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59) 您好!臺灣時間:2025/10/17 06:4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瓊瑤
研究生(外文):CHOU, CHIUNG-YAO
論文名稱:臺中市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aichung City
指導教授:陳棟樑陳棟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TUNG-LIANG
口試委員:譚得祥林秋堂
口試委員(外文):TAN, TE-SHYANGLIN,CHIU-TANG
口試日期:2017-05-1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科技管理學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發展
外文關鍵詞:teachers at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4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研究旨在了解臺中市國民中學與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對於教師知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差異,並分析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情形、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解釋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問卷,以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為母群體,抽取500位為正式樣本,有效問卷為413份,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之分析。分析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1.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知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現況屬良好。
2.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因目前職務、參加教師社群方式和學校規模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3.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會因性別、服務年資、目前職務、參加教師社群方式、參與教師社群之經驗、學校類別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4.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呈現正相關。
5.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解釋力。
基於以上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作為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and simultaneous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perception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er ha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regarded it as a predictable variable.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 a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to survey 500 teachers in Taichung City. Total 41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and multiple-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ing:
1.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are on good level.
2.The differences among teachers’ perception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re by current position, the way of participation and school size at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3.The differences amo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by gender, years of service, current position, the way of participation,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on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school category at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4.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5.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has a positive forecast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 at the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schools,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理論與相關文獻 6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相關文獻 20
第三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39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2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6
第一節 信效度分析 46
第二節 樣本資料分析 47
第三節 背景變項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差異分析 50
第四節 背景變項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差異分析 62
第五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性探討 71
第六節 綜合討論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0
參考文獻 84
附錄A 93
附錄B 97

丁一顧(2011)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集體效能感關係模式驗證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7,1-26。
丁一顧(2014)。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調查研究:「關注學生學習成效」為焦點。課程與教學。17(1),209-232。
丁雪華、徐超聖(2010)。臺北縣國小教師同儕課程領導與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教育科學期刊,9(2),1-29。
丁琴芳(2008)。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大前研一(2008)。質問力 (黃安妮譯)。臺灣: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5年)
大衛‧哈欽斯(2017)。五項修練的故事(合訂版) (劉兆岩、郭進隆譯)。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年)
王秀玲、康瀚文(2012)。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15,17-29。
王儷蘋(2016)。臺北市立國中英語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卯靜儒(2015)。解開學習共同體實踐歷程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密碼。中等教育,66(1),6-15。
江雪齡(2016)。教師的專業學習團體。師友月刊,588,41-45。
何嘉惠(2010)。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取向─校長知識領導。學校行政,66,126-138。
余肇傑(2014)。淺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122-125。
吳士愷(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吳秀春(2014)。加強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有效作法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9),145-162。
吳明隆(2011)。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三版) 。臺北市:易習圖書。
吳俊憲(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意涵、理論與推動策略。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實習輔導通訊,11,3-7。
吳俊憲、吳錦惠、紀藶珊、姜宏尚(2016)。推動「精進教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運作模式—以學習共同體為焦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164-196。
吳俊憲、蔡淑芬、吳錦惠(2015)。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再聚焦、續深化」的精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2),129-145。
吳清山(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生學習。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1-4。
吳筱莉(2010)。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
吳麗真(2013)。臺中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李爭宜(2014)。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參與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視導與評鑑碩士學位學程,屏東市。
李昱瑩(2014)。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汪蕙芳(200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關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市。
