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216.73.216.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23 22:40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陳金逢
研究生(外文):
Chen,Chin-Feng
論文名稱:
中小學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f the Closure Mechanism for Incompetent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李玉君
指導教授(外文):
Lee,Yu-Jun
口試委員:
蔡震榮
、
李惠宗
口試委員(外文):
Tsay,Jenn-Roy
、
Lee, Hwaitzong
口試日期:
2012-07-30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
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學門:
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
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不適任教師
、
教師評審委員會
、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外文關鍵詞:
inncompetent teacher
、
eacher review and evaluation committee
、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3
點閱:1223
評分:
下載:348
書目收藏:5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小學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之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小學及教師之參考。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處理不適任教師應以維護學生的受教權出發,唯有學生受教權得到保障,教師專業方得以發揮,學校才能成為展現教育功能的場所,所有的孩子也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品質。
對於不適任教師存在於校園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如影響學校教師同儕的工作士氣、學生的受教權、學校的氣氛、學校的經營威信與社會對學校的觀感等。然而目前之「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仍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論文針對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各款逐一檢視,對於第七款與第九款所列之不確定法律概念部分,透過行政法院之判決書及臺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申訴評議書整理後,將「行為不檢有損師道」予以類型化再抽象化,使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判斷餘地予以具體化,以確立不適任教師之三種裁量基準;而「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則針對教育部頒訂之認定參考基準逐一檢視,建立該款之類型化與具體化。
建立不適任教師之類型化與具體化認定參考基準,使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不適任教師時有客觀的衡量標準,才不致因個人的不同價值觀而有不同的判斷價值,在妥適之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下,以保障學生權益、提升適任教師之工作士氣。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應勾稽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讓教師專業表現有回饋性省思、自我檢討,且優秀之教師有激勵、獎勵及協助教師成長進步的正向功能,又對學生有所助益,可讓學校可察覺到一位教師是否需要輔導或協助,並將不適任教師逐出教育場域,鼓勵教師不斷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另方面也確保學生學習權益。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losure mechanism for incompetent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nd propose concrete suggestions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The finding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teachers.
The focus of education is students, and dealing with incompetent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maintaining the educational rights of students, only if the students’ educational rights are maintained can teachers realize their professionalism, can schools become sites for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all students receive good educational quality.
The existence of incompetent teachers in schools has produced many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 work morale of teaching peers at the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al rights, school atmosphere, school management authority, and social perceptions of schools. However, the current closure mechanism for incompetent teachers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Thus,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items under Clause 14.1 of the Teacher’s Act. The parts in item 7 and item 9 about uncertain legal concepts are organized through the decisions of the Executive Yuan and complaint evaluations of Taiwan Provincial Teacher Grievances Committee, to categorize “inappropriate behavior damaging to the way of teachers,” make it abstract, so that th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uncertain legal concepts can be concretiz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three determination standards for incompetent teachers; “poor instruction or inability to carry out one’s work” which evaluates the referential standard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establish the types for the item and to concretize it.
