稚園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新建(民80年):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幸聰(民82年):從專家學者、幼兒家長暨保育員之意見探討提昇托兒所品質之研究—以
台北市、台中市為主。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炳煌(民78年): 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
黃世鈺(民88年):角落教學法與講述教學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陳淑玲(民76年):台北地區中學教師對機構適托嬰服務之期望級評價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陳淑敏(民82年):美國幼教課程的心趨勢。國教天地,第97期,屏東:屏東師院,頁1-8。陳淑琦(民83年):幼兒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心理。
陳婷芳(民84年):幼稚園教師的教育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倩慧(民87年):家庭托育服務的品質:家庭保姆的角色、家庭系統、及與家長互動關係
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岑(民89年):台北市托兒所保育人員專業素質與托欲服務品質認知之研究。私立東海
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郭雪英(民84年):家庭托育環境安全指導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游淑燕(民82年):國民小學教師課程決定全取向及其參與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
游淑燕(民83年a):美國幼教協會發展合宜課程實施(DAP)之基本觀點與評析。嘉義
師院學報,第八期,嘉義:嘉義師院,頁375-418。
游淑燕(民83年b):幼稚園課程決定層級體系及其運作情形分析:兼論如何提昇幼稚園課程
決定之品質。嘉義師院學報,第八期,嘉義:嘉義師院,頁419-470。
游淑燕(民84年):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類型分析。嘉義師院學報,第9期,頁641-666。游淑燕(民87年):自主與責任:幼稚園教室層次的課程控制。嘉義師院學報,第12期,頁219-239。
甄曉蘭、周立勳(民87年):國小教師數學教學信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2(1),頁49-68。
廖居治(民89年):國中生或科技科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
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雅心(民87年):台中地區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之相關研究。台中市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劉威德(民88年):教師教學信念系統之分析及其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曜源(民90年):國小美勞科教師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
歐用生(民83年):課程發展模式探討。高雄:復文。
賴慧玲 譯(民89年):嬰幼兒課程與教學(原Wilson著Infants & Toddler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台北:五南。
謝瑩慧(民84年):影響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的教育理念研究。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
學術論文發表彙論文集,頁193-209。
盧明(民83年):幼教教師對於適性教學之信念研究。嘉義師院學報,第8期。嘉義:嘉義師院。頁493-518。
盧素碧(民85年):幼兒教育課程理論與單元活動設計(增修訂版)。台北:文景。
盧素碧(民88年):單元教學。集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心理。
顏銘志(民85年):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教師效能與教學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
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紅珠(民87年):教師教學決定:內涵、思考歷程與影響因素—兼談如何趕緊教學決定。
課程與教學季刊,1(4),頁43-56。
魏渭堂、吳錦鳳 譯(民84年):生命重要的前三年(原Montanaro著Understanding the
Human Being)。台北:及幼。
魏寶貝 譯(民85年):全人—從出生到成人的全方位教學法(原Lillard著Montessori
Today –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台北:
及幼。
蘇愛秋(民88年):學習角與大學習區。集於簡楚瑛主編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心理。
英文書目
Bredekamp, Sue, Editor (1996).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Serving Children From Birth Through Age 8 . Washington, DC:
NAEYC.
Deiner, Penny Low (1997). Infants and Toddler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 USA:.
Harcourt Brace &Company.
Dombro, Amy Laura, Laura J. Colker, and Diane Trister Dodge (1999). The
Creative Curriculum for Infants & Toddlers. Washington, DC : Teaching
Strategies.
Godwin, Annabelle & Lorraine Schrag (1996). Setting Up for Infant / Toddler
Care: Guidelines for Centers and Family Child Care Homes. Washington, DC :
NAEYC.
Keenan, Marjory (1998). Making the Transition form Preschool Infant / Toddler
Teacher. Young Children, March. p5-11.
Reinsberg, Judy(1995). Reflections on Quality Infant Care. Young Children, Sep.
p23-25.
Schor, Edward L & Peter A Gorski (1996). Universal Access to Good-Quality and
Care of Children from Birth to 5Years. Pediatrics, Vol.97 Issue3, p417-419.
Smith, Anne B.(1996). Quality Programs That Care and Educate. Childhood
Education,Vol.72 Issue6, p6- .
Torrence, Martha and John Chattin(2000). Montessori Education Today. In
Jaipaul L. Roopnarine & James E. Johnson (eds) , Approaches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Wilson, LaVisa Cam(1986). Infants & Toddler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USA :
Delmar Publishers.
Wilson, LaVisa Cam(1990). Infants & Toddler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USA :
Delmar Publishers.
Wilson, LaVisa Cam; Linda Douville-Watson, and Michael A.. Watson(1995).
Infants & Toddler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USA : Thomson Publishing.
網站資料
中市教育局各級學校概況表 http://reach.tceb.edu.tw/shool/
台中市社會局婦幼福利課 http://gis.tccg.gov.tw/welfare/school/search.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