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最適之加氯量,一則減少牡蠣在發電廠冷卻系統的除著量, 二則究查殘留氯對牡蠣幼生的影響。 本研究分成二大部份:一為化學部份,以3 個鹽度(18.26.34%)×4 個溫度(19.22.25. 28.℃) ×個氯的濃度的複因子多變級分析,探討溫度及鹽度對氯在海水中衰度對氯在 海水中衰減的影響。二為生物部份,將幼生分為第一極體期、胞胚期、擔輪子、被面 子及D 型幼生等5 期。分別作三個鹽度×4 個溫度×個氯之濃度的複因子多變級分析 ,以探討在不同溫度及鹽度下,氯對幼生的影響。 研究結果如下: 一、化學部份: 1.氯在海水中的衰減量隨溫度及鹽度的上升而增加。 2.相同的溫度及鹽度下,較高濃度的氯,其衰減量及速率也較高。 二、生物部份: 1.各期幼生對總殘留氯的忍力,隨鹽度之升高而增加。 2.第一極體期對總殘留氯的忍受力較其他期的幼生強。 3.在減少發現廠冷卻系統的牡蠣幼生量,依溫度及鹽度的不同,應加入1.392∼2.953 mg/1 的氯。 4.發電廠的排放水中,所含的殘留氯,須在0.01∼0.028mg/1,才不會對牡蠣之擔輪 子期產生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