The types of incompetent teachers and concretized referential standards are established so that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the teacher review and evaluation committee on incompetent teachers can be objective to avoid different evaluation values due to personal values. With a good closure mechanism for incompetent teachers, it is possible to maintain student rights and enhance the work morale of qualified teachers. The teacher evalu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nected to the closure mechanism of incompetent teachers, so that the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of teachers can involve feedback and reflection, self-evaluation, with positive functions in encouragement, rewards, and assistance i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their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providing benefit to students. This would allow schools to sense whether a teacher would need counseling or assistance, and remove incompetent teachers from the realm of education, encourage teachers to continue elevating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ies, while also ensuring the learning rights of stud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問題…………………………10
第三節 名詞定義與研究方法…………………………12
第四節 研究架構………………………………………17
第五節 文獻回顧………………………………………19
第二章 基礎論述……………………………………………25
第一節 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建立之必要性…………25
第一項 憲法上之學生受教權………………………25
第二項 教育基本法之學生受教權…………………28
第二節 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之歷史沿革……………32
第一項 中小學教師任用之沿革……………………32
第二項 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之沿革………………34
第三節 不確定法律概念之特質與適用………………41
第三章 現行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之內涵與問題…………46
第一節 現行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之內涵……………46
第一項 法規構成要件方面…………………………46
第二項 程序方面……………………………………54
第二節 現行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之問題……………59
第三節 小結……………………………………………66
第四章 不適任教師退場機制之重建………………………68
第一節 具體化不適任教師構成要件之不確定法律概念…………………………………………………68
第一項 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之建立方式………70
第二項 「行為不檢有損師道」構成要件之類型化……………………………………………72
第三項 「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構成要件之類型化…………………………………………90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建立……………………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4
第一節 結論……………………………………………115
第二節 建議……………………………………………121
參考文獻………………………………………………………125
附錄
附錄一、………………………………………………………132
附錄二、………………………………………………………137
附錄三、………………………………………………………145
附錄四、………………………………………………………150
附錄五、………………………………………………………158
附錄六、………………………………………………………161
一、專書
王澤鑑,「法律思維與民法實例」,三民書局,民國99年。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老師,你也可以這樣做:校園法律實務與理念」,五南書局,民國93年。
皮特涅教授七十歲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變遷中的警察法與公法學」,五南書局,民國97年。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附2011年增補資料)」,元照出版社,民國99年。
李惠宗,「教育行政法要義」,元照出版社,民國93年。
宋亞青、林如豪,邏輯與科學方法,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79年。
邢泰釗,教師法律手冊,教育部,民國93年。
秦夢群,「美國教育法與判例」,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出版,民國93年。
秦夢群,「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五南書局,民國95年。
許育典,「法治國與教育行政-以人的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出版,民國91年。
許育典,「教育法」,五南書局,民國96年。
許育典,「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五南書局,民國94年。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民國98年。
陳奎憙,「教育社會學」,三民書局,民國96年。
賴麗珍譯,Pamela D.Tucker&James H. Stronge,「教師評鑑方法」,心理出版社,民國95年。
