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7 21: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長樺
研究生(外文):LI, CHANG-HUA
論文名稱:受低速衝擊複合材料板之最佳設計
論文名稱(外文):Optimal design of laminated composite plates subject to low- velocity impact
指導教授:金大仁金大仁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N, DA-R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機械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2
畢業學年度:8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0
中文關鍵詞:受低速衝擊複合材料板最佳設計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文旨在研究複合材料積層板遭受彈性體低速衝擊時之碰撞接觸行為,並以探討積層
板中心撞擊接觸點變位之最佳化設計問題。
本文採用能量法並配合里滋法(Rayleigh-Ritz method),且以大變形之非線性板理論
(the von Karman plate theory) 假設一個合適於邊界條件的位移函數以作分析,由
此可得出一組非線性代數方程,利用牛頓法
(Newton-Raphoson numerical technique) 解此非線性代數方程組而求得積層板每層
各點之應力、應變、位移等資料,並利用最大應力破壞準則以檢測積層板之破壞模式
,如此可預測出積層板遭受撞擊之整個接觸過程;最後利用此所推導出的方法並配合
著總域最佳化的方法(glob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 ,透過每個疊層不同的角度
安排方式以使中心撞擊點之變位達到最小,且加以探討在不同的彈性模數比及不同的
長寬比之下,所造成最佳化的差異性。
結果發現積層板受低速撞擊時,最底層承受最大的應力,由該層先發生基材龜裂並先
達到完全破壞;且在厚度一寬度比為1/100 ,對垂直變位作最佳角度設計時,愈高的
彈性模數比同樣是在最佳角度下,所分割的層數須愈多方能收斂,就整體而言,分割
層數為四層收斂效果即已非常良好,並在相同的彈性模數比下,愈高的長寬比其垂直
位移量的變化範圍也愈大,因此由最佳化所作的改良效果愈顯著。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