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資料
期刊
林富美、沈宜蓉、陳健倫(2004)。媒體行銷文化商品創造之綜效-以聯合報系「兵馬俑‧秦文化特展」與「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3(2),67-104。高大剛(1998)。博物館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之研究。博物館學季刊,14(4),101-123。
徐純(2005)。展覽評量做為博物館實踐的工具。博物館學季刊,19(1),7-28張譽騰譯(1995)。如何行銷-博物館特殊情境的分析。博物館學季刊,9(2),35-43。(McLean, F.)
郭瑞坤(2006)。博物館及其人的分類:以超級特展現象為例。博物館學季刊,20(3),.37-50。梁光余(2003)。公立博物館的人力策略。博物館學季刊,17(3),97-103。梁光余(2003)。公立博物館的行銷。博物館學季刊,17(3),139-142。曾信傑(1998)。博物館、報章媒體與觀眾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2(3),59-64。曾信傑(2001)。特展-博物館行銷的利器。博物館學季刊,15(3),39-49。黃素雲(2005)。文化流動及其商品化:兩座博物館的羅浮宮埃及展之研究。博物館學季刊,19(1),49-63。專書
王鏑、洪敏莉譯(2000)。整合行銷傳播策略:從企劃、廣告、促銷、通路到媒體整合。台北市:遠流。(Percy , L)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台北市:典藏。(Caves, R. E.)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台北市:亞太圖書。(Wimmer, R & Dominick , J)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Babbie, E)
林潔盈譯(2002)。如何行銷博物館:推廣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市:五觀。(Dickman, S.)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市:帝國文化。
吳宜臻、李素卿譯(1999)。整合行銷傳播。台北市:五南圖書。(Thorson , E& Moore, J)
高登第譯(2000)。科特勒談行銷:如何創造、贏取並主宰市場。台北市:遠流。(Kolter, P)
張維倫、潘筱瑜、蔡宜真、鄒歷安譯(2003)。文化經濟學。台北市:典藏。(Throsby, D.)
張譽騰等譯(2000)。博物館這一行。台北市:五觀。(Burcaw, G. E.)
梁光余(2001)。博物館組織概論。台中市:舜程。
許安琪(2003)。整合行銷傳播引論。台北市:學富文化。
黃光男(2000)。博物館之營運與實務─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等(2003)。新世紀的博物館營運。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市:城邦。
廖宜怡譯(1999)。品牌至尊:利用整合行銷創造終極價值。台北市:麥格羅.希爾。(Duncan, T&, Moriarty, S)
董旭英、黃儀娟譯( 2000)。次級資料研究方法。台北市:弘智文化。(David , W. S&Michael, A. K)
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市:田園城市。
鄭貞銘(1999)。公共關係總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及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賴素玲(1998)。不確定的友情-美、英、荷、法博物館與媒體關係研究。台北市:新聞評議會。
論文
王雅玲(2002)。從超級特展探討博物館與傳播媒體之互動-以「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與「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王銘鴻(2000)。「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論媒介正當性與資本主義文化邏輯。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朱國良(2000)。報紙消費者購買決策因素之研究-以大台北區零售報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江統堉(2003)。報紙贊助藝文展覽之傳播效果研究-以議題設定理論來看聯合報報導馬諦斯特展及其他展覽。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宇若霏(2004)。政府宣導置入電視新聞節目之表現方式分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余逸玫(1995)。整合行銷傳播規劃模式之研究-以消費性產品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宋巧雰(2000)。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策略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汪玉頻(2004)。民俗節慶活動運用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大甲媽祖文化節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林立夫(2003)。整合行銷傳播(IMC)模式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林育綺(1998)。我國公立藝術博物館組織結構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吳振宇(1998)。候選人競選策略之研究:1997年新竹縣長選舉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嘉義縣。
吳雨致(2004)。以策略性行銷規劃角度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媒體合辦國際特展—以馬諦斯特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邱映慈(2000)。整合行銷傳播在選舉行銷上之運用-以1998臺北市長選舉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洪聖惠(2001)。整合行銷傳播在候選人網站之運用-以2000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競選網站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孫鴻鈴(2000)。國立故宮博物院國際借展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徐佑琪(2001)。博物館「館際合作策略」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徐宣齡(1997)。報紙消費者購閱報行為之影響因素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瑜倩(2003)。以博物館行銷觀點探討博物館形象建立。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博物館組碩士論文,台北市。許慧真(2003)。博物館超級特展之文化工業初探─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縣。陳湘東(2000)。節慶活動與企業贊助動機之研究。朝陽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縣。郭瑞坤(2000)。當代台灣的博物館「超級特展」熱:一個「論述」層面的初步分析。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縣。郭瓊隆(1999)。整合行銷傳播規劃在網路行銷上應用-以台灣電子商店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葉碧華(1999)。大型觀光節慶活動效益評估之研究-以台北燈會為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莊克仁(2000)。我國博物館與媒體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曾信傑(1998)。博物物與社會資源之結合─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縣。陳健倫(2004)。試析市場邏輯下之文化產製與媒體角色─以四個文化行銷個案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楊可凡(2005)。觀光節慶活動整合行銷傳播與置入性行銷探討:以彰化縣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鄭麗萍(2000)。高雄市立美術館展覽行銷之研究─一個全球∕地方化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劉怡芳(2001)。藝文活動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以報社贊助大型展覽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劉瑞(2000)。博物館出版品與教育推廣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潘美君(2004)。博物館整合行銷傳播之探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之特展比較研究。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縣。蘇衍如(1998)。大眾傳播媒體贊助公益活動之決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英文資料
AAM (2002). Mastering Civic Engagement: A Challenge to Museum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
Ament , S. & Waterfield, G. (2002). That’s entertainment. Museums Journal, 102(8), 18-19.
Andersen, H. C. (2001). The market leaders. Museums Journal, 101(2), 30-31.
Anonymous (2002). Blockbuster Times for Art Museums. Southwest Art, 29(8), 22.
Barker, E. (ed.) (1999).Contemporary Cultures of Display.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27-146
Coutts, H. (1986). Profile of the blockbuster. Museums Journal , 86, 23-26.
Kotler, N. (1999). Delivering experience: Marketing the museum’s full range of assets. Museum News,
78(3), 30-39.
Kotler, N. & Kotler, P. (1998). Museum Strategy and Marketing. California: Jossey-Bass.
Linton, J. (1989). Tomorrow’s Museum Audiences: Key Challenges to Audience Development.
McLean, F. (1997). Marketing the Museum. London: Routledge.
McLean, K. (1999). Museum Exhibi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Dialogue. Daedalus, 128(3), 83-107.
Mensch, P. V. (1991). Language of Exhibitions. Amsterdam: Reiwardt Academy.
Merriman, N. (1989). Museum Visiting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In P. Vergo(ed.), New Museology. London: Reaktion Books.
West, S. (1995). The Devalu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Post-Modern Democracy and the Art Blockbuster. In S. Pearce(ed.), Art in Museums (pp. 74-93). London: The Athlone.
Zolberg, V. L. (1995). The Collection Despite Barnes: From Private Preserve to Blockbuster. In S. Pearce (ed.), Art in Museums (pp. 94-107). London: The Ath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