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民國79年。
高家偉譯,H.Maurer著,「行政法學總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民國91年。
張鈿富主編,「教育行政:理念與創新」,高等教育,民國98年。
張德銳,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民國81年。
張德銳,師資培育與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市:五南,民國87年。
張德銳等,教學檔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高等教育,民國93年。
張德銳等,教學行動研究:實務手冊與理論介紹,高等教育,民國96年。
張德銳等,教師專業發展檔案:實務與研究,高等教育,民國97年。
蔡震榮,「行政執行法」,元照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9年。
蔡震榮,「行政法理論與基本人權之保障」,五南書局,民國88年。
劉鑫楨,「論裁量處分與不確定法律概念」,五南書局,民國94年。
二、期刊
人本高雄分會,民眾進步,杏壇牛步。人本教育札記,第226期,民國97年4月,頁94-98。
丁一顧,張德銳,美英兩國教師評鑑系統比較分析及其對我國之啟示。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35(2),民國93年,頁85-100。
古淑薰,「不適任教師」為什麼很難解聘?人本教育札記,第204期,民國95年6月,頁52-57。
余聰明,「教師法」內涵的探討,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第95期,民國85年7月。頁17-24。
吳三靈,公教分途,人事月刊,第19卷第3期,民國85年9月。頁65-69。
吳清山,「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運作成效之省思」,研習資訊,民86年12月,頁10。
李奉儒,國中小學教師評鑑機制規劃之芻議:英國的經驗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2卷第3期,民國95年9月,頁193-216。
李奉儒,教育基本法理念的解析,教育研究月刊,第86期,民國90年6月。頁28-43。
李奉儒,國民中小學教師評鑑機制規劃之芻議:英國的經驗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民國95年,頁193-216。
李建良,老師,妳(你)在怕什麼?也談「零體罰條款」的真義。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1期,民國96年2月,頁1-7。
李惠宗,言行乖張的老師,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民國89年7月,頁8-9。
林天祐,教師評鑑,評鑑,民國96年9月,頁16-17。
林佳範,人權教育-教育基本法與學生受教權,學生輔導,第95卷,民國93年11月,頁116-123。
林佳範,論人權理念與教改理念的一致性-從法治教育的言教與身教說起,公民訓育學報,第11輯,民國91年2月,頁53-66。
洪中明,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後設評鑑標準,國民教育,第48卷第4期,民國97年4月,頁4-15。
范熾文,教師法律地位及權利義務分析,中等教育,第52卷第4期,民國90年8月,頁56-68。
張茂源,評析教育基本法有關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理論與實務,研習資訊,第22卷第2期,民國94年4月,頁82-88。
許育典,人權與法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13卷第3期,民國94年9月,頁29-58。
許育典,在學關係與學生申訴,教育學刊,第23期,民國93年12月,頁37-58。
許育典,成大MP3搜索案及其侵犯學生人權的法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第86期,民國90年6月。頁57-72。
許育典,教育法學的發展,律師雜誌,第324期,民國95年9月,頁10-39。
許育典,學習自由、教育基本權與二一退學,教育研究月刊,第97期,民國91年5月,頁44-62。
許育典,學習自由VS.學習權/受教育權-從學術自由評大法官釋字第568號解釋,成大法學,第7期,民國93年6月,頁45-89。
許朝信,教育基本法中家長教育選擇權對公立國小經營之啟示,教育研究資訊,民國90年2月,頁107-120。
陳明和,法國公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對我國推動教師評鑑制度之啟示,教師之友,47(3),民國95年,74-82。
陳志成,教師成績考核制度之探討,教育研究,第54期,民國92年9月,頁95-102。
陳昺麟,教育基本法與學習權的保障,中農學報,第1卷,民國93年12月,頁67-76。
傅木龍,學生權益維護之省思與展望,訓育研究,第39卷第2期,民國89年6月,頁21-29。
傅木龍,讓學生權益獲得應有的保障-從學生申訴制度之建立談起,學生輔導,民國87年11月,頁5-13。
張德銳,從教師評鑑標準談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第29卷第1期,民國101年2月,頁5-11。
湯梅英,落實教育基本法對學生學習權與受教權的保障,教育研究月刊,第84期,民國90年4月。頁61-73。
舒緒緯,我國中小學教師甄選與任用制度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5期,民國95年9月,頁1-38。
舒緒緯,教育基本法與學校發展,屏東師院學報,第14期,民國90年3月,頁153-178。
黃裕城,中小學教師適任與不適任的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民國88年4月,頁85-99。
楊巧玲,教育基本法有關人民學習權及受教權規定之評析,教育政策論壇,第4卷第2期,民國90年8月,頁1-21。
楊振昇,教育研究與教育評鑑之反省與展望,暨大學報,第4卷第2期,民國89年7月,頁27-50。
蓋浙生,教師法研訂始末,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第129期,民國88年5月,頁8-17。
蔡震榮,不確定法律概念之探討,東海法學研究,第十期,民國85年3月,頁43-68。
劉昊洲,我國教育人員成績考核制度探究,國立台北商專學報,民國82年6月,頁529-558。
劉昊洲,教師法評析,人事月刊,第21卷第6期,民國84年12月。頁66-74。
鄭文嵐,不適任教師的處理,師友,民國86年1月,頁52-54。
鄭玉卿,從歷史觀點析評教育基本法與時代意義,初等教育學刊,第9期,民國90年4月,頁113-134。
鄭明勇,教師法初探,北縣教育,第10期,民國84年11月。頁16-20。
蕭紫菡,處理不適任教師,全台灣哪個學校最牛?人本教育札記,第226期,民國97年4月,頁90-93。
薛化元,教師法通過後的省思,國民教育,第36卷第2期,民國84年12月。頁20-21。
謝水南,解讀教師法,菁莪,第7卷第4期,民國84年12月。頁28-38。