沈靜濤(2009)。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專業學習社群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林劭仁(2006)。專業學習社群運用於師資培育自我評鑑之探究。中正教育研究,5 (2),79-111。
林志成(2002)。授能導向的專業發展評鑑。教育政策論壇,5(2),81-102。
林朝隆(2007)。台北縣國民小學學習型組織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林蓮君(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專業角色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市。
林曉芳(2013)。合作學習策略在成人教育之應用。教育學術彙刊,5,83-102。
彼得.聖吉(2002)。學習型學校-第五項修練教育篇(上下兩冊) (楊振富譯)。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年)
姜禮琪(2008)。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孫志麟(2004)。開啟專業學習的新視窗:教師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6,5-18。
孫志麟(2008)。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的實踐與反思。教育實踐與研究,21(2),63-94。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雙月刊,69,138-158。
高博銓(2008)。學校學習社群的發展與挑戰。中等教育,59(4),8-20。
高傳晃(2009)。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張本文(2011)。論教師領導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學校行政雙月刊,75,21-36。
張青菁(2009)。台中縣國小教師社群滿意度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臺中市。
張紋綺(2015)。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實施與教師專業對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張淑珠(2008)。輔導員學習社群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輔導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張新仁(2012)。台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13-24。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2010)。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同路偕行、攜手合作、關注學習、師生雙贏。教師天地,169,20-26。
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王瓊珠(2011)。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啟動。教育研究月刊,201,5-27。
張德銳、簡賢昌、丁一顧(2006)。中小學優秀校長專業發展歷程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149-176。
張瀞月(2015)。團隊領導者對教師專業社群發展的影響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5),112-117。
教育部(2008)。直轄市及縣(市)國民教育輔導團組織及運作參考原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0)。中小學教師學習社群手冊(張新仁編輯小組主持人)(第二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實施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105年案例專輯:發展專業力教出未來力:教師專業十年有成。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105年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2013年10月)。教育部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計畫報告書。取自:http://literacytw.naer.edu.tw/project.php
許文華(2015)。參與教師學習社群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以新北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公民與社會教學碩士班,臺北市。
許富泓(2010)。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郭千慧(2015)。高雄市國小特殊教育教師覺知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輔助科技碩士班,臺南市。
郭實渝(2008)。教學建構主義的哲學基礎。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 (2),119-142。
陳文富(2009)。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臺中市。
陳秀蘭(2015)。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嘉義市。
陳奎憙(2006)。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涌、黃嘉莉、張民杰、張玉山、張素貞、吳淑禎(2014)。未來在等待的教師:前瞻師資培育計畫。中等教育,65(1),165-182。
陳啟勳、黃昆輝、張德銳(2000年12月) 。需求層次論Need Hierarchy Theory。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554/
陳惠美(2000年12月)。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588/?index=1
陳雅靖(2010)。國中實施教學視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陳維寧(2011)。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原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屏東市。
陳燕齡(2011)。屏東縣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湯仁燕(2011)。教師的專業發展與知識基礎。師友月刊,530,9-14。
湯梅英(2000年12月)。教師社會化Socialization of Teachers。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091/
黃建翔(2013)。提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可行策略探究:「資料導向決定」觀點。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7(1),39-58。
黃彥文(2016)。超越標準:邁向臺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課程改革下之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專業研究期刊,11,17-39。
黃淑嫆、周梅如(2013)。從教育社會學主要特徵之觀點探討蒙特梭利教師角色。國民教育學報,10,143-162。
黃富順(2000年12月)。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844/?index=6
黃碧惠(2014)。高雄市高級中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效能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班,高雄市。
詹宜儒(2016)。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態度與教學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屏東市。
廖志峰(2012)。桃園縣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廖俞青(2010)。臺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社群與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市。
劉仲瑛(2012)。國中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劉美君(2014)。花蓮縣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花蓮市。
蔡培村(1999)。終身學習教師的發展與培育。教育資料集刊,24,101-120。
蔡德旺(2006)。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高雄市。
鄭詩釧(2004)。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鄭傑文(2013)。教師學習社群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性研究-以基隆市精進教學計畫學校教師社群成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市。
賴立勳(2014)。教師專業發展決策與實施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薛化元、黃居正譯(1989)。關於教師地位之建議書。現代學術研究,1,169-192。
鍾昀珊(2013)。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簡妙娟(2003)。合作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403-463頁)。臺北市:心理。
簡梅瑩、孔令堅(2016)。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於推動適性教育之運作:以一所私立高中特色課程規劃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101,146-165。
顏國樑(2003)。從教師專業發展導向論實施教師評鑑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259-286。
顏國樑(2016)。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帶動教師專業成長的浪潮。師友月刊,588,14-18。
顏國樑、倪惠軒(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專業成長新取向。臺灣教育發展論壇,1,1-30。
顏鳴辰(2013)。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與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饒見維(2005)。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Bailey, K. M., Curtis, A., & Nunan, D. (2001). 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oston, MA: Heinle and Heinle.
