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76) 您好!臺灣時間:2025/09/07 21: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效良
研究生(外文):Xiao-Liang Lin
論文名稱:《文史通義》中的文史關係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on “Wen Shi Tong Yi”
指導教授:蔡信發蔡信發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作者未提供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9
中文關鍵詞:章學誠文史通義經世致用乾嘉學風
外文關鍵詞:th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Jin Shi Zhi Yongacademic atmosphere in the periods of Emperors QZhang Xue Che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7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中國的文學與史學在傳統的學術界中,歷來就是密不可分的關係。從《隋書‧經籍志》開始了經史子集的分類,直到清代《四庫全書》正式的確定,文史的界線才有明確的分際。這都是因為從清初開始,文學與史學之間的論述,從沒有間斷過,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在清代中葉時期的學術環境中,屬於獨樹一格的學術思維。章氏特意釐清經學的意涵,將文學與史學的傳統概念抽離經學的範疇,並附加其學術史觀的精髓,中國傳統的文史在章氏的《文史通義》中,開始有了真正屬於自我的靈魂。
在章學誠的文學理論中,一反從《昭明文選》所奠定的文學史觀,章氏對於文學的分類與演變,有其特定的思維模式以及論述角度。雖有其盲點,但不影響章氏對於文學在學術價值上的貢獻││成為可獨立討論的學術。在章氏的《文史通義》中,大大提升了文學在傳統學術的地位,不再只是附庸的價值。史學亦然,特別的是章氏因個人的心性,對於史學的鑽研更勝於文學,史學在章氏的學術史觀中,不單有獨立的研究價值,更多了許多超越當時的研究方法,特別是對於後來史學的研究上,章氏的史學思維確實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
在本文中,除了將章學誠的文學與史學理論作一系列的整理外,也欲從兩者共通的角度││經學的觀點,看待章氏如何談論文學與史學皆可通達清代的學術目的││經世致用。尤其,在章氏的史學系統中,除了分割傳統的經史外,章氏如何將文史之間的結合與分野,談論分析,也是在本文中最想要達到的目的。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are related. The classification about jing,shi,zi,ji starts from “sui dynasty of book,jing,shi,zi,ji ”. The clear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was not confirmed until “qing dynasty of sikuquanshu”. All because the start of ging dynasty, the clarification betwee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never suspend, so Zhang Xue Cheng’s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at middl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is an unique sort of academic thought. He clarifies the meaning of classics clearly,then detache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from the category of classics, besides addes the essence of historic opinion,let them have their own spirit truely.
On Zhang Xue Cheng’s literature theory, subvertes the opinion of literature at”zhao ming article selection”. He has his own thought mode about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and evolution. Although the blind spot exists, not affects his contribution on academic. He also advances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on traditional academic, history’s either. Due to his personality, research on history is more than literature. His historic thought surpasses others and has its continuity.

On thesis, classify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besides I will through the view point of classics to discuss how Zhang Xue Cheng think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ould reach the academic goal – “Jin Shi Zhi Yong”. Particularly on Zhang’s historic system, dividing tradional scriptures and analyzing how Zhang Xue Cheng combine and sort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goal to reach.
第一章 緒論 三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三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五
第三節 歷來學者的研究成果 六
第二章 明末清初的學術風潮 八
第一節 王學的反思與影響 八
第二節 顧炎武「經學即是理學」 一八
第三節 黃宗羲 以經學濟世、以史學證經 二八
第三章 章學誠的文學理論系統 三九
第一節 章學誠對先秦文學的闡述 三九
第二節 章氏對文學發展的闡述 五七
第三節 自身建立的文學價值 七八
第四章 章學誠的史學理論系統 九○
第一節 先秦史學與經學的融合及分歧 九○
第二節 自身建立的史學系統 一○三
第三節 章學誠的史學價值及功能 一一六
第五章 文學與史學的共通與分歧 一二八
第一節 章氏言、事與道體的闡述 一二八
第二節 章氏詩教、春秋教與文史關係 一三八
第三節 文學、史學的經世價值 一五三
第六章 結論 一六二
參考書目 一六八
一、專書【首以時代先後排列,其次以筆劃依序排列】
(周)屈萬里 註譯 王雲五主編 《尚書今註今譯》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六九年
(周)左丘明著 杜預注:《春秋左氏傳集解》臺北 文興書坊 一九九一年
(周)荀況 著 編者葉衡:《荀子》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八○年
(漢)司馬遷 著 裴駰等三家注:《史記》臺北 宏業書局 一九九五年
(漢)班固著 顏師古注 王雲五主編 《漢書》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一○年
(粱)蕭統編 唐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 文化圖書 一九七五年
(宋)朱熹主編 《四書集注》台北 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五年
(宋)鄭樵:《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八三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 臺北 正中書局 一九七○年
(明)王畿: 《王龍溪全集》 臺北 華文書局一九七○年
(明)羅汝芳:《盱壇直詮》 臺北 廣文書局 一九六七年
(明)顧憲成 馮從吾,高攀龍同校:《小心齋劄記》臺北 廣文書局 一九七五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校注;校讎通義校注》葉瑛校著 臺北縣 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二○○二年
(清)章學誠:《章氏遺書》臺北 漢聲出版社 一九七三年
(清)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二一年
(清)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九三年
(清)全望祖:《鮚埼亭集》 臺北 華世出版社 一九七七年
(清)黃宗羲、沈善洪、吳光主編:《黃宗羲全集》 杭州市 浙江古籍出版社 二○○五年
(清)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臺北 三民書局,一九九五年
(清)閻若璩:《潛邱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