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書寫與藝術創作把情愛鎔鑄成我生活裡的雕像。 過程裡我創造了一個我的成長經歷。 「成長」一直就是我作品中反覆吟唱的東西。 青春不再,「愛情的逝去」更經常是種對於生活中無知,無奈,無聊告別的啟蒙------時間與成長孕撫坎坷。 ---這一系列的創作與故事,如何竟都包括一位滄桑於心的人,獨自在那裡,傾聽自己體內卡茲卡茲鈣化老去的聲音。終究還是有著當時的意氣風發吧。 所謂何來?這是我們可以問的最基本問題之一。大部分的時間裡,我的生活就是我的愛情;我的愛情就是我的生命。我在我的作品裡加入成長的因子,一頭栽進對愛情生活的書寫與耙梳與創作。在真實與想像的交織過程裡得到暫時的結果。 我相信,只要與人類活動或經驗有關,就連愛在內,都與目的有關。透過行動我才可以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在這裡真實是屬於我的真實,沒有一種絕對存在的必然性。西。 自己獨特的生命經驗永遠是最動人的故事,透過對自我的省思、檢視與情感忠實的呈現,為自己的生命留下紀錄,做一番註解。 在這段創作歷程裡我使用了「我」這個符號,作為自己發生的一個媒介,來替自己的靈魂和這個世界加諸在我的框架尋找出一個對話的空間。除了藉由作品發表我的想法外,還宣示了一種「自我認同」;認同自己,認同彼此的關係,最後甚至不在乎世界是否認同。「我」(人)是誰,便是在這個流變的時代,一個必須不斷檢索、重複探索得一個議題。 因為,愛情的不再,我才發現與過去相處的三年裡,原來他一直都在。原來,我一直靠著創造的過去,才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在哪裡,才知道自己是什麼,才不至於「無意識」「無重力」的漂流著。 透過閱讀生命歷程的資料裡,不僅僅看到他人,也看到自己,在面對重要事件的片段及價值觀。書寫和創作自己的故事不也是這樣,在那些文字及圖像語言展翅之下,建歷史的重要教材。 沒有刻意安排,在創作的過程裡,時間卻幫助我從重構與建築了我這幾年的感官與感覺之旅。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會用手札式的情節與書信式的筆調行進和我的藝術創作的圖像做一番對質。描摹出從矇懂探索到成年情傷。
成長,一而再的在我的作品裡,以私祕性的「告白」形式出現,我的作品,我的故事,是關於生命和生活的「祕語」,因此在我的作品裡,表現出來的亦或是一些不可言喻的「小我」,實際上是對世間必/避談的情,慾,愛,以及個人的意識型態及社會價值的回應在一種適應自己的情況下,造成的種種面向,在不同的場慾進行著身分扮演的角力,與回憶,從中探求一個較為接近真相的真實。或許,也只是一種假象般的真實。所以,這時猛然挖掘出土的記憶,恐怕與當時的真相有相當差異。 價值是建構在相對真實裡所產生的意義。我如是想著。 除了本身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和訴求之外,其實在作品本身實際表現和完成了的東我們都橫渡了生命中某些奇妙與困難的地方。
故事的情節,也就是人生的情節。我一直這樣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