Blandford, S. (2000). Manag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Borth, R. S. (1990). Improving schools from within.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5(1), 63-77.
Bunker, V. J. (200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er collabor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an era of standards based reform.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Lewis and Clark College, Oregon.
Díaz-Maggioli, G. (2004). Teacher-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uFour, R. (2004). What is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1(8), 6-11.
DuFour, R., & Eaker, R. (199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est practice for enhancing student achievement. Reston,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uFour, R., DuFour, R., & Eaker, R. (2008). Revisi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t work.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Duke, D. L. (1993). Removing barriers to professional growth. Phi Delta Kappan, 74(9), 703-712.
Feger, S., & Arruda, E. (2008).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Key themes from the literature. Providence, RI: The Education Alliance at Brown University.
Guskey, T. R. (2000). Evalua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Corwin Press.
Hord, S. M. (1997).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of continuous inquiry and improvement. Austin, TX: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Hord, S. M. (2004).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 overview. In S. M. Hord (Ed.), Learning together, leading together: Changing schools through professional lear ning communities (pp. 5-14).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ariuki, C. (2009).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21st century teachers: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505988)
Morrissey, M. S. (2000).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 ongoing exploration. Austin, TA: 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Senge, P.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uubeday Currency.
Senge, P. , Cambron-McCabe, N. , Lucas, T. , Smith, B. , Dutton, J. , & Kleiner, A. (2000). Schools that learn: A fifth discipline fieldbook for educators, parents, and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Currency.
Sergiovanni, T. J. (2000). The lifeworld of leadership: Creating culture, community, and personal meaning in our schoo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ergiovanni, T. J. (2002). Leadership: What's in it for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Servage, L. (2008). Critical and Transformative Practices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35(1), 63-77.
State of Iow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6). Iow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Training manual learning. Des Moines, IA: State of Iow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Villegas-Reimers, E. (2003).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aris: UNESCO
Zepeda, S. J. (1999). Staff development: Practices that promote leadership in learning communities. Larchmont, NY: Eye on Educati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丁一顧(2014)。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調查研究:「關注學生學習成效」為焦點。課程與教學。17(1),209-232。
2. 丁雪華、徐超聖(2010)。臺北縣國小教師同儕課程領導與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教育科學期刊,9(2),1-29。
3. 王秀玲、康瀚文(2012)。國民中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月刊,215,17-29。
4. 江雪齡(2016)。教師的專業學習團體。師友月刊,588,41-45。
5. 余肇傑(2014)。淺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122-125。
6. 吳秀春(2014)。加強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有效作法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9),145-162。
7. 吳俊憲、吳錦惠、紀藶珊、姜宏尚(2016)。推動「精進教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運作模式—以學習共同體為焦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0),164-196。
8. 吳俊憲、蔡淑芬、吳錦惠(2015)。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再聚焦、續深化」的精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2),129-145。
9. 吳清山(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生學習。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1-4。
10. 林劭仁(2006)。專業學習社群運用於師資培育自我評鑑之探究。中正教育研究,5 (2),79-111。
11. 林曉芳(2013)。合作學習策略在成人教育之應用。教育學術彙刊,5,83-102。
12. 孫志麟(2004)。開啟專業學習的新視窗:教師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6,5-18。
13. 孫志麟(2008)。學校本位教師評鑑的實踐與反思。教育實踐與研究,21(2),63-94。
14. 孫志麟(2010)。專業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平台。學校行政雙月刊,69,138-158。
15. 張新仁(2012)。台灣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推動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1),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