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文獻
(一)期刊、書籍、雜誌、報告、論文
于學敏(2010)。運用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於中華電信MOD使用行為之研究-以熟齡族群為例。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文鵬程(2003)。消費者對中型房車產品屬性偏好之研究-配備及仕樣。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王立主(2005)。吸濕排汗速乾紡織品之技術演進與趨勢分析。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王立主(2008)。機能性紡織品的轉型與再創高峰。新北市: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檢驗部。
王凱森(2009)。開發健康材質服飾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王進美、田傳(2005)。健康紡織品開發與應用。中國:中國紡織出版社。
甘美玲(2006)。知覺價格、知覺品質、知覺價值對購買意願之關係研究-以消費者購買數位內容產品為實證。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余強生、周廷斌(2006),整合科技接受模式與創新擴散理論去探討消費者對線上服務產品的採用過程,2006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論文集,2月13-14,光碟版。台灣:台北。
吳文演(1999)。高科技紡織品之研發企劃與產品設計。台北:台灣區絲織工業同業公會。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昇忠(2008)。台東縣警察人員自覺健康狀況、健康促進生、生活型態、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李 薇(2009)。從老化理論的整合觀點看老年生活歷程的轉變:以休閒活動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俊璋(2007)。休閒機能性服飾市場區隔之個案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李偉義(2008)。趨利或避害:資訊內容對新產品知覺風險之影響。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李國志(2003)。消費者網路資訊搜尋行為之研究—以自助旅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李朝憲、蔡鋒樺(2009)。社區準銀髮體適能於性別與年齡間之差異比較。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學刊,4,34-42。
沈蕾、顏慶良、湯兵勇(1997)。紡織品與服裝消費心理學。中國上海。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
林光柔(2008)。高齡者使用資訊產品之訓練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俊宏(2002)。消費者特性、新產品屬性及環境變數對創新購買意願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林美玲、翁註重、李昀儒、邱文科(2009)。以健康成功老化為願景—探討高齡者參與產出型志願服務活動之實證研究。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5(1),27-40。林慧姍(2009)。女性消費者選擇虛實通路的知覺風險與降低風險策略影響購物決策之研究-以化妝品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忠勳(2004)。品牌聯想、知覺風險對企業經理人購買意願之影響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邱莉玲(2004)。經營知識。臺北市:工商時報。
邱皓政(1990)。認知需求、刺激尋求動機、社會焦慮與個人創造性之關係研究。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施娉娉(2006)。健康功能性紡織品正負訊息訴求方式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以產品立即與非立即感受及品牌知名度為干擾效應。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洪櫻純(2009)。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胡凱傑、鍾文鑑、丘志文(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光纖寬頻網路使用者行為意向之影響因素。行銷評論,7(2),161-186。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2011)。2011年紡織產業年鑑。新北市: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高天一(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團購網站對消費者行為意圖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高郁婷(2006)。MOD使用者滿意度與接受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春興(1989)。有關Q-超誠實子模的研究結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張莉、劉國聯(2003)。服裝市場調研分析:SPSS的應用。中國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張慈映、李希敏、陳郁文、吳心如、王榛驛(2006)。探究我國居家照護用醫療電子產品之市場潛力。台北市:工研院產經中心出版。
張瑜容(2010)。前銀髮族生活型態與國外旅遊行為及動機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莊淑蓉(2007)。大台北地區戶外行動數位收視品質對使用意圖之影響。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許嘉麟、張韡瀚、黃美涓、陳皇仲、柯智裕、鄧復旦(2008)。智慧型高齡者照護設備科技接受問卷之內容效度—以「互動式隨身照護手錶」為例。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4(2),104-115。
陳亭羽、路姵如(2005)。高齡者認知年齡與探索性購買行為之研究。明志學報,41(1),57-71。
陳盈秀(2005)。網路書店瀏覽者之產品涉入、知覺風險影響其購買意願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淑娟(2008)。以消費者觀點探討使用電腦看電視/錄影功能接受意願之研究: 以台灣為例。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順宇(2004)。基礎統計學。臺北市:華泰文化。
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2007)。搶占熟齡市場最有購買力的新興族群-引爆10大商機。(林冠汾譯)。台北市:臉譜。(原著出版年:2000年)
曾慧枝、林進財、白崇亮(1997)。銀髮族市場區隔與消費型態之研究。交大管理學報,17(2),1-20。黃詩芸(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檢視台灣數位無線電視之採用行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楊凱涵(2010)。服飾商品設計美感對消費者購買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劉小紅(2005)。服裝營銷數據分析。中國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劉瑟卿(2005)。虛榮特性、價格知覺與品牌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時尚服飾業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蔣宛修(2006)。台灣不同生活型態銀髮族選擇國外旅遊產品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蔡文彬(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新式公共服務之接受度與滿意度-以高雄捷運為對象。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吏謹(2010)。高齡女性對服裝的色彩偏好-以台灣南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鄭淑玲(2005)。兒童服飾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懿君(2006)。流行服飾業消費者購買意願之研究--比教授權通路與灰色市場之差異。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謝春滿(2005)。熟年商機。今周刊,444,60-61。
(二)網站
內政部戶政司(2010)。戶籍人口歷年統計表。2010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ris.gov.tw/version96/stpeqr_01_04.html。
巫佳宜(2010)。全球機能性運動服飾產業市場分析。2010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itis.org.tw。
林新賀(2004)。機能性紡織品的現況與趨勢分析。2010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itis.org.tw
何介人(2007)。機能性紡品 再創人纖業光芒。2011年3月5日。取自: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agazine9604-445-10
二、英文文獻
Ajzen, I. (2002). Residual effects of past on later behavior: Habituation and reasoned action perspectiv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6(2), 107-122.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8), 982-1003.
Davis, F. D., & Venkatesh, V. (1996).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measurement biases i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hree experim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45, 19-45.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45(1), 19-45.
Hong, Se-Joon, & Tam, Kar-Yan. (2006). Understanding the adoption of multipurpose information appliances: The case of mobile data service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7(2), 16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