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arvey, P.M., Thompson-Kuhn, B., and Pietrucha, M.T. (1996). Sign Visibility: Research and Traffic Safety Overview. Bristol, PA: United States Sign Council.
2.Judd , D. B., and Wyszechi G. (1975), Color in Business Science and Industry, Science and Industry, Wiley, New York.
3.MacAdam, C. C. (1980), “An Optimal Preview Control for Linear Systems,” Journal Dynamic System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No. 102, 188-193.
4.Nagamachi M.,1995,Kansei Engineering: A new ergonomic consumer-oriented technology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5.內田和宏,田中敏光,杉江昇,2004,LED式車載標識裝置における夜間視認性の向上, Papers of Technical Meeting on Transportation and Electric Railway, IEEJapan, Vol.ter-04 ,No.10-21, 43-50.
6.王銘顯,1983,“道路交通標誌之視覺反應分析與研究”,藝術學報,第33期,國立藝專,台北7.台灣交通部,2010,交通工程手冊
8.台灣交通部公路總局,2012,快速公路施工交通管制手冊
9.台灣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07,道路指示標誌設置參考手冊96年版
10.台灣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1,道路指示標誌設置參考手冊100年版
11.李碩重,1993,設計照明學,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12.李溱甯,2004,霧的視障干擾與廣告標牌文字字體骨架結構設計對駕駛視覺辨識的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商業設計組碩士論文13.長町三生,1989,感性工學,海文堂,東京都。
14.周君瑞、陳國祥,2003感性化產品造形之塑造-以造形特徵為基礎,設計學報第8卷第2期,p77-8815.美國,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16.英國,2005,Traffic Signs Manual
17.林立農,2000,交通標誌內含資訊量與駕駛者行為反應關係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8.林書堯,1983,色彩學,台北:三民書局
19.馬小康,2008,LED照明光電技術發展現況
20.陳令昀,2010,都會區圖誌變標誌之顯示介面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1.陳佩鈺,2002,學童專用電腦鍵盤文字與色彩的視覺績效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2.陳昭賢,1995,駕駛人凝視特性之研究。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3.陳勇翔,2010,在不同環境照度下LED顯示標誌視覺人因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4.陳國祥、管倖生、鄧怡莘、張育銘,2001,感性工學-將感性予以理性化的方法,工業設計,第 29 卷 第一期,pp.2-16。25.野村順一,1996,增補色之秘密-最新色彩學入門,台北:文藝春秋
26.賴佳宏,2006,行動電話圖示動態之意象認知與最適化設計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27.蝦名清志,2005,オプト・デバイスの基礎と応用,日本:CQ 出版社
28.盧瑞琴、張順欽,以感性工學探討手錶外型設計之研究
29.鍾文哲,2011,不同環境照度下工程車LED 可變標誌視覺人因評估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網路檢索資料
1.眩光,檢索於2012年12月2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C%A9%E5%85%89
2.發光二極體,檢索於2012年12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LED
3.日本,社団法人,全国道路標識・標示業協会, http://www.zenhyokyo.o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