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213)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07 15:2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舒珊
研究生(外文):Hu,Shu-Shan
論文名稱:臺北市政府超額工友人力運用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Manpower Utilization of Taipei City Government's Excessive Manual Worker
指導教授:呂育誠呂育誠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ue,Yue-Chang
口試委員:劉坤億仉桂美
口試委員(外文):Liu,Kun-IChang,Kuei-Mei
口試日期:2011-12-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9
中文關鍵詞:超額工友人力資源規劃人力運用
外文關鍵詞:excessive manual workerhuman resources planningmanpower utiliz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6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早期工友進用員額並未有效管制,導致工友員額不當膨脹。然隨著時代變遷,加上行政作業電腦化、業務外包、志工等人力的運用及公務人員自我服務觀念已逐漸建立,各機關事務性工作應由工友擔任之觀念已日漸式微。基此,行政院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及減少各機關工友人力,設定工友員額設置基準,並推動事務勞力替代措施。在臺北市政府比照適用後,如何有效運用現有超額工友人力?及加速員額消化,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及問卷調查法等實證研究,瞭解超額工友人力運用措施在政策面與實務面落差,進而對相關政策提出建議。
本論文研究發現如下:
一、政策面:(一)工友管理制度對其權益轉變影響;(二)工友與臨時人員權益不平衡致生管理上困擾;(三)依員額設置基準計算員額並非完全符合用人機關需求;(四)工友權益及定位不明;(五)對工友權益仍予保障。
二、執行面:對用人機關影響(一)對超額工友人力運用措施態度消極;(二)不利於事務性工作推動;(三)人力甄補狀況不一,勞逸不均現象仍然存在;(四)人力調度欠缺彈性;(五)調派人力支援的阻力。對工友影響:(一)對相關資訊認知不足並感到不安;(二)加發慰助金鼓勵提前退離影響有限;(三)抗拒移撥或調動機關;(四)轉換專業技工及專業工友可行性。
本論文研究建議如下:
一、工友人力資源規劃適切性:(一)設定永久性及替代性人力進用比例;(二)工作再設計。
二、政策面:(一)依據業務性質檢討員額設置基準;(二)訂定實質獎勵措施,鼓勵用人機關積極配合;(三)建立一套移撥機制;(四)工友工作技能提昇。
三、執行面:(一)加強政策宣導,以強化用人機關支持;(二)建立勞資溝通平台,減少工友不安全感;(三)落實汰劣機制;(四)彈性運用人力。

Due to the ineffective control of manual worker quota in early times, the number of manual worker has been improperly increased. As time goes by, the
computerization, outsourcing business, volunteer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ublic servants’ self-service concept have resulted in a reducing workload for manual workers in each government unit. To reduce government’s financial burden and the manual manpower of each government unit, the Executive Yuan has set a standard quota for manual workers as well as promoted the manpower replacement measures. After taking the appropriate steps, how can Taipei City Government effectively utilize the excessive manual manpower and quickly reduce the
excessive number of manual workers? Through the empirical studies such as document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 and survey-questionnaire, this study fou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rategies of excessive manual manpower utilization and practices and further provided recommendations for relevant strategies.

The findings of research are as followings:
I Strategy: (1)the impact of manual worker control system on the change of rights;(2)the manual and temporary workers’ balance of rights has created management issues; (3)the calculation of standard quota of manual worker does not necessary meet the needs of government units; (4) the manual workers’ rights and positions are not clear; (5) the worker’s rights should be protected.
II. Implementation: the impact on the worker hiring unit (1) pessimistic attitude on the utilization of excessive manual manpower;(2)it’s unfavorable to the promotion of manual works; (3)inconsistent recruitment and replacement. Uneven division of works still exists;(4)inflexible manpower arrangement;(5)obstruction of assigning manpower support. The impact on manual workers:(1)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feel unsecured (2)give extra solatium to encourage early retirement only has limited effect.(3)resist transferring units;(4)possibility of transferring to professional skill workers

The recommendations are as followings:
I. Appropriate human resources planning for manual workers: (1)set a ratio of permanent worker to temporary worker ;(2)redesign job contents.
II. Strategy:(1)review the standard quota of manual workers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jobs;(2)establish incentive measures to encourage the active cooperation from the hiring units . (3)establish a transferring system;(4)improve the manual workers’ working skills.
III. Implementation: (1)enhance the promotion of strategy to receive more support from the hiring unit’s support;(2)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the labor and capital to reduce the workers’ insecurity.(3)implement the elimination system;(4)flexibly utilize manpower

第一章緖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4
第三節 概念界定……………………………………………………………… 7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設計………………………………………………… 11
第五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17

第二章文獻探討 …………………………………………………………………… 23
第一節 工友管理制度及其演進……………………………………………… 23
第二節 人力資源規劃意義與模式…………………………………………… 31
第三節 相關研究成果歸納…………………………………………………… 36