顏國樑,教師評鑑的基本理念、問題及作法,教育研究月刊,112,民國92年,頁62-77。
顏國樑,從教師專業發展導向論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民國92年,頁259-286。
三、博碩士論文
李秀娟,我國中小學不適任教師處理模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林松柏,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
林翠香,不適任教師的個案輔導與行政處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民國91年。
施存在,國民中學不適任教師評定標準之建構及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民國95年。
洪若審,國民小學教師與家長對不適任教師的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
張郁芬,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年。
張瑞洋,國小校長處理不適任教師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7年。
張培源,處理公立高中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法制之研究-以「教學不力及不能勝任工作」為中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研究所碩士碩文,民國100年7月。
黃裕誠,國民小學教師成績考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民國72年。
陳世寶,警察人員免職案件之研究,國立暨南國暨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7年。
鐘文燕,國民小學教學不適任教師處理之研究,台北市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
秦季芳,概括條款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四、其他
邱瓊玉,北士商夜校生投訴,上課播韓劇 家長:老師太混了。聯合報,民國97年4月20日,第C1版。最後瀏覽日:民國97年8月2日,取自http://www.udndata.com/ndapp/Story2007?no=20&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KO%2BQaX0sdCudiuk6bTBPj0xOTk4MTAwOSuk6bTBPD0yMDA4MTAwNiuz%2BKdPPcFwpliz%2BHy4Z8DZpOmz%2BHzBcKZYsd%2Bz%2BHxVcGFwZXI%3D&sharepage=5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08-04-20&news_id=4359044
詹三源,老師懲罰 塗花學童臉蛋。聯合報,民國96年11月22日,第A5版。最後瀏覽日:民國97年8月2日,取自http://www.udndata.com/ndapp/Story2007?no=43&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KO%2BQaX0sdCudiuk6bTBPj0xOTk4MTAwOSuk6bTBPD0yMDA4MTAwNiuz%2BKdPPcFwpliz%2BHy4Z8DZpOmz%2BHzBcKZYsd%2Bz%2BHxVcGFwZXI%3D&sharepage=5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07-11-08&news_id=4134965
李青霖,體罰遭議 老師簽承諾書:不再犯。聯合報,民國96年11月8日,第C1版。最後瀏覽日:民國97年8月2日,取自http://www.udndata.com/ndapp/Story2007?no=43&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KO%2BQaX0sdCudiuk6bTBPj0xOTk4MTAwOSuk6bTBPD0yMDA4MTAwNiuz%2BKdPPcFwpliz%2BHy4Z8DZpOmz%2BHzBcKZYsd%2Bz%2BHxVcGFwZXI%3D&sharepage=5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07-11-08&news_id=4134965
詹三源、楊惠琪,音樂老師抓狂…拿樂器K學生。聯合報,民國96年7月21日,第C2版。民國97年8月2日,取自http://www.udndata.com/ndapp/Story2007?no=52&page=2&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KO%2BQaX0sdCudiuk6bTBPj0xOTk4MTAwOSuk6bTBPD0yMDA4MTAwNg%3D%3D&sharepage=5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07-07-21&news_id=3982727
鄭任汶,打瞎學生未停聘。聯合報,民國96年4月26日,第4版。最後瀏覽日:民國97年8月2日,取自http://www.udndata.com/ndapp/Story2007?no=71&page=2&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KO%2BQaX0sdCudiuk6bTBPj0xOTk4MTAwOSuk6bTBPD0yMDA4MTAwNg%3D%3D&sharepage=5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07-04-26&news_id=3862129
吳文良,餵學生粉筆 女教師記大過。聯合報,民國96年4月10日,第A9版。最後瀏覽日:民國97年8月2日,取自http://www.udndata.com/ndapp/Story2007?no=75&page=2&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KO%2BQaX0sdCudiuk6bTBPj0xOTk4MTAwOSuk6bTBPD0yMDA4MTAwNg%3D%3D&sharepage=5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2007-04-10&news_id=3837477
聯合報地方中心記者,師師相護。聯合報,民國95年10月12日,第C8版。最後瀏覽日:民國97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udndata.com/library/
國軍北投醫院網站,最後瀏覽日:民國98年8月11日,取至http://818h.mnd.gov.tw/btweb/default.aspx
許育典,校園零體罰有這麼難嗎,中國時報,民國99年3月31日,第A14版時論廣常。
余彬誠,不確定法律概念之具體過程,網路資料,最後瀏覽日:民國101年5月20日,取至http://www.ntpu.edu.tw/law/paper/01/2001a/9071101a.PDF,頁6-7。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2.
