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6 06:1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俊賢
研究生(外文):Chun-hsien Li
論文名稱:台南市立土城高中校園生活污水水質處理之研究-利用兼曝氣廢水處理系統模型模擬生活污水水質處理
論文名稱(外文):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Tainan Municipal Tu Chen High School‘s waste water with the Facultative Aerobic System.
指導教授:曾景山曾景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ing-Shan Tz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立德大學
系所名稱:資源環境研究所
學門:環境保護學門
學類:環境資源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9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
中文關鍵詞:生活污水兼曝氣廢水處理系統通氣量
外文關鍵詞:waste waterFacultative Aerobic Systemventil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3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 要
本研究目的為利用兼曝氣廢水處理系統模型研究土城高中生活廢水降解所需之通氣量,尋找一種經濟有效處理本校生活廢水之模式。研究模型是依台糖公司研究所「兼曝氣處理系統」的理念重新改裝設計而成,研究的方法為改變不同通氣量在連續9 天實驗過程中,以檢驗廢水水質化學需氧量COD、總懸浮固體量SS、pH 值、導電度EC的變化,據以找出處理生活廢水最適當的通氣量。
試驗結果顯示:原始生活廢水經兼曝氣處理系統模型9 天的連續運作處理,三種通氣量之試驗結果,均可使生活廢水化學需氧量COD 自原始300-500 mg/l 降解至60-80mg/l。總懸浮固體物SS 自原始50-100 mg/l 降解至20 mg/l 以下。酸鹼度pH 值 自原始7.25-7.70,呈現略升趨勢達8.01-8.36 左右。導電度EC 自原始3.10-3.50 mmho/cm 降解至1.01-1.45 mmho/cm 範圍之間,均能符合環保署家庭廢水排放標準。而通入0.01-0.03vvm(每分鐘氣液體積比值)的通氣量為最具效益的通氣數值。
由本實驗得知,在兼曝氣廢水處理系統模型中注入適當量之空氣,確實可以有效改善校園生活廢水水質,降低水質污染量,可以有效減輕校園生態池生態綠網的自淨負擔。
本研究是土城高中校園生態池重建計劃中的第一階段研究工作,後續的實驗可以依據本實驗的通氣量數據及檢驗變化曲線作為第二階段放大容量模擬系統之參考及進行生態池中生態綠網的建置準備。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ims to look for an economic and efficient model to deal with the waste water in Tainan Municipal Tu Chen High School. With the use of Facultative
Aerobic System, the ventilation used for the degradation of the waste water in the target school could be measured. The research model is based on the “facultative aerobic system”which was the concept of Taiwan Sugar Corporation.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most appropriate ventilation, the methodolog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change of COD, SS,pH value and EC in waste water by using different ventilation in the continuous nine days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After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applying the facultative aerobic system, the result shows that all the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the ventilation could make COD in original daily waste water degrade from 300-500 mg/l to 60-80 mg/l SS was degraded from 50-10 mg/l to under 20 mg/l. However, the pH value was upgraded from the original 7.25-7.70 to 8.01-8.36, and EC was degraded from 3.10-3.50 mmho/cm to 1.01-1.45 mmho/cm. All of the above date were within the standard of family waste water which was provid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Among them, the ventilation, 0.01-0.03vvm was regarded as the most efficient valu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in the model of facultative aerobic system, the appropriate air of ventilation could re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aily waste water, reduce the amount of water pollution, and alleviate the load of ecologic network in the campus wildlife pond. The research is the first step of rebuilding the campus ecologic pond in Tu Chen High School, and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 could be based on its amount of ventilation. Besides, by examining the flowing chart of this experiment, the second step, the enlarged stimulated system,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ecologic network in the wildlife pond could be established.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1
1.2 研究方法與流程..........4
1.3 研究目的..........5
1.4 研究範圍..........5
1.5 論文內容..........5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2.1 文獻探討..........7
2.2 污染物去除機制作用之原理..........19
2.3 水體環境與水生生物影響之研究..........19
2.4 行政院環保署放流水標準..........22
第三章 試驗材料及設備..........23
3.1 實驗材料..........23
3.2 實驗設備..........23
3.3 試驗方法..........32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34
4.1 第一階段試驗結果與討論..........34
4.2 第二階段試驗結果與討論..........35
4.3 第三階段試驗結果與討論..........36
4.4 第四階段試驗結果與討論..........37
4.5 四個階段試驗結果綜合討論..........41
4.6 四個階段試驗數據變化趨勢..........42
4.7 四個階段試驗降解率對通氣量變化趨勢..........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2
5.1 結論..........52
5.2 建議..........52
1、 王佩蓮,1996,主編的話,市師環教季刊第26 期,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出版,http://www.tmue.edu.tw/~envir/book/26/26.htm

