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專 書
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6,《當代社會研究法》。台北:學富。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2006,《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吳玉山,1999,《抗衡與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台北:正中。
吳新興,200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台北:台灣書店。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
高宣揚,2002,《魯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台北:五南。
海協會,2005,《92共識歷史存證》。北京:九州。
陳義彥、陳景堯、林妤虹、吳宜璇、何景榮、任雲楠譯,David Marsh、Gerry Stoker著,2007,《政治學方法論與途徑》。台北:韋伯。
張亞中,1998,《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台北:揚智。
張亞中,2002,《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
張亞中、李英明,2001,《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張五岳,2006,《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
黃光國,2003,《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鉦堤,2003,《當代德國政策調控理論─行動理論與系統理論的爭論》。台北:
翰蘆。
黃鉦堤,2005,《詮釋學與行政的意義理解》。台北:翰蘆。
黃鉦堤,2007),《政治學方法論與行政分析的立場》。台北:翰蘆。
楊大春,1996,《後結構主義》。台北:揚智。
趙碧華、王美珍,2003 ,《研究方法》。台北:學富。
魯貴顯譯,Ceorg Kneer / Armin Nassehi 著,1998,《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台北:巨流。
鄭海麟 ,2002,《從對抗走向融合─兩岸和平統一的思維與模式》。香港:明報。
應奇,1999,《羅爾斯》。台北:生智。
蘇起、鄭安國主編2002,《「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台北:國家
政策研究基金會。
嚴家其,1992,《聯邦中國構想》。台北:聯經。
二、期刊論文
高長、王正旭,2008,〈兩岸關係回顧、新情勢與前瞻〉,《遠景季刊》。第9卷第3期,頁167~191 。翁松燃,2001,〈統合模式的初探〉。《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蔡宏明,2008,〈兩岸情勢與新政府的新作為〉,《遠景季刊》,第9卷,第3期,頁199~237。黃嘉樹,2001,〈一個中國,存同化異─關於建構兩岸共識基礎的建議〉,《中國評論》,2001年1月刊。
鍾維光,1991,〈混沌學與當代社會哲學〉,《當代雜誌》,66期,頁82~89。
鄭安國、包宗和,2008,〈如何展開兩岸關係新局〉,《交流雜誌》。頁21~24。
Hoogvelt, Ankie. 2001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stcolonial World.” 2nd edition,
120~142. 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三、專書論文
辛旗,2003,〈對汪道涵先生關於一個中國內涵論述的思考〉,郭偉峰編,《大陸對台思維變化解讀》,頁30-31。香港:中國評論文化。
章念馳,2003,〈如何理解汪道涵「共同締造論」〉,郭偉峰編,《大陸對台思維變化解讀》,頁3~16-。香港:中國評論文化。
Luhmann, Niklas.(2002). Deconstruction as second-order observing. Translations by
Joseph O’Neil, Elliott Schreiber, Kerstin, Behnke, and William Whobrey. Theories of
Distinction-Redescribing the Descriptions of Modernity (pp95~103).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四、研討會論文
許世銓,2001年6月,《1992年共識是兩岸恢復對話的現實途徑》。發表於「新世紀兩岸關係發展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香港:崇正總會、嶺南大學主辦。
辛旗,2001年6月,《「全球化」之下的國際戰略運勢與兩岸關係前景》,表於「新世紀兩岸關係發展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香港:崇正總會、嶺南大學主辦。
五、學位論文
沈正彥,2000,〈兩岸主權問題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洪儒明,2003,〈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台政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大陸組碩士論文。
胡高子賢,2006,〈從羅爾斯之正義論檢視台中市攤販管理政策〉,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范麗華,2005,〈「92香港會談」至「辜汪一次會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
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金德,2005,〈我國水權重分配問題之探討─盧曼〈N.Luhmann〉社會系統理
論觀點〉,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天聲,2008,〈從92香港會談論中共對台談判策略〉。台北: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六、譯 著
魯貴顯 譯,1998,《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Ceorg Kneer / Armin Nassehi 原著〉。台北:巨流。
七、報 紙
王銘義、徐尚禮、何榮幸、林庭瑤 ,2008,〈平等協商,胡:勿將己意強加對方〉。中國時報,2008,06,14, A1版。
中時記者群,2008,〈人民奮起,台灣新生─馬英九總統就職演說全文〉。中國時報,2008,05,21 A7版
八、網路資料
蔣志薇,2006,〈還原香港會談─92共識事後達成〉,2008年05月16日查閱自TVBS電子報,網址http://www.g-club.com.tw/news
陳增芝,2002,〈辜汪會談九週年/海協會:將92共識議題化就是拒絕對話〉, 2008年6月18日查閱自EToday 電子報,網址:http://www.ettoday.com
文匯電子報,2008,〈蔡英文稱民進黨一旦重新執政,可以不接受「92共識」〉,2009年7月2日查閱自文匯電子報,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
聯合新聞網,2008,〈92會談、92共識,扁政府態度轉變〉,2009年7月2日查閱自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mag.udn.com/mag/abian/story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