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報導穀倉中積穀害蟲垂直分佈,周年族群變化及經燻蒸後害蟲族群再發生等生 態現象,以期對積穀害蟲生態之瞭解,進而在採取防法措施時,能夠達到有效而經濟 之防治目的。 袋裝穀倉中各種積穀害蟲之垂直分佈,因穀袋間空隙較大而害蟲易於移動,故與穀袋 堆積之高度無關。散裝穀倉中積穀害蟲之垂直分佈,則依害蟲種類而異。鱗翅類之麥 蛾,幾乎100%在積穀表層活動;鞘翅類之角胸粉肩蟲亦有近90%的個體分佈於 表層;除鋸胸粉篇蟲在穀堆中之分佈較為均勻外,其餘鞘翅類積穀害蟲之分佈,均以 表層佔較大比例,向下逐漸遞減。另外,害蟲成蟲與幼體期在穀堆中之分佈情形大致 類似。 散裝穀倉及袋裝穀倉之積穀害蟲族群變化,大多數鞘翅類積穀害蟲族群出現的高峰在 4﹣6月間,7﹣9月因穀倉內溫度較其生長適溫為高,不利於生長,故族群密度會 略降;而在11左右有另一密度高峰出現。從12月到次年3月,因低溫的抑制作用 ,族群蜜度均很低。至於麥蛾族群密度高蜂約在4,5月間出現,而其生長適溫較低 ,故在高溫之7﹣9月,族群密度並不高;在低溫季節時的族群密度亦相當低。 穀蠹,長首穀盜及擬穀盜,在燻鎂死板劑燻蒸處理二個月後,都有極顯著的再發生; 角胸粉扁蟲則不顯著,象鼻蟲並無再發生之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