2、 王順美,2003a,台灣綠色學校的生態、教育理念,
http://www2.greenschool.org.tw/main2/2003/20030108.htm

3、 王順美,2003b,綠色學校與九年一貫,
http://www2.greenschool.org.tw/main2/objective/GS&;9yr-Wang200104.htm

4、 王順美,2003c,環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發展-綠色學校,
http://www2.greenschool.org.tw/main2/2003/20030329.htm

5、 王順美,2004,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師大學報:教育類,四十九卷第一期,p.163、p.164。

6、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環境教育季刊37,P 87-103。

7、 方偉達,1998,規劃校園生態教材園,研習資訊,15(3),P 27-30。

8、 方煒,2002,室內循環水養殖自動化監控與餵飼。兩岸養殖漁業交流研討會論文集。 p91-100,5月13-14日,台北,台灣。

9、 左惠文,2004,以人工溼地處理校園污水之功能性探討。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10、 江哲銘,1999,推動台灣校園的綠色奇蹟,節約用水季刊(27期),P 5-9,經濟部。

11、 朱惠芳,1998,多元化的國小自然科教學資源,研習資訊-15(3),P 31-34。

12、 沈月清、張淑貞、曹文娟,2002,國小生態教材園之規劃與應用,台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九十一學年度教師行動研究論文集,教學研究領域,P 324-327。

13、 李蕙宇,2001,生態園之水棲生物棲地營造,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4、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P 2、9-46。

15、 林可涵,2006,以使用管理觀點探討國小生態池規劃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16、 林憲德,2004,永續校園的生態與節能計劃,P 2、P 4,詹氏書局。

17、 施孟亨,2006,成大人工濕地維護管理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18、 徐仁修,2006,摘錄整理自征服五大洲的勇者,懇趣生活-自助旅行輕鬆上路手冊,P 25,台北市。

19、 洪國維,2008,台北縣國民小學生態池規劃與管理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20、 張子超,2005,環境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東海大學師培網(自然生活與科技-地球環境現況與變遷),http://edu.thu.edu.tw/face.htm

21、 張子超, 2009,綠色學校之理念與推動,環境教育資訊網/文摘,
http://eeweb.gcc.ntu.edu.tw/eeweb_new/index.php

22、 康江豪,2007,高麗菜渣快速堆熟化之研究。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23、 梁明煌,2000,綠色學校﹍探究社區實例,台灣綠色學校,
http://www2.greenschool.org.tw/main2/objective/GS&;9yr-Liang200001.htm

24、 曾景山、王百祿、黃啟民,2001,台糖公司廢棄物資源化之回顧與展望,台灣糖業公司研究所編「慶祝台灣糖業公司研究所成立一百週年紀念–論文集」。

25、 彭國棟,2002,營造生意盎然的生態水池,《自然保育季刊》,期31,P 6-17。

26、 董志峰,2001,國小生態教材園的經營與教學實務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27、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明文出版社,台北市。

28、 劉潔心,2003,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大單元之教學新策略,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學示例手冊,教育部。

29、 黎佳嘉,2004,名詞解釋,
http://www2.greenschool.org.tw/main2/2004/word200410.htm

30、 蔡宜君,2004,大台北地區校園水生池經營管理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31、 蔡厚男,2000,農地景觀生態規劃與管理,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P 2-4。

32、 盧秀芳,2002,校園即教室淺談校園生態教材園,優質的學校環境,台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P 168-180。

33、 簡淑娟,2004,人工溼地系統處理污水污染物去除和氧化還原電位關係之探討。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