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怡茹(2014)。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敘馨(2010)。基隆市國中教師主觀幸福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王瑞貞(2009)。一位中學理化教師數位教材製作知識分享之研究-----標竿教師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古婷菊(2006)。國中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伍忠賢、王建彬(2001)。知識管理策略與實務。台北市:聯經。
向翠瑛(2012)。臺北市國小已婚女性教師主觀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江亭瑩(2013)。臺北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何定泉(2013)。基層員警幸福感與知識分享關聯性之研究—以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第二分局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何宜蓁(2001)。中等學校教師知識分享模式之研究─TAM觀點。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余炎和(2005)。台中縣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李長明(2012)。幸福感、人格特質與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戶政事務所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美蘭(2007)。國小資深女性教師幸福感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周碩政(2009)。桃竹苗區國民中學兼任行政教師之幸福感。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子雯(2000),《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正修學報,第13 期,269-290。林金龍(2009)。高職資深教師對初任教師知識分享現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邱惠娟與童心怡(2010)。教師幸福感內涵之探究。學校行政,(67), 168-180。
侯惠澤(2008)。線上知識分享討論活動與其行為模式探究:以教師/學生社群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施建彬(1995)。幸福表現及其相關因素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施琬琳(2006)。國民中學教師知識分享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以台灣省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唐雅倩(2013)。高職教師於科學展覽知識分享網絡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徐千惠(2009)。影響彰化縣國小教師運用部落格進行知識分享因素之研究-社會交換理論觀點的運用。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徐正時(2011)。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識分享意願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高佳豪(2013)。組織公民行為、幸福感與知識分享意願關聯性之研究-以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高銀雪(2013)。人格特質、幸福感與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里幹事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書豪(2008)。當老師真好!國小教師幸福感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張智竣(2012)。國小英語教師知識分享經驗之訪談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郭小真(2008)。知識分享意願、管道與行為之研究:以幼稚園教師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郭惠娟(2013)。應用網路資源於知識分享之研究—以台南市國小教師為例。康寧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梓敏(2006)。影響高職資訊教師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淑錡(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蓎諼(2010)。基隆市國小教師幸福感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市。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一期,P115-137。
彭孟蓉(2012)。國小教師幸福感之研究 ─以新北市國小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揚子江、王美音譯,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著(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黃千芳(2010)。影響教師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因素之探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勢民(2004)。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薏蒨(2013)。老師,你幸福嗎? - 國民小學教師幸福感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楊昀學(2007)。技專校院資訊管理系教師知識分享之研究─以南部七縣市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楊明珠(2013)。國民中學教師激勵因素、保健因素與知識分享相關之研究–以中部三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溫妃玲(2013)。新北市板橋區國小長期代課教師與正式教師幸福感之比較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京偉譯,勤業管理顧問公司著(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台北:商周出版。
劉楚琪(2013)。國小教師知識分享機制之個案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健行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蔡文輝(1979)。社會學理論。台北市:三民。
蘇蘋(2014)。知識分享、幸福感、網絡能力及個人創造力之研究。世新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英文部分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 New York: Plenum.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New York: Routedge.
Costa,P.T.& McCrae,R.R. (1980).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4), 668-678.
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what they know.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542-575.
Hendrinks, P.(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the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7(1), 55-59.
Maslow, A.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Princeton: Van Nostrand.
Nonaka, I. & H. Takeuchi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modei, M.M., & Wearing, A. J. (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l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762-769.
Polanyi, M.(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New York: Doubleday.
Seligman, M. (2003)。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洪蘭譯)。台北市:遠流。
Stone, M. J., & Kozma, A. (1985). Structual relationalships amomg happiness scales: a second ordor factorial stud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7, 19-28.
Veenhoven, R. (1991). Is happiness relative?.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4(1), 1-34.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