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16.73.216.155) 您好!臺灣時間:2025/11/15 01:4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婷婷
研究生(外文):Ting-Ting Wang
論文名稱:熱休克對大白老鼠腦瘤細胞內細胞骨架的重組以及胞器和分子量七十的熱休克蛋白再分布的情形
論文名稱(外文):Reorganization of Cytoskeletal Systems as well as Redistribution of Organelles and 70 kDa HSPs in Heat-Shocked 9L RBT Cells
指導教授:江安世
指導教授(外文):Ann-Shyn Chi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命科學研究所
學門:生命科學學門
學類:生物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6
畢業學年度:84
語文別:英文
中文關鍵詞:細胞骨架熱休克蛋白胞器
外文關鍵詞:CytoskeletonHeat-Shocked Proteinorganell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從低等的細菌到高等的人類,熱休克對細胞生理與形態都會造成擾亂。但
是,在不同的細胞型式,熱休克所引起的反應並不全然相同。在本篇論文
我想要探討在一種細胞內,不同種類的胞器和細胞骨架系統之間的交互作
用,以及這些系統的改變是否關係著熱休克蛋白的誘發。我在加熱過後的
大白老鼠腦瘤細胞內獲得:高基氏體的瓦解、微小管稍微的移動、以及沒
有變動的構成細胞邊界的微管絲和內質網;然而,主要獲得:中間絲蛋白
和粒腺體移動到核膜周圍、細胞內微絲的消失、及細胞核內出現分子量七
十的熱休克蛋白。從其它研究者處,我得知消失的微絲會轉移到細胞核內
。因此,我推測這些在熱處理過後,移動到細胞核內或周圍的:中間絲蛋
白、粒腺體、微絲及熱休克蛋白可能參予調控熱休克所造成的反應機制。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