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醇分子經超音速膨脹冷凝形成團簇後,利用多光子游離飛行時間質譜儀 (multiphot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分析在 不同游離源作用下,所產生的離子種類和分佈作比較.其中游離源包含波 長 266nm,355nm,532nm三種不同波長的雷射光及電子鎗.結果顯示在波 長266 nm作用下,除了氫化甲醇團簇離子產生外,還有氫化的水合甲醇團簇 離子的出現.而在355nm作用下,其結果和266nm大致相同,不過氫化的水合 甲醇團簇離子並不明顯出現.在532nm作用下,僅出現氫化的甲醇團簇離子 ,不過卻發現在團簇大小為3時有最大的離子產量,這似乎說明團簇大小在 3時相對於其它團簇離子為一穩定結構.最後以電子鎗為游離源時,只產生 氫化的甲醇團簇離子,但不同於以雷射為游離源的是觀察到甲醇二聚物的 脫水產物.藉著加裝在多光子游離飛行時間質譜儀偵測器前的減速電板( retarding plate),分析雷射光束和分子束所形成的游離區內不同團簇離 子動能,經由動能分佈情形推導出聚焦雷射光束的腰徑.此在原位(in situ)測量雷射光束直徑的新技術,對於雷射光束的腰徑及光束位置變化有 相當高的靈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