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3.
概括條款之研究
4.
我國中小學不適任教師處理模式之研究
5.
國民小學教師與家長對不適任教師的意見調查研究
6.
不適任教師的個案輔導與行政處理
7.
國民小學教學不適任教師處理之研究
8.
處理公立高中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法制之研究─以「教學不力及不能勝任工作」為中心
9.
警察人員免職案件之研究
10.
國小校長處理不適任教師之研究
11.
中小學不適任教師處理法制之研究-以教師法第十四條有關「行為不檢有損師道」規定修正前後之比較為中心
12.
中小學不適任教師之理論探究
13.
一所國民中學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之研究
1.
謝水南,解讀教師法,菁莪,第7卷第4期,民國84年12月。頁28-38。
2.
薛化元,教師法通過後的省思,國民教育,第36卷第2期,民國84年12月。頁20-21。
3.
鄭明勇,教師法初探,北縣教育,第10期,民國84年11月。頁16-20。
4.
蕭紫菡,處理不適任教師,全台灣哪個學校最牛?人本教育札記,第226期,民國97年4月,頁90-93。
5.
鄭文嵐,不適任教師的處理,師友,民國86年1月,頁52-54。
6.
鄭玉卿,從歷史觀點析評教育基本法與時代意義,初等教育學刊,第9期,民國90年4月,頁113-134。
7.
劉昊洲,教師法評析,人事月刊,第21卷第6期,民國84年12月。頁66-74。
8.
劉昊洲,我國教育人員成績考核制度探究,國立台北商專學報,民國82年6月,頁529-558。
9.
蔡震榮,不確定法律概念之探討,東海法學研究,第十期,民國85年3月,頁43-68。
10.
黃裕城,中小學教師適任與不適任的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民國88年4月,頁85-99。
11.
楊巧玲,教育基本法有關人民學習權及受教權規定之評析,教育政策論壇,第4卷第2期,民國90年8月,頁1-21。
12.
楊振昇,教育研究與教育評鑑之反省與展望,暨大學報,第4卷第2期,民國89年7月,頁27-50。
13.
舒緒緯,教育基本法與學校發展,屏東師院學報,第14期,民國90年3月,頁153-178。
14.
舒緒緯,我國中小學教師甄選與任用制度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5期,民國95年9月,頁1-38。
15.
湯梅英,落實教育基本法對學生學習權與受教權的保障,教育研究月刊,第84期,民國90年4月。頁61-73。
1.
處理公立高中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法制之研究─以「教學不力及不能勝任工作」為中心
2.
中小學不適任教師處理法制之研究-以教師法第十四條有關「行為不檢有損師道」規定修正前後之比較為中心
3.
小學不適任教師問題之研究
4.
中小學不適任教師之理論探究
5.
我國處理公立國中小不適任教師機制之研究
6.
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不適任教師處理態度之調查研究
7.
中小學不適任教師之處理及救濟制度── 以憲法正當程序原則為中心
8.
我國中小學不適任教師處理模式之研究
9.
一所國民中學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之研究
10.
國民中學不適任教師評定標準之建構及相關研究
11.
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身分地位保障之研究—以教師法中不適任教師之範圍為中心
12.
學校處理不適任教師之個案研究
13.
我國國民中學不適任教師評估指標之建構
14.
公立中等學校不適任教師處理法制之研究
15.
國民小學教師與家長對不適任教師的意見調查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