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1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27 20: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建清
研究生(外文):Chien-Ching, Liao
論文名稱:複摺構形
論文名稱(外文):Compound Fold-forming
指導教授:徐玫瑩徐玫瑩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應用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2
中文關鍵詞:金屬摺形技法空間複製寫實模擬金工創作
外文關鍵詞:foldformingspaceduplicationrealisticsimulationmetalsmith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5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3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此書面報告從作者在生活環境中尋找創作的元素開始,探討真實物質與創作形式之間的重疊,試著釐清真實物質與複製物件的距離。

在本文中的作品表現手法主要分兩個部份:一、從被忽略的微小物質中去看清真實,以改變尺度的方式再現於空間。二、加入個人想像,將重複性的單元透過不同排列組合構築想像空間。

第一章說明如何從不同方向認識金屬摺形技法(foldforming),並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生活周圍的植物與創作上的契合。第二章將收集的植物透過寫實的方式,創作出不同尺度的空間,探討作品將空間實際的再現之外,情緒是否也還能在作品中感受到。第三章以金屬摺形技法創作不同單元件,透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構築出模擬的想像空間。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overlapping between real substances and creation forms by looking for the elements for creation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ried to clarify the distance between real objects and duplication.

The expression techniques of works in this essay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1. Clearly understand the fact from the neglected tiny substances, and reappear in the space by changing the dimension. 2. Adding in personal imagination, and building imagination space by making different arrangements and combinations of the repeated units.

Chapter One introduced how to know foldform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discovered the conformity between the plants in people's lives and creation. Chapter Two created the space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for the collected plants with the true-life technique, and discussed whether the mood can be felt in the works in addition to the work's actu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space. Chapter Three created different unit elements with foldforming, and built simulated imagination space by means of different arrangements and combinations.

摘要.............................................Ⅰ
Abstract.........................................Ⅱ
誌謝辭............................................Ⅲ
目錄..............................................Ⅳ
圖目錄............................................Ⅵ

前言..............................................1

第一章、 領略金屬摺形技法..........................2
第一節、 金屬摺形技法初探......................2
第二節、 金屬摺形原理與技法....................4
第三節、 金屬摺形技法創作應用..................16

第二章、 接觸真實.................................25
第一節、 對應真實.............................25
第二節、 複製真實.............................27
作品「巢.殼」系列...................29

第三章、 構築想像.................................37
第一節、 模仿表象.............................38
作品「覆殖意象」系列.................38
第二節、 轉換結構.............................42
作品「構築微巢」系列.................43
第三節、 模擬樣態.............................46
作品「擬真似幻」系列.................46

結語..............................................54
參考文獻...........................................55
附錄:文宣與展場照片.................................57

中文書目
李明璁著,《物理學》,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葉家明著,《社會仿生論》,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2。
張心龍著,《西洋美術史之旅》,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何政廣著,《歐美現代美術》,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6。
虞君質著,《藝術概論》,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1995。

中文翻譯書目
沃夫岡.史督匹(Wolfgang Stuppy) 羅伯.凱斯勒(Rob Kesseler) 梅德琳.哈里(Madeline Harley)著,鍾慧元譯,《植物的異色世界》,臺北市:大石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11。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外文書目
Charles Lewton-Brain, Foldforming, Maine:Brynmorgen Press, 2009
Marthe Le Van, 500 metal vessels: contemporary explorations of containment,
Lark Books, A Division of Serling Publishing Co., Inc., 2007
Tomoyo Hiraiwa, Tomoyo Hiraiwa: Metal works, 藤本共代, 2006

期刊資料
Chihwei Tseng, “Design Goods in Flower”, O’logy 11期(2012)

網路資料
Charles Lewton-Brain。〈Fold-Forming Rolled Fold: Heistad Cup〉。《The Ganoksin Project》。2004。The Ganoksin Project。
引用日期:2012年4月28日。
http://www.ganoksin.com/borisat/nenam/fold-forming.htm。
Rauni Higson。〈Rauni Higson〉。引用日期:2012年5月28日。
http://www.raunihigson.co.uk/silversmithing/。
藝術中國。〈向京:用雕塑傳達人性〉。2010年8月。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引用日期:2012年6月27日)。
http://big5.china.cn/gate/big5/art.china.cn/voice/2010-08/25/content_3678491
.htm。
安替的生活創作日誌。〈現代雕塑超寫實主義的再現-榮‧穆克〉。
2007。引用日期:2012年6月22日。
http://blog.xuite.net/tinyiliu/ant/11682505。
維基百科。〈表象〉。《維基百科》。2011年11月12日。維基百科。
引用日期:2012年5月2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1%A8%E8%B1%A1。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