第三章臺北市政府超額工友人力運用現況分析 ………………………………… 41
第一節 工友與市府人力運用的關係………………………………………… 41
第二節 超額工友人力運用措施……………………………………………… 49
第三節 超額工友人力運用措施對工友權益的影響………………………… 54

第四章訪談與問卷結果分析 ……………………………………………………… 5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9
第二節 訪談結果分析………………………………………………………… 68
第三節 問卷結果分析………………………………………………………… 85
第四節 綜合分析………………………………………………………………115

第五章結論 …………………………………………………………………………12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2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141

參考書目………………………………………………………………………………143
附錄一 臺北市政府各機關學校超額進用工友情形一覽表 ………………………146
附錄二 中央各機關學校事務勞力替代措施推動方案 ……………………………148
附錄三 《臺北市政府超額工友人力運用之研究》調查問卷 ……………………153
附錄四 訪談記錄 ……………………………………………………………………156

壹、中文部分
工友管理要點,2005.7.1.公佈。
中央各機關學校事務勞力替代措施推動方案,2008.10.17.修正公佈。
中華民國技工工友總工會拜會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會議紀錄,2008.3.4.
江大樹、呂育誠及陳志瑋譯,Klingner,Donald E. & Nalbandian,John 原著,2004,《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台北:韋柏文化。
呂育誠,1999,<公務機關基層人員適用勞基法之意義及其影響>,《考銓季刊》,7:2-8。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
吳秉恩,1990,《臺北市政府人力資源規劃之研究》,臺北市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219輯。
,2002,《分享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程序與實務》,台北市:翰蘆圖書。
李正綱、陳基國、劉敏熙,2010,《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新陸。
李若一,1987,<公務人力規劃的概念與作法>,《研考月刊》,124:23-33。
事務管理人訓練講話第53講-工友管理的檢討與改進,1968.4.。
事務管理規則,2004.5.19.修正公佈。
周淑君,2008,《技工友員額精簡制度下勞務外包之探討-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心彤,2008,《國軍士官人力政策規劃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煜焙,2005,《公部門降低人事成本策略及對組織承諾及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中市政府為例》,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能傑,1999,<人力運用的兩項趨勢-精簡與彈性化>,《人事月刊》,28(4):45-53。
席代麟,2010,<中央政府跨機關員額總量管理的展望>,《人事月刊》,50(6):2-12。
張念中,2007,<當前公部門人力運用與管理的原則與重點>,《人事月刊》,45(3):48-52。
,2008,<員額總量管理實施情形及展望>,《人事月刊》,46(6):30-35。
張鐵軍、鐘燕宜,2010,《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中市:第一數位典藏。
郭勇童,2007,《雲嘉地區國民小學工友角色知覺與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紫薇,2003,《基隆市國民小學工友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彥甫,2004,《公共管理》,台北:東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柄宏,2006,<工友管理制度之檢討>,《人事月刊》,43(5):64-67。
陳柏欽,2003,<漫談政府工友員額精簡政策及相關配套措施>,《人事月刊》,1(1):30-32。
陳國輝,1983,<適應社會環境變遷改進工友管理體制之研究>,《人事行政》,1:23-43。
陳啟榮,2007,<關於中小學工友管理制度>,《師月友刊》,477:65-67。
陳雪娥,2004,《我國行政機關工友管理制度之探討-以交通部為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黃文璉,2007,《工友管理之研究分析-以開水工商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正義,1978,<論工友及臨時人員之精簡>,《人事管理》,15(7):33-37。
黃海桐,1993,<行政院加強工友權益措施概述>,《人事月刊》,16(3):44-49。
楊世瑩,2008,《SPSS統計分析實務》,臺北: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愼淇、張姮燕譯,George Bohlander.Scott Snell原著,2005,《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湯姆生。
廖勇凱、楊湘怡,2007,《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應用》,台北:智勝文化。
臺北市政府人事處99年擴大人事主管會報會議資料,2010.12.22.。
臺北市政府各機關學校臨時人員進用及運用要點,2008.2.27.公佈。
臺北市政府強化所屬各機關學校獎優汰劣實施計畫,2009.6.4.修正公佈。
劉坤億,2006,《台灣疾病管制局在後SARS時期的人力規劃;策略人力資源管理的觀點》,發表於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主辦《推動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建構效能政府學術研討會》。
劉美娜,2004,《從員額精簡政策探討勞務外包在國民小學實施之可行性之研究-以桃縣國民小學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欽釗,2010,《政府臨時人員適用勞動基準法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蔡良文,1999,《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
賴秀騰,2001,《國民小學工友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西文部分
International Personnel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2) Workforce Planning Resource
Guide for Public Sector Human Resource Professionals.Alexandira,VA:IPMA.
Liu,Dezhong. and Kleiner,Barian H. (2005), ”New developments Concerning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28(11), pp.96-106
Sherman,Jr.,Arthur,W. and Bohlander,George W.(1992)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OH:Sourth-Western Publishing Co.
Wether,W.B.and Keith,D.J. (1989),Human resource and personal management,3rd ed .New York,NY:McGraw-Hill